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14 22:47:07瀏覽666|回應4|推薦22 | |
↑現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原館整修中,暫時搬遷至郵政總局(阿姆斯特丹火車站旁)
像是講好了似的,難得在故宮和史博館分別有大展。 但是想到以往看展像去大拜拜的經驗,就有點意興闌珊了。
大家應該都能體會我想說又未說的部分。
倒是去荷蘭時,在梵谷美術館(Van Gogh Museum)遇到美術老師帶小學生參觀美術館的經驗頗值得一提。
他們的上課方式是安靜地走到展覽室的正中央,然後有秩序地坐在地板上。 (展覽室的空間足夠,因此不會影響其他人的參觀動線) 接著老師以足夠讓學生聽到的聲音,解說(提供學生該知道的知識)、並提問(訓練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當然啦~ 教學以荷蘭語發音,所以我這外國人沒法偷學。
後來隔了幾天,改去參觀現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就這麼巧,碰上了前述的美術老師,帶著不同的班級進行校外教學。 現代美術館的人潮稀落,他們的教學仍然不會干擾到其他參觀者。 看著學生認真專注的表情,有一種教人羨慕的心情。
在台灣常見到的是小學生拿著教學單,穿梭在名畫字牌前,抄寫著說明文字。 從他們站立的位子判斷,眼睛的焦距應該沒能好好看看畫的內容。
某『名校』的學生在跟著長龍觀看馬蒂斯時說:『這有什麼?我也會畫。』
不懂為什麼不讓他們<準備好了>,再帶去美術館呢?
最近討論名畫投資的專訪多了起來。 說實際點,只是把藝術品當作商品在炒作罷了。
想想在美術館聽專業導覽員解說時,常以畫作在拍賣會上的價格來當開場白。 觀者的耳朵在被錢吸引了之後,才以讚嘆的眼光看起畫來。
如果名畫有生命,在它閱人無數後‥…應該感觸良多才對。
在台灣的大展,沒有環境醞釀感動。 還來不及有什麼情緒,就被人潮簇擁到下一張作品去了。 不太想下這樣的結論‥… 但,這就是台灣。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