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口琴音樂會後記
2009/12/14 23:23:42瀏覽628|回應1|推薦2

 周日與班長、登山全家到「功學社音樂廳」,欣賞HAPA「台灣口琴藝術促進會」,16周年口琴音樂演奏會。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冬陽乍暖的好天氣,但稀稀落落的觀眾,音樂廳覺得冷清蕭寂。環視設備齊全的舞台、舒適的觀眾席,一切為愛好音樂人說明「準備好了」,讓你們來享用一齣齣的音樂饗宴。但觀眾似乎比表演者多不了多少。知音難求嗎?或是台灣美學教育失敗了?(或者說根本沒有美學教育)



 所幸,還有執著的人,睥離物欲橫流的價值觀,為理想與興趣,在音樂藝術園地裡辛苦的耕耘及努力的播種。口琴是音樂界的「小眾」,所以對『口琴人』來說經營更備感艱辛。但口琴音樂的親和力無與倫比,凡人無法擋。



 今天節目的安排屬多元性,表演者也多元化。美女鋼琴獨奏是司空見慣,但同時加上口琴吹奏,那才叫人驚艷,這是張筑婷的演出。假如樂團四月才成立,從基本音開始學,十四個人加起來八百歲,今天在音樂殿堂正式演出。你相信嗎?至少她們有高雅整齊的制服,一致的動作,可謂架式十足。雖然演奏中,樂譜會從譜架掉到地面,多少讓你會心一笑。這是楊樹林老師指揮的「華山社區口琴樂團」。兩位老先生83歲和77歲演奏「鳳凰花鼓」,自創抖音怪招不減其熱烈的表演,可惜音響及音控不良,壞了老先生的興致,中間被腰斬下台。音控一直在出錯是今天的遺憾,是否因預算關係沒有雇用專業音控師,成了美中不足。



 「台灣頭口琴樂團」由陳鴻儀老師領軍,其中四重奏『探戈組曲』,南美洲的熱情韻律挑起細胞裡舞基因,身體很自然的隨旋律神遊。陳老師兼音樂會司儀一職,串場時講笑話貢獻卓越。你看過講笑話的人是拿著「笑話稿」用唸的?剛開始大家領受「冷笑話」,直呼會場不用開冷氣。但看他誠懇用心認真的讀笑話,反而成了真正的笑點。換場時,每當他從幕旁出現,一手拿麥克風一手拿一疊「笑稿」,一開口:「我來講一個笑話」,既可笑翻一推觀眾,笑話的內容反成次要的。



 下半場是職業級的演出,「QUARTER」口琴樂團三重奏『喋喋不休的波卡』與『火之墨西哥舞曲』,音階又快又準,屬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之作。優雅且快速移動的肢體語言,帥氣的一身酷裝,加上有魔力的口琴音樂,烘托出年輕人無價的魅力,準是一群師奶級的殺手。自忖年輕個101010歲,必定以鼎立於舞台為人生首選目標。「台灣口琴樂團」最後出場,身經百戰歷練,出國得獎多次,演出果然不凡。古典樂曲、著名民謠在他們吹吸之間,詮釋得如詩如夢。或加上電子鼓,「桂河大橋」彷彿一排軍人踏著整齊的步伐列隊而過。



 音樂的魔力,就是一再挑動內心的共鳴,呼喚深層悸動,製造感動。難怪大家都說:「學音樂的人不會變壞。」我說:「學口琴的人會有『愛』。」請讓我們『口琴人』不棄不離,一路相挺。



    --腦呆---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rmonicakeelung&aid=3589145

 回應文章

TingShan
心有戚戚焉
2010/01/16 18:37

奇怪了,我怎沒印象我有看過 您這篇文章?

戴大哥不必感嘆音樂無人欣賞.我倒比較質疑是否是宣傳不力的問題.黃石口琴樂團每年的演奏早有品質保證,應該要讓更多人知道其年度演奏才對.

台灣有很多人從小就學音樂, 卻把音樂當個人的平凡事看待,忘了音樂增添氣質,轉移了多少的悲傷痛苦,加深了許多的快樂喜悅.古人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想,應該說是我們大部分人缺乏"分享"的觀念.

人生走到某一個階段,就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自己和看清一些事實. 戴大哥的心情我可以了解些許.無論如何,能夠把看到的說出來或寫出來,就表示我們有所期望,有所進步.不是嗎? 加油! 這社會需要我們這種人讓更多人去思考,去反省.至於能有多少效果?就盡人事聽天命了.

最近都沒看到 戴大哥分享文章出來,是否工作太忙無暇兼顧? 我們這部落格很優質,很健康.大家都很真實的把自己的心情分享出來.這樣就非常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