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考驗有阿茲海默症的家人
2007/03/30 14:50:43瀏覽1545|回應0|推薦1

我們一般的病患有選擇權嗎?

醫生叫我們吃什麼 我們也只好吃什麼.我老媽早期發現從榮總開始到長庚總醫院正式治療也快四年了.愛憶欣也吃了快兩年 但是都沒有看到成效,有的只是延緩沉倫而已

我難過的是藥物廣告強調的不是把病治好,而是延緩病情惡化。衛采(Eisai)和輝瑞藥廠在它們共同上市的阿玆海默症藥物廣告中表示:「愛憶欣可讓人幾乎晚兩年才被送入療養院照護。」 癡呆症患者(只要他們還有微弱的轉機)及其家屬都樂於相信這個福音。愛憶欣的使用量年年增高,另外兩種同業的競爭產品的銷售量也在高齡化的德國有所成長。不過,漢堡--埃盆朵夫大學醫院的臨床研究卻得到這個結論:這些藥物並不具臨床效果;服用它們,卻能讓人安心地遺忘。
該醫院的公共醫學研究中心的齊莫爾指出:「我不會給我自己的祖母這種藥物。」他的同事貝克彭霍爾補充道:「我看不出這種藥的藥效有什麼根據,反倒是副作用一定存在。所以我不會服用這種藥物。」 但是若實際發生在她們身上 這些醫生真會如此嗎 以我來說還是請我老媽服用 因為我目前實在沒有其他選擇了

愛憶欣的同類產品還有憶思能(Exelon,即Rivastigmin)和利憶爾(Reminyl Galantamin),據說能夠減緩智力退化。這種所謂乙醯膽鹼酯脢抑制劑的日用量,依 據病患服用量的不同,每人要2.983.95歐元;2002年,德國健保單位為這種藥物就支 出了七千萬歐元。 

齊莫曼桌上擺了一疊影本,是關於乙醯膽鹼酯脢抑制劑最重要的20篇研究報告。就這些 報告的作者和相關藥廠而言,報告算是達到學術的要求。現有四位漢堡的專家各自以獨 立立場分析這些藥理報告。他們隸屬於遍布全德的「癡呆醫療網」的14個領銜醫療團體 ,由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門贊助。(P.8889) 專家們第一個發現:儘管根據原先的研究結果,服用這些藥物的阿茲海默症者的認知能力測驗結果確實優於服用對照劑的患者,但是在零(「健全」)到70(「癡呆」)的測 驗刻度之間,差別卻只在1.43.9。這些微小差別其實無足輕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便認為,刻度要在四以上才表示藥物具有臨床效果。 齊莫曼和貝克彭霍爾等人指出,他們見識到為證實微小的藥效所做的各種無稽之談。他們指出:「每份報告都包含許多方法上的缺失,使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他們 認為這些有關的藥理研究人員犯下一堆錯誤: 
英國與漢堡的研究結果都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何以乙醯膽鹼酯脢抑制劑得以被核准為上 市藥物,因為它甚至會在大腦留下生化殘留。該藥物在神經末梢阻滯某種蛋白質,從而 提高所謂乙醯膽鹼酯脢的訊息物質濃度。此外還有各種不容辯解的副作用,如腹瀉、嘔吐甚或虛脫等。 藥廠可在臨床研究中將該藥物在大腦化學中的作用與可檢測反應聯繫起來。吞服該藥物 的人在一些記憶力測驗中的表現,「就統計而言明顯」優於對照組。 
不過乙醯膽鹼酯脢抑制劑不太能幫助癡呆者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但統計上的重要性已 足以使藥廠讓它獲准上市--這就是當今藥理研究的高超藝術啊。(P.9192) 事實上,德國波昂的聯邦藥物及醫療產品研究院就核准了三種阿茲海默症藥物。但鑑定專家們在做這個影響深遠的決定之前,「只得到一個審閱該產業卷宗的機會」,專家布 洛赫因而對此提出批評。至於獨立的研究結果,當時甚至沒有提交出來。不過就連產業數據也不能使聯邦藥物及醫療產品研究院主管信服,他們從具體的鑑定中 似乎看不出什麼說服力。該機構指出:「一直都有待批判性質疑的是,這種在統計上的 重要改善是否也具有臨床重要性。就最終標準而言,這方面所確證的改善並不很顯著。」英國專家們也審閱過廠商新近的阿茲海默症研究和論據,而且更看不出其說服力。倫敦 的臨床卓越國家研究所在一份標準計畫中建議,國家健保單位不應再給付愛憶欣、憶思能、利憶靈和美金剛胺等藥物的費用,因為沒有充分論據顯示它們有益生活品質或延後療養院照護。荷蘭的藥物管理當局則從一開始就抱持懷疑,不曾核准愛憶欣或利憶靈 上市。(P.9293)  我們比荷蘭人好一點? 因為我們可以選擇服用 但是也只是 好一點 真正好在那裏也沒人知道 只知道拖過一天算一天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fred&aid=857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