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際傳播〉《國家地理》雜誌Instagram 破億的成功之道
2019/05/29 20:43:42瀏覽694|回應0|推薦3

美國的《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所經營的 Instagram 帳號 @NatGeo,成為全球第一個追蹤人數突破一億的品牌帳號,而且@NatGeo也打破全球十大IG品牌帳號中,既非名流也非名店的窠臼。到底國家地理雜誌怎麼做到的? 

面對數位媒體來勢洶洶,全球平面媒體面臨讀者大減、廣告萎縮,倒閉、經營不下去的「潮流」,《國家地理》成功地擴增了數位媒體的閱聽眾,還迎來倍增的廣告收入,成為內容媒體供應者迎戰數位橫流最好教科書。

細數《國家地理》雜誌經營Instagram (以下簡稱IG)成功地從平面媒體拓展至數位媒體平台的策略,總結成功之道如下: 

一、 吸睛的照片:

《國家地理》雜誌原本就是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的領導者;背後有龐大、專業攝影師群,在山之巔、地之角拍攝到許多從未看過獨特角度的珍貴畫面,甚至太空與極地深海。

單單這一點,剛好符合IG的媒體特性──強調視覺優先,以圖像來說故事的媒體平台,透過這些在極地、世界各地少數民族的國境之涯,所拍到的人物圖像與新聞故事,正好展現《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專業屬性。

其次,一張可愛到不行的baby小海瀨,或是表情超萌的樹蛙,符合IG「病毒傳播」的特性:感動之餘按讚,並且分享,成為提昇觸及率、非粉絲的注意力,維持粉絲忠誠度最好的法寶。 https://www.instagram.com/p/Bq3JVTgAeVq/

再次,一張好圖搭配深度、強而有力的文字論述,告訴讀者圖片故事,原本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初衷。原本許多IG的策略家都認為,在IG上,圖像品質比較重要,文字內容不重要,但在@NatGeo經常可見超過一長段的圖片說明與論述,圖片故事更能觸動粉絲留言與回應,增加互動。

二、清楚的品牌定位: 愛地球Fox加油

《國家地理》放在@NatGeo的照片主題,大多是涉及到自然環境、野生動物保護、環境污染、全球暖化、瀕危物種等強調環境永續的議題,例如一張引起超過110萬粉絲按讚,好似穿著毛衣的小帝王企鵝,帶來冰河暖化,棲息地受到威脅的全球暖化的呼籲,除了滿足好奇心,富有教育意味,更容易引起年輕世代愛地球的共鳴。 IG具有 可以追蹤特定 #hashtag 的特性,每個議題又可以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社群來跟隨,透過各個 hashtag 的交互作用,擴大觸及範圍。

三、全都放──求曝光讚

至於說到IG經營策略,IG此類的數位平台給予攝影更多的彈性與空間,@NatGeo最被津津樂道的作法,是他讓旗下一百多位攝影記者都可以地一天廿四小時不論何時,直接將影像發在動態牆或是限時動態中,一來增加了即時性,並且以量取勝。曾有統計@NatGeo一年放了4,400posts;二來,每位攝影記者費盡千辛萬苦拍的照片,不可能在紙本全都放,但在 IG 上,卻能突破紙本印刷的限制,透過圖像盡情地講個不同的故事,也讓攝影記者有發揮的空間與成就感。三來,IG可以加入地點打卡,吸引過路客注意。有許多人會藉由「地點」看其他人的發文,《國家地理》遍布全球的攝影記者,靠加入地點打卡,吸引的過路客也來自全球。

從另一個角度,一開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放棄經營自己的IG,集中火力經營IG,這種不藏私的心態,也是成功之因。

其次,由於空間無限,攝影也可以將即時現場寫真(live coverage)、幕後故事(behind-the-scenes photos),甚至是工作者的每日行程(day-to-day assignment),例如攀登聖母峰的日記,變成滿足讀者偷窺心理,了解幕後辛苦最好的故事與報導。

其中一個最佳出名又成功的例子,就是《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Hawkeye Aaron帶著兒子Hawkeye Huey去拍照,國家地理雜誌簽下這個小攝影師後,打親情牌的模式,吸引了1.5 萬個粉絲跟隨。8歲的Hawkeye Huey個人的IG,則是擁有201.7K 名粉絲的名家。

四、 辦活動的合縱連橫

《國家地理》從1985年6月期雜誌上的著名封面照片,一個綠眼睛瞪著鏡頭的「阿富汗女孩」,披露塔利班以極端伊斯蘭教法在在阿富汗統治的情況。在純紙媒時代,在十多年之後,透過《國家地理》牽線,與亞洲基金會在阿富汗建立了一個女子學校,使得數千名年輕的女性得到了基礎和職業教育。這項因報導引發全球關係改變阿富汗的公益事件,在數位媒體時代,可以更加發揮影響力。

《國家地理》雜誌就性別、無家可歸者、敘利亞的難民等議題,與各NGO合作,透過動人的照片說故事,進行募款,呼籲讀者採取行動,進行社會關懷,同時得到很好的廣告收益。

《國家地理》雜誌曾因性別革命(Gender Revolution)的封面專題,對性別的討論過於前衛,導致一萬位讀者取消訂閱,但雜誌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編輯Susan Goldberg認為,成為辯論的焦點,是《國家地理》雜誌一直堅持的編輯原則之一。

雖然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官方雜誌,不像私人媒體靠廣告生存,但由於《國家地理》雜誌成功地從平面擴展至社群媒體,讓它的廣告收入在 2018 年增長了 80%,同時還能將收入的27%,奉獻給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做公益與科學研究之用。當所有媒體縱使全力投入、發展數位媒體,廣告收入仍一厥不振的情況下,《國家地理》雜誌確實為內容媒體經營者打了一支強心針。

最成功的莫過於慶祝 IG 粉絲破億,所舉辦的#NatGeo100contest,《國家地理》還發起募集活動讓粉絲們分享自己喜愛的《國家地理》照片,@NatGeo Instagram 帳號上推出 24 小時比賽,邀請大家使用#NatGeo100contest 分享讀者寫真的圖片在動態牆上。官方除了在限時動態上投票,最終評審團也依照拍攝品質、創意等進行評分,入選者還可以獲得價值超過一萬 美元的東非坦尚尼亞野生動物園拍攝之旅,此次 hashtag#NatGeo100contest 累積超過16萬則貼文,再次將品牌 IG 擴散到更多角落。

五、 成功轉型

IG給予《國家地理》雜誌重新創造這個品牌的機會,讓平面媒體化危機為轉機,突破雜誌原先平面的「黃色框框」,讓內容提供者利用更多平台說故事,報導新聞事件。透過現今不同媒體平台,《國家地理》雜誌可以將長達九千字的平面報導,變成一個二分鐘的影片,在Youtube上傳閱;二張圖片加說明放在IG;30秒的影片或一張圖片放在從不是從來不是雜誌傳統讀者的snapshot平台上;還有一個多小時的電視專輯。透過多媒體的放送,擴張其影響力與閱聽大眾。

因為社群媒體泛濫,假貨充斥,假新聞難辨的時代,吸引讀者以科學研究為依據,以事實為基礎,並且關注全球公益、環保等重要議題,提供全面性、深度的人文關懷,這樣的質報媒體,可以在數位時代勝出,並且實踐了「Thoughtful photography is king」的精神,也感動了從事新聞工作近廿年的我。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lu5445&aid=1270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