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8/15 12:43:44瀏覽532|回應0|推薦52 | |
與海共舞:神岡國小的海洋華爾滋
誰說,不靠海,就不能推動海洋生態教育? 神岡國小被歸類為台中市的山區小學,但我們常自嘲是一個「不山不市」的學校,因為離山區有一段距離,不近市區也交通不便。離海邊?更是遙遠又遙遠了,本該與海洋教育沾不上邊。 認識家鄉美,從河海開始民國94年,因緣際會與海生館合作,擔任屏東K12數位學校海洋教育課程的推廣教師,加上同校一群樂於嘗試、勇於創新的夥伴對海洋領域有興趣,也都有共識:台灣既是一個四面環海、被海洋擁抱的國家,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環境,是一個活生生的海洋教室,即使學區不靠海,生活仍受海洋影響,尤其以美食著稱的海鮮文化。 而流經神岡的大甲溪、沿岸的各種水域擁有豐富生態,距離神岡似遠又近的河口濕地,不但是海洋的入口,更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就是探索海洋生態的最佳素材庫嗎?親近海岸最快速、最方便的方法,不就是從認識自己家鄉附近的河口海岸開始嗎?我們何不花點巧思,拉近孩子與海洋的距離,更進一步認識這美麗的福爾摩沙呢? 就因這單純的想法,我們帶領學生和家長,開始了一段海洋之旅,至今仍努力未懈。 「不山不市」的海洋學校
於是第二年開始,我們把教學重點拉回河口濕地、家鄉溪流,探索大甲溪沿線到出海口的生態變化,以及和海交接處的潮間帶生態。接著更帶領學生探索社區水域,觀察福壽螺對水生植物的影響,以及農民對此外來種的防治態度。。跑完社區水域生態,又順著灌溉溝渠的水系再次向外延伸到大甲溪、河口,向外延伸到珊瑚礁、海洋。 執行初期,許多人曾經質疑,神岡國小不靠海,缺乏地利之便,為何要推動海洋學校?要如何進行相關教學? 家長也有不少疑慮:海洋教育不是正規課程,沒有課本,不用考試,也不是升學考試所必須的知能,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學習?莫非是老師想偷懶? 親師一起 打破懼怕海洋的心理障礙
幸運的是有一群充滿熱誠、喜愛大自然的家長,主動透過班親會分享,說服其他父母,以親子旅遊的方式辦理高美探索之旅,不但讓所有家長在參與活動規畫中獲得成就感,也讓他們發現生態探索有別於一般旅遊的單純玩樂,只要在妥善的事前規劃與解說員帶領下,是安全且受益良多的活動,才因瞭解而轉為支持,我們的海洋教育正式展開。
有個參與的家長事後告訴我:「以前雖常帶小朋友到處玩,但總是毫不在意的踩過各種植物、踏過沙灘,直奔海水。直到今天才發現海濱世界如此繽紛;以前常到海邊玩耍,今天才知道,蹲下來,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大千世界。」這就是親身體驗才能知道的樂趣,難怪有許多人一踏進生態世界就忘我了。 海洋小尖兵 為海洋挺身而出
淨灘活動是他們為環境保育踏出的第一步,看到他們從破瓶子裡救出一隻寄居蟹,輕輕地放回海裡去,還送上幾句祝福時,相信他們應已能了解垃圾的來源與成因,已能思考自身生活習慣所帶來的影響,喚起他們對於環境保護的認同,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一起守護海洋守護生命。 第一批小解說員花了三年時間進行培訓,除了校內的各種解說技巧教學外,也定期帶他們到各地進行實地探索或分享實習。有一次在河口探索時,碰上一個正在進行放生活動的宗教團體,先是鑼鼓法器、鞭炮聲、誦經聲齊鳴,然後焚燒一批紙錢,再將一箱箱魚兒倒進海裡。小朋友先是摀著耳朵、捏著鼻子,看到高舉水箱倒魚時,忍不住替魚兒喊起「唉唷」。 等看到隨著水流漂過的魚屍時,也不忍地紅了眼眶抱怨。有些孩子鼓起勇氣走過去,戰戰兢兢的勸那些留下滿地紙錢灰燼碎屑、破水箱等雜物就要離去的大人,請他們要先清理善後,也請他們要注意放生方式,不然就變成放死。但這些標榜「放生積德」、「消除業障」的慈悲人士臭罵學生一頓,逕自揚長而去。 我問臉上還掛著淚珠的孩子,下次碰到做出危害生態環境的大人,還願意出面嗎?他們堅定的點點頭,說他們還是會試試看,也許有人會聽他們的話。 雖然心疼孩子們的挫折,但善念的種子已在他們心中發了芽,總有成長、茁壯的一天,或許他們就是未來的環保尖兵、環境鬥士。 動手做,最真實的感動如果只是單純的探索,還不能成為刻骨銘心的印記,因此每次教學後,都讓孩子藉由各種創作方式記錄他們的心情或感動,可以是圖畫、日記、小書、作文、海報,也可以是自己編撰的解說稿、劇本、或相聲、多媒體作品(動畫、網頁、簡報等)。在創作過程中,他們要一再的反芻、思索、或查閱更多資料,雖然佔去他們看卡通、打電動的時間,甚至要熬夜寫報告,但各方面的能力也隨之成長,不但獲得父母師長、同儕的讚賞,更屢屢在各種競賽中奪得佳績。當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找到了建立成就感的舞台後,他們變得更有自信、更快樂了。 其實我們採取的方法很簡單,在學習的歷程中,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本就是必要而且無可取代的;在大自然裡,經由仔細觀察發現生態之美,在動手操作裡體驗了更多的感動,在互動討論中發現更多學習的樂趣與學習的成就感,在分享喜悅時便能激盪出燦爛的心靈火花,培養出更多的自信,自然會養成主動且積極學習的態度,而這樣的孩子是能讓父母放心的。當獲得家長的支持後,其實不需要我們主動辦理活動,他們會聯合幾個家庭一起利用假日到各地探索,再跟其他人分享經驗,也會用相機記錄觀察到的生態,提供給我們當教材,或提醒我們該補充教學的部分。
就讓我們繼續與海共舞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