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12 19:49:17瀏覽1277|回應1|推薦58 | |
上學期接了新班,開班親會時有個阿媽要我花些時間教學生『孝道』,因為她的幾個孫子都只顧自己享樂,從不替她著想,讓她覺得無限哀怨。其他家長也附和,而且孩子都不肯幫忙做家事。
事後問了小朋友和家人相處的方式,發現部分孩子並沒有晨昏定省的習慣,因為: 『我出門時爸媽還在睡,我自己去買早餐、上學。』 『放學後他們都不在家,我去安親班(或去補習班、去打球)。』 『阿公說我吵到他睡覺(或)看電視,會罵人,教我不要亂喊。』
很多孩子用餐時沒有等家人坐定就自行動手,因為: 『阿媽都叫我先吃,不必等爸爸媽媽回家。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家裡沒人,我去麵店吃飯,媽媽月底再去跟老闆結帳。』 『都是安親班老師幫我買吃的,吃完再回家。』
為他們會不會幫忙做家事?部分會,也有部分寶貝... 『媽媽說我動作太慢,不如不要做。』 『媽媽從來沒叫我做,我不知道要做什麼。』 『哥哥不做,我幹嘛要做?』 『反正我不做,媽媽也會去做。』
爸媽、爺爺奶奶不舒服時會幫忙照顧嗎?有人會,但也有人... 『他們是大人,自己會去看醫生。』 『我要上課、要補習,還有OO會照顧他呀!』 『我是小孩子,不會照顧病人。』 『OO說我會被傳染,離遠一點比較好。』
其實孩子對待家人的方式,來自於父母親的身教、言教,當覺得孩子行為有待改善時,也跟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有莫大關係。當覺得孩子對自己不好時,是不是也該想想,除了給孩子無盡的愛與照顧時,也該教他們愛父母、愛家人?
看到朱台翔這篇文章,深深覺得,每個父母也都該看一看。
---------------------------------------------------------------------------
教孩子愛我們 ◎朱台翔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六點鐘,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早上六點打電話,一定有重要的事。
她才「喂!」了一聲,就直接說,頭一天晚上,心血來潮,檢查了一下乳房,沒有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個硬塊。她住在台中,但打算到台北的和信防癌中心檢查,問一下我的看法。
我說:就我對和信的瞭解,他們的病、醫關係做得很好,醫生、護士、工作人員都非常能站在病人的立場提供服務。萬一是腫瘤,這個時候,就是跟時間比賽。所以,我非常欣賞她能這麼明快地做決定。
她掛上電話,就一個人搭車到台北,兩個姊姊在台北等她、陪她。上午篩檢,下午乳房攝影、超音波掃瞄,發現是實心的,醫生們馬上開會決定,隔天就切片。三天後,看結果,證實是惡性腫瘤,也就是乳癌。隔週的星期三,就動了手術。從發現到動手術,前後,一共八天。
熟識她的人都知道,她非常獨立、很會替旁人著想,總是不願意增加別人的負擔。不要說別的,光是這一次,到台北看病,就可以看出她多麼不想麻煩家人的心情。三個星期之內,一共跑了六次醫院,篩檢、穿刺、被告知是惡性腫瘤,全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面對。
先生照常上班、兒子放暑假在家。還好,她有好幾個姊妹,姊妹們輪流台北、台中地接送。譬如,有一次,要到醫院,身上還帶著排血水用的引流管,不太能走路。她的安排卻是,先生送她到車站,搭公車,再叫姊姊到台北接她。可是,姊 妹們認為不妥,最後是姊姊開車到台中接她,陪她看完病,再由妹妹把她送回台中。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怕一個人,一天之內,台北、台中連著來回跑兩趟,吃不消。
前面五次,人的情緒起伏最大、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他先生只有在她開刀的那一天早上送她來,等開完刀,就先回家了。第六次,是在星期六,算起來,先生是第二次送她到醫院。
我去醫院看她,她一個人在候診室,我問:「先生呢?」她說:「我叫他在樓上休息。」我們兩個,就在候診室裡聊天,聊了一陣子,我說:「你要教小孩怎麼樣愛我們、要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
她很敏感,說:「我跟兒子講,如果我需要幫忙,我會跟你說。」我說:「這樣,他是被動的。」我看看她,接著說:「在知性學習上,我們很認真地教小孩,從教他叫爸爸.媽媽,到ㄅㄆㄇㄈ,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教,很有耐性,也會講究方法。但是,碰到愛人、照顧人的時候,我們反倒不教了。」
「事實上,我們也會等在那裡,期待他們很窩心、很體貼地對待我們。當人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想:『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難道還要我教你嗎?』沒錯,就是要教。教他怎麼樣愛我們,免得他們將來會後悔。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會陷他們於不義。更何況,現在他學會照顧我們,將來,他才更有能力疼愛自己的太太和小孩。」
「同樣地,先生也要教。像今天,他明明是陪著你來的,你為什麼要叫他在樓上休息?」朋友說:「他已經很累了,我不好意思再增加他的負擔。」我說:「任何一個健康人,都沒有辦法體會、想像生病的人的痛有多痛。你要給他機會和你一起面對醫生、護士,面對你的病痛。同樣地,你也要教他怎麼樣愛你、怎麼樣照顧你。免得他將來會後悔。不然,你就會陷他於不義。」
我稍微停了一下,說:「像現在,你就是應該叫他進來陪你一起聽醫生、護士怎麼說。」她馬上就把先生叫進來,陪在一旁。趁先生去繳錢的空檔,朋友跟我說:「你說得對,我知道,我會做。」
我說:「那我就再多說一點,你能夠毫無保留地和他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包括痛苦與無助,在你最脆弱的時候,讓他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助,這才是對他最大的信任,在這個被信任的基礎上,他才可能感受到你對他真正的愛。」
隔天一早,朋友就打電話來說,昨天,分別跟兒子、先生談過了。吃晚飯的時候,兒子竟然還會為她夾菜。先生也打算在她要跑醫院時,請假陪她。最後,她說:「謝謝你的提醒。」
這句話給我的感受很深~ 我和我婆婆的感情特好~ 她在師大附中當媬姆20年,育兒很有經驗,當我有孩子時,她教我:不管孩子拿什麼給你吃( 糖果、餅干、果汁...)即使自己再不喜歡( 我不吃零食的,所以我都拒絕小朋友) 也要吃一口,說很好吃, 謝謝他。
她說,孩子的心是純然的善良,有好吃的東西會和最親的人分享。妳一直拒絕她,久之,孩子有好吃東西就不會想到妳了。
養成小朋友凡事想到妳,將來長大離開家庭後,吃到好吃的,或者有什麼新奇口味,特色小吃,都不忘買妳的份,或帶妳去吃。說真的。我先生和小姑,真的都是這樣的個性。
婆婆又接著說:當妳生病或是老的走不動時,給你再多的錢也沒用,錢又不能吃,倒不如孩子買一碗麵或一個包子來的受用。
兒子3 歲讀幼幼班,有天下課我去學校接他。兒子坐在門口穿鞋時,幼教老師一直問兒子:你不是有東西要給媽咪?拿出來啊!
我納悶著,然後兒子從口袋拿了一大坨衛生紙出來(約3、4張),我當場傻眼,衛生紙,不過當兒子小心的將衛生紙一層一層打開時,我差點落淚,裡面包著一根蝦味先!原來是下午在吃點心時,兒子堅持要帶回家給媽咪吃,老師問他為什麼?兒子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年紀小還不太會表達) 可能幼教老師也覺得好奇吧!想要看看兒子的心態到底是什麼,才會一直督促兒子當場拿給我,我當然給兒子面子啊!一口就把蝦味先吃下去,雖然已經發軟了。雖然只有一根,真的好難吃。我還是謝謝兒子,告訴他,真的好好吃哦!
不是說吃很重要,重要的是回應那份替人著想的心。 現在兒子在吃東西時,都不忘來餵我一口,然後問我:好不好吃或好不好喝?我一定會點點頭!
所以, 不要常說:爸媽不需要你們,你們不必掛心, 要常說:爸媽需要你們的愛,你們的照顧! 勿陷兒女於不義,勿讓兒女常歎“昊天罔極”,無以回報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