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間重晚晴
2016/09/20 21:20:26瀏覽792|回應0|推薦18

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晚睛》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我是看到"人間重晚晴"覺得好感動,想一吐為快,前日拍攝臺灣欒木花,內心受到小小的衝擊,雖然金黃就是美,從年初開始,感覺風鈴花剛過,阿勃勒也還搖曳在枝頭,怎麼一眨眼功夫,台灣欒木悄悄地黃燦燦,早已耀眼奪目在街頭。好比當年,恣意暢快的新鮮人,才剛剛手拿線裝書,瀟灑飄逸在校園,倏一聲,已經嚴肅地在講台上授業解惑再三,此時此刻,恰似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不禁讓人想起,清末民初,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1880-1942),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我國著名的書畫篆刻家、音樂家、戲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作爲“二十文章驚海内”的大師,他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於一身,並在多個領域,都首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其所創作的《送别歌》經數十年傳唱歴久不衰。


他同時更是中興佛教南山律宗,為著名的佛教僧侶。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學,著作《南山律在家備覽》一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被佛門弟子奉為中興南山律宗第11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由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偉大人物。他晚年自取名號晚晴,天意特別地愛憐這生在幽處的芳草,人們也更珍惜傍晚的新晴。亦即夕陽無限好,晚景滿新晴之慨。


少年無限風光,中年叱咤風雲於一方,晚年絢麗歸於平淡之際,幾人能夠新晴照晚霞,由於拍花,惜花,識花,想到人生在世,晚景淒涼落寞者多矣!好好自我反省,致力於利人利己,雖不必晚景燦爛,但至少要新晴映人間,芳澤遺世間,鄭板橋曾經說過:吾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得志,澤加以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即此之謂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08713839&aid=744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