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報告成長與變化 美華裔譚婉英謄寫唐人街汗青
2016/09/30 14:27:38瀏覽36|回應0|推薦0
報告成長與變化 美華裔譚婉英謄寫唐人街汗青

歷盡百年滄桑,紐約的唐人街從曼哈頓下城短短3條街成長到本日遍及3大區100多條街的5個華人社區,紐約唐人街的變化就是一部外洋華人成長強大的汗青。

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藏書樓館員譚婉英以唐人街的汗青圖片和實際照片比擬較創作的新書《紐約唐人街》已於克日正式刊行。《紐約唐人街》著眼於紐約5個華人社區的修建,以新舊修建的照片比較,報告唐人街的成長與變化。

該書收錄瞭82幅作者本身拍攝的紐約5個華人社區的實際修建照片和86幅汗青圖片。全書用英文謄寫,共分5章。

唐人街修建有汗青代價

譚婉英表現,曼哈頓華埠大概是全球唐人街中最具盛名的一個。報告紐約唐人街汗青、描述華人社區近況的書本不堪列舉,但這些書多數以社會、文明、經濟為基點,而很少從修建的角度著眼。究竟上,紐約唐人街的許多修建不隻具有很高的汗青代價,並且見證瞭唐人街的成長、變化。

譚婉英說,她在驗樓師三四年前開端對華驗樓顧問服務埠、法拉盛、艾姆赫斯特、佈魯克林8大道、佈魯克林U大道的修建舉行研討,並拍攝瞭大批照片。2007歲首年月,她與出書社就編制、內容、圖片尺度及出書事件等殺青協定後,開端正式動手撰寫,是年歲尾,該書根本完成。

譚婉英表現,寫作《紐約唐人街》最大艱苦是唐人街汗青圖片的網絡。唐人街的汗青圖片原來就很少,而當她在曼哈頓大眾藏書樓預備選用一些華埠汗青圖片時,被告訴要付出每幅約100美圓的應用費,作為完整公費著書的她基本沒法累贅。此時,前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伸出援手,將小我收藏無償讓她選用,使《紐約唐人街》的寫作峰回路轉。皇後區大眾藏書樓長島部在供給法拉盛汗青圖片時也沒有收取版權應用費。這些都令她感謝之至。

唐人街貿易性跨越棲身功能

譚婉英表現,經由過程撰寫《紐約唐人街》,她對紐約的華人社區有瞭更深的懂得。從修建比較能夠看出,華人社區在比來四五年裡能夠說是一日千裡。相對而言,唐人街在曩昔強制驗窗幾十年的成長倒是相稱遲緩。與別的國度的華人有些分歧,紐約的華人遍及全市,其實不必定要聚居在統一社區,現時唐人街的貿易性弘遠於棲身功能。別的,華埠一些很具汗青意義的修建也在快速消逝,其實異常惋惜。好比,勿街7-9號原是孫中山的“興中會”的會址,但原貌如今已蕩然無存瞭。

譚婉英出身在澳門,在噴鼻港生涯數年後,6歲隨傢人移居臺灣。1982年,譚婉英從臺大藏書樓系卒業後,赴美肄業進修,前後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成學院和市立大學亨特學院得到藏書樓學和ESL教導碩士學位。她如今和丈夫、女兒棲身在佈驗窗魯克林。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480484&aid=7618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