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09/28 16:26:59瀏覽534|回應0|推薦15 | |
〔自由時報記者邱灝唐/台南報導〕台南市安南區溪頂寮有一項流傳百年的防災信仰「送火王」,為了保存地方文化,當地大廟保安宮也向市府申請文化資產保存,並定期舉辦座談會,向外界講述這段防災故事。 安南區溪頂寮 先民防火信仰安南區常有因生活環境而流傳下來的習俗,例如靠近曾文溪的聚落會製作「扛著走的房屋」竹籠茨,藉此帶著家當躲避水患,遠離曾文溪及水患區域,則發展出一套「防火信仰」。安南區溪頂寮有一項流傳超過一百二十年的習俗「送火王」,由於先民到此開墾時,建材多以木材結構的土角厝或草寮居多,因此村庄內時常傳出火災,讓居民相當苦惱,後因保生大帝降下旨意「送火王」,才平息災禍,三年一科的火王科平安遶境大典也隨之衍生。 廟方主委李輝建表示,「送火王」於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辦,當晚會先請虎爺起駕,再用宋江陣壓陣,將紙糊的火王送往鹽水溪邊火化,而在儀式過程中,全村都要關燈熄火,只是現今工商業發達,僅剩保安宮和廟前廣場象徵性熄火。 這項演變具體而微地顯示「送火王」漸漸不為人知及淡忘。為此,當地文史團體和廟方目前向市府文資處申請文化資產保存,而鄉親也自發性地在廟口舉辦座談會,將這段歷史繼續傳遞下去。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