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21 22:32:29瀏覽92|回應0|推薦0 | |
[转帖]刘路新:中国:读书人的悲哀
2015 年 07 月 19 日 中国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不只是因为从秦始皇到毛泽东这些政治家,和读书人也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读书人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公元前三世纪,在经过500多年的春秋战国后,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读书人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从那以后,中国这个地方,在经历多次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以后,依然还能保持一个统一的国家,更重要的,中华文明能延续到今天,没有断掉,也没有消失,读书人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另一方面,从一开始,中国的读书人就和政治联系密切,他们以研究人为主,太过关注社会生活,从统治者的顾问变成为合作者,进一步成为体制的一部分。他们在帮助建立和完善集权的中央帝国体制的同时,也成为这一体制的自觉的维护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帮助铲除了中国社会自由思想的土壤。 换句话说,中国的读书人和政治家一起建造了一幢鲁迅所说的“铁屋子”,把自己和整个民族关在里面,窒息了自己和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读书人是另一类型的政客。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向公民社会转型步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一 中国能够统一,读书人起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读书人首先意识到,只有政治统一,才能消除大乱局面,实现社会安定。 孔子的理想是“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他很赞赏管仲协助齐桓公“一匡天下”的作为,让天下的百姓受益。孟子告诉梁襄王,只有“定于一”,天下才能避免大乱,“一”而后“定”。“百家争鸣”中其他的思想流派,如道家的“道”,墨家的“尚同”,法家的“定分止争”,都是希望天下归一,而后安定。就连庄子也认为,天下应该统一,身、家、国和天下,应合而为一。 他们不仅呼吁统一,而且,为此四处奔走。孔子就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治国理念。从孔子等人的言行,可以看出,当时有一种为了统一而不惜代价的社会心态。 将这种“定于一”的理想,付诸于实施,并取得具体成就的,是“士”。 东周时期,“士”的来源主要有二:底层贵族和受过私学教育的平民。西周的贵族分为四级:君、卿、大夫、和士。“士”与贵族有宗法和血缘的联系,却没有独立自由的身份,需要依附于自己的宗族。他们受过六艺训练,可进仕为官,也可执戈服役。随着封建和宗法制度的解体,他们从贵族这一群体中游离出来,到春秋末期,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士”的另一个来源是非贵族出身的寒士。据许倬云统计,战国时期,在713名活跃于各国的士子中,一半以上(55%)不是贵族出身,如张仪和苏秦。各国主持变法的人中,也多是“寒士”,如吴起和商鞅。 这是读书人直接服务于政治的开始。他们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百家学说中抽取实用的部分,应用于具体的治国实践中。 他们对社会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有精彩的描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王充也说,战国时期的“士”们,“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有的士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令天下的诸侯胆颤。 这些描述,虽有夸大的成分,不过,在当时的乱世,要争天下,就要争人才,“得士则昌,失士则亡”,成为共识。所以,“七国虎争,莫不招致四方游士”。因此,就有战国四公子养士的故事,就有范睢,蔡泽,苏秦和张仪等人的纵横捭阖,就有合纵与连横的交织。 如何怀宏所发现的,“士”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变数和动因,“中国的政治、文化乃至整个文明性格的许多秘密都必须到这一阶层中去寻找”。“士”对中华民族性格及其演变的影响,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社会的混乱,政治的动荡,为“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他们用来交换的资本,是知识和才华。 在这些奔走于各国间的“士”中,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是一个叫商鞅的读书人。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由魏入秦。两年后,30岁的商鞅在22岁的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两次变法,秦由一个西域小国变成了“虎狼之国”,也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 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秦始皇的统一。 由此开始,读书人便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二 由周至秦,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转轨,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西周的封建制度,被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所取代。由此开始,如毛泽东所说,直至今日,“千载犹行秦政制”。 商鞅使秦国变得强大,进而统一中原。统一之后,国家如何治理,对一介武夫秦始皇来说,就需要李斯这样的读书人,而李斯的建议,就是“焚书坑儒”。 商鞅变法的时候,也曾“燔诗书”,压制异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政治上,巩固了中央集权;在文化上,割断了历史的联系;在思想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影响,至今日而不绝。 不过,总的来说,秦始皇所完成的,只是帝国的框架和结构,只是硬件。要到汉武帝时期,才完成思想的统一,才有了与之配套的帝国软件。 秦始皇的办法是不让读书,所以“焚书”。汉武帝的办法是只让读一种书,这便是“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对思想的垄断和禁锢,相比于不让读书,后果更加恶劣。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儒生董仲舒。他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吸纳诸子百家的实用部分,这也是“外儒内法”治国之术的开端。 许倬云说,汉代的儒家,吸收了春秋战国各家思想的精华,“而又落实在法家的实务的范畴之内”。所谓的“外儒内法”,外面以儒家为装饰,内部以法家为专制的内容。这些儒家的学者,虽不是教士,却有教士一样的功能,成了权威思想体系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个权威体系的延续者。 从汉代的“独尊儒术”开始,统治者对社会思想的钳制越来越紧。这其中,读书人的协助 –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 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帝国体制对读书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从汉代的察举制,到后来的科举制,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读书人除了参加科举,由“中举”而“入仕”,几乎没有别的出路。这样,他们便越来越紧地附着在体制这张皮上,从“帮闲”变为“帮忙”,甚至“帮凶”。 中国的读书人为政治服务的路径变化,从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演变,特别是儒家向法家的演变,就可以看出。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思想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用,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是一个人修身和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孟子认为人“性善”,强调“仁政”。到了荀子,强调人“性恶”,在徐复观看来,已经“含着走向独裁政治的因素”。 荀子的学说,进一步结出法家的果实。他的两个代表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前者的政治管理理论,是从许多具体的实际经验中综合出来的。后者则成为秦始皇的丞相,将这些治国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最终,发展出一套“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成为中国数千年治国的经典。 从读书人与统治者关系的演变,也可以看出。 在春秋战国那个混乱的时代,“士”像是导演,主导着社会的变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因此,“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齐桓公不仅派人赴各国召集天下贤士,而且一日五次亲自拜访小臣稷,比刘备三顾茅庐早了800多年。魏文侯师从子夏学习经书,对段干木待之以礼,每次经过段的住处,莫不凭轼行礼。 不过,从刘邦到朱元璋,历代多数的开国皇帝都是“一介武夫”,识字不多的阴谋家。他们在建国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胜利,会依靠读书人。可是,内心里,却瞧不起他们。一旦政权稳固,为了统治的需要,对于那些时常发出不同声音的读书人,必定采取高压政策。 刘邦会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朱元璋会警告那些“被征不仕”的读书人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大夫不愿服务政府,就要“诛其身而没其家”。1957年夏,毛泽东在回答“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时,肯定地说:“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 除了统治者的压力以外,读书人自觉的归依和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于读书人自觉地服务于政治,远的不说,单是1949年以后,我们就能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郭沫若、吴晗、丁玲,姚雪垠,冯亦代,等等。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完全是为了迎合毛泽东“扬李抑杜”口味的逢迎拍马之作。吴晗在修订自己的著作《朱元璋传》时,多次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每次都把朱元璋“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朱元璋渐渐成为正面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丁玲的作品很多,可是,在评论家夏志清看来,“一篇也说不上是佳作”。姚雪垠的《李自成》则被另外一位作家胡风称为“娼妓”作品。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在1957年“反右”后,和章伯钧交往密切,实际上是政府的眼线,负有监督章的责任。 这些读书人,不仅自觉地服务于政治,而且互相监督,互相揭发,甚至互相出卖。钱钟书在听说吴晗一家在“文革”时的悲惨遭遇时,提醒费孝通说,吴晗在“反右”时期,整起别人来,“也一样地无情”。看看北大和清华在“文革”时期的表现,就知道,即使是读书人,高级知识分子,一旦热衷于政治,整起人来,一样疯狂。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的读书人没有了“仁”,也没有了“义”,和社会中的其他人一样,成了政治动物。中国成了一个历史学家唐德刚所说的“没有警察的警察国家”,这些读书人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中国的思想界从“百家”成为“一家”,自由思想的空间日趋狭窄,自由思索的镣铐日益沉重。 政治是权力的象征,知识是正义的体现。当政客和政治化了的读书人结合在一起,中国文明的堕落,就可想而知了。 三 不过,读书人的政治化,他们和政治密切的联系,也产生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中华文化得以保存,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 这可能是读书人的一大贡献。 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读书人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不与统治者合作,那么,秦的统一有可能,在其后的历史过程中,在经历分裂和外族入侵后,再次统一,就很困难。中华文明就可能断裂,或是消亡,像其他地方的古文明一样。 对于一个文明来说,思想的统一,文化的统一,比经济或政治的统一都更重要。这一点,也使得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而不绝。 这首先表现在文字上。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很多文明的消失,都是从文字的消亡开始的。中国的文字可能是全球最难学习和掌握的文字之一。而中国的读书人几乎是垄断了这一难学的文字。这一点,从流传至今的《诗经》等作品中,可以看出。 如果中国文字像英语那样容易学习,可能很早就推广开去,那么,可能也就不会为我独有,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华文明可能也就断了线了。 进一步说,这也是科举制度的一大成绩。 其次是爱国。中国的读书人,大都爱国。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从屈原,苏武,杜甫,陆游,柳宗元,到王阳明,梁启超,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 读书人的爱国情怀影响了整个社会,也影响了后代的读书人,在此基础之上,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成为共识。 “文以载道”,是读书人的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因为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所以鲁迅才说,中国的文学可以称为官僚文学。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人政治化了,变得世俗了。作为社会的良心,读书人常常欠缺理性的思考,糊涂了,堕落了。这样,社会的进步就谈不上,历史就原地转圈了。 杨杏佛在1929年发表《人格教育与大学》一文,说,中国祸乱的根源,不在于那些没有文化的老百姓,而在于那些有知识有文化却没有人品的知识阶级。 是因为,在杨看来,许多的读书人从帮忙,变成了帮凶。 读书让人明理,政治让人堕落。一个社会,读书人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面貌和精神。所以,新加坡立国之父李光耀说,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不是它的经济,也不是它的政治,而是它的文化。 用自己的思想去启发社会思考,从而带动社会的进步。在这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做的远远不够。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