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為大學聯考榜首的讀書法──企管大師司徒達賢分享讀書祕訣
2010/09/13 02:06:20瀏覽4142|回應0|推薦1

台灣企管學界大師司徒達賢九月八日獲政大商學院敦聘為講座教授,敦聘儀式在商學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數百位司徒老師的門生把會議中心擠得水洩不通。多年來,所有接觸過司徒老師的人都對他清晰的思路和敏捷的反應印象深刻,上過他個案研討課的人更忘不了課堂上被他連番詰問帶來的震撼。他為什麼如此博聞強記以致於大學聯考搏得榜首,以最高分進入政大企管系,畢業後又輕易考取公費留學,三年半就拿到企業政策博士回台任教?在敦聘儀式中,司徒老師首度公開他的讀書祕訣,讓我們大開眼界,特摘錄於下,供大家參考。

學前及小學時期
學齡前的母子問答:學習動機來自於好奇心,我小時候很有好奇心,母親生產後就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帶小孩。什麼叫帶小孩?就是和小孩Q&A。我媽是有問必答,她不一定都知道答案,但會給予正確方向。所以我上小學以後,發現老師教的我和我媽都討論過,有些印象,所以學得很快。

看章回小說:我二年級就開始讀章回小說,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都滾瓜爛熟,一面看一面想像,讓我有圖像思考的能力。圖像思考對學習、問問題很有幫助。

鮑文健老師:小學五六年級時換新老師,有個李老師喜歡挑戰,跟校長要求給她全校最爛的一班,結果校長就把我們這一班給她。我們這一班在三、四年級是由鮑文健老師教,他鼓勵同學自由發言,所以我們這一班秩序很亂,可是很喜歡發言,有助於我們意見形成之表達。

中學時期
附中實驗班:進入初中發現周圍都是聰明優秀的同學,很多老師習慣提問,大家都會搶答,每次我想到答案時就被別人搶先了,因而下定決心,天分不足要格外努力。因為常常都被別人搶答,所以我後來教課時,就主張用抽卡片來讓學生發言。

高中歷史老師劉昌洪:他教我們如何把敘事性的歷史課本,整理成一行一行的歷史筆記,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整理得條目分明,利於背誦。我把整本課本都整理成這樣的筆記,讓我學到如何將文章摘要成系統架構。

高中地理老師余其玉:地理很難用架構記下來,他說要畫地圖,我就把所有教過的地方都畫成地圖,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產都記在上面,就很容易理解和記憶了。

政大企管系時期
首先苦練英文:那時企管系四年要念40個英文學分,有個將近七十歲的鈕李琳老師,上課全程用英文,她雖然老了中氣不足,卻可以把人罵到昏倒,要我們大量背書、寫報告。她每次坐三輪車來上課,都要助教摻扶著走進來。身體這麼差,教學還這麼認真,很佩服她。還有大一經濟學教授張鐵清也很嚴格,考試必須用英文作答,如果用中文答他不閱卷,逼得我們去啃經濟學原文書。我記得我在經濟學課本第一頁查了40個生字,第二頁20個生字,就這樣硬生生念下去,後來發現經濟學就那800個單字,句型也都很固定,原來並不難。結果我大一暑假還用英文寫了一篇「台灣經濟發展之展望」。

勤抄筆記:進入大三時,我幾乎每一科都抄筆記,不管是行銷、財政、保險、運輸、貨幣銀行…,上課時都是一面仔細聽、一面想、一面記,把那一門課的精華都整理出來。那時的筆記可珍貴啊,沒有影印機,只有靠自己記筆記。記得我上許士軍老師的行銷學,除了上課時記他講的重點,他會說這一段你們自己回去看,我回去就把那一段的重點自己補充進去。

大四個案討論:大四有人事管理研討之個案討論課,痛苦的是我們沒有工作經驗和人生歷練,對那個經典的個案不知如何著手,怎麼辦?我就用最笨的方法,我先把個案背起來,再拿一本姜占魁老師的《人群關係》,把姜老師的書一頁一頁去看有何關連。這本書300頁,我每週看一遍,把理論和實務連結起來,才能進行個案討論。

參加企業觀摩:我喜歡參觀工廠,當初我會念企管,是因為我想念企管可以開工廠,所以在高一暑假時,別人都去參加救國團的戰鬥營,我參加的是「南部工業建設參觀團」,大一暑假我又參加了「北部工業建設參觀團」。政大企管系每學期都有參觀工廠之傳統,所以我22歲時就已經看過30家工廠了,對了解實務很有幫助。

美國伊利諾大學MBA及西北大學博士班
接觸全部以個案教學進行之課程:念MBA時修習企業政策,第一次接觸全部以個案教學進行之課程,體驗到美國學界對個案教學的重視。

主動圖解經典著作,讓老師印象深刻:博士班主修企業政策、組織、環境,同學都非常優秀,又熟悉美國的企業組織及環境,上課時每個人都可以侃侃而談。為了彌補我語言上的劣勢,我用觀念流程圖勝過他們。我想到每本經典作品都有它的思想體系,為何它這樣想?這個思想過程應該要了解。於是我把重要經典著作畫成觀念流程圖,一本書做成很大一張圖,做了十幾次,再縮小成A4大小。我記得有一天我做到清晨5:30,6點影印好,上課前交給老師,讓老師印象深刻,結果博士果然三年半就拿到。

一步一步完成論文: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大型水平合併之策略」,是研究美國大型企業水平合併的議題。論文所需要的獨創架構要從哪裡來?我把所有相關文章都整理出來,反覆研讀,結果夢中就出現了創新架構。這個研究還需要對美國大型企業CEO進行問卷調查,我一個外國研究生憑什麼要人家接受問卷調查?可是我不怕難,我可是西北大學的研究生,我就一家一家打電話去約訪,我很仔細地記載每一家公司每一次電話聯繫的情形:連絡人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要再打?通話內容是什麼?就這樣一步一步進行,最後終於完成問卷。

回國教書初期
速讀及讀書練腦:我回政大企管系教書後,仍然喜歡學習。看到報紙上有「王氏速讀」在招生,我還用假名去報名,怕人家知道我是教授。我覺得這是極有效的方法,把一篇文章的概念摘要出來,把因果關係搞清楚,寫在一張A4的紙上,分成左右兩欄,就會一目了然。我開始身體力行,讀書練腦,把學術文章拿來做摘要,摘了一百多篇,每篇的概念都很清楚,而且這時候超越文章的觀念就會產生,可以來構思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就這樣用功讀書、提問題,每週親自寫鋼板,成為考學生的「菜單」。

開始做個案教學:三十年前台灣還沒有個案材料,我們自己翻譯國外傑出個案,逐句校對譯本,然後熟讀個案。每次上課前,都與過去上課討論內容連結,會越來越豐富。在個案討論時,我學習聆聽、思考、分析、整合意見、整合實務與學理。所以每次教課我都要全神貫注,比學生還累。

50歲以後世界》,我回顧所學,整理成二千條觀念,重新排列,形成架構及大綱,再寫
開始寫書:《策略管理新論》、《打造未來領導人》、《整合的實踐》、《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等,十年出了十本書,每本書都是我用倉頡打字一字字打出來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學的新成新時代的管理學。

聽了司徒老師一席話,我們才知道原來他求學過程是經過這樣的工夫,才有今天的豐富學養和企業輔導的功力。現在許多企管教授常空談理論,對實務理解卻不足。司徒老師不但做學問厲害,是第一位在美國拿到企業政策博士的台灣人,也是台灣最懂得企業實務的教授,因為早在各大學開辦EMBA之前,政大企家班就已經成立,讓企業老闆回學校上課。在個案教學中,企業家練習研判、分析和決策,也和老師教學相長。司徒老師從企家班開始至今就一直教個案研討課,誨人不倦。司徒老師也是教學最嚴格的老師,上他的個案研討課,課前必須熟讀個案,而且要苦思解決方案,才能應付他課堂上的抽卡片點名提問。如果有人個案讀不熟而亂答一通,必被當堂糾正,下不了台,所以我念政大EMBA時,全班最怕、花時間最多、但收穫也最多的就是司徒老師的個案研討課。

這兩年來司徒老師同時擔任經濟部商業研究院董事長,致力推動服務業人才培育,更積極推動企業內個案教學。其實以他的資歷他早就可以退休,逍遙度日了,可是他一直有一種誨人不倦的熱忱,不但繼續教個案研討,也教年輕教授如何教個案,希望他的絕活能代代相傳。

我覺得司徒的絕活是無人可取代的,因為他上課時那種全神貫注的精神、教學的熱情、機智的反應、精闢的分析,是很難傳授的。不過,今天得知了他的讀書方法,至少我們可以效法他的求知精神,扎扎實實地讀書練腦,讓自己的實力不斷提升。司徒老師說,人的一生要追求什麼?只要知能有成長,就會有快樂。但願我們都能樂在學習!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chin26&aid=440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