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被癌症醫生殺死的 20 忠告 1
2013/12/14 18:07:41瀏覽1611|回應0|推薦0

 

日本仁醫近藤誠,40 年臨床經驗的良心箴言

癌症是非常難捉摸,又容易讓人虛驚一場的疾病。

我要強調,即使得到癌症,只要身體還沒感到痛楚,最好還是靜靜觀察病況。

如果說什麼也想治療,請先確認清楚「醫師的診斷是否正確」。

當醫師建議治療癌症時,首先要用顯微鏡進行活組織檢查,並且確認「是否真的為癌症」。

「瀰漫性浸潤型胃癌」被認為是高度惡性、發展極快的胃癌,據說不少患者一被診斷為此種癌症,會立刻被宣告「只剩 3 個月可活」。

可是,在我那些決定「不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沒有任何人在幾個月內死亡。

相反地,不少人跟體內的癌症共存,繼續正常工作,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結果還多活了 3-9 年。

不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腦袋直到最後一刻都能保持清楚。

如果採用正確的應對方式,身體也能保持相當的活力。

很多癌症其實完全不會產生痛楚,即使有所疼痛,也都有辦法控制。

原本一個健健康康的人,之所以會在轉眼間衰弱到親友們幾乎認不得,並於短時間內死亡,都是因為接受了癌症治療。

請回想一下這些人:

*接受胃癌切除手術後,在 3 個月內病逝的新聞播報員逸見政孝;

*被診斷出肺癌後開始使用抗癌藥物,結果兩個半月便辭世的娛樂線記者梨元勝先生;

*接受食道癌手術後 4 個月逝世的歌舞伎演員中村勘三郎先生。

曾經活躍於各自舞台的人們,在篩檢或健康檢查中被診斷出癌症,於是決定「專心治療」,但是過不了多久,便傳來他們的噩耗。

不論是知名人物與否,這樣的案例已經發生太多起,大家聽到時,總會感嘆:「怎麼又來了……

這正是聽從醫師的建議進行「癌症治療」,導致壽命撐不過 3 個月的悲劇。

接受治療,反而只剩 3 個月的壽命。

 

癌症並不可怕,癌症治療才可怕!

1996 年,拙作《抗癌革命:與癌共生》出版,讀者超過 50 萬名,我也到處宣傳〈手術根本沒有幫助、「達九成的癌症無法用抗癌劑治療〉。

醫師們發現病患漸漸不願意接受治療,才開始恐嚇他們「只剩 3 個月壽命」。

 

說來意外,其實癌症是個不折不扣的慢郎中。

癌細胞要生長到直徑 1 公分左右的大小,才會在篩檢中被發現。

癌細胞從誕生到被發現,平均需要 10-30 年的時間,而在我們所謂「早期發現」的時間點,細胞早已增生至 10 億個左右的龐大數量。
如果用人的一生比喻,癌細胞要進入年邁階段,才會被人們發現。

因此,如果要掌握它的增大速度,至少需要好幾個月的觀察期。

要是癌細胞發生肝轉移,威脅到生命,代表轉移後的病灶已經佔據整顆肝臟八成左右的體積。
因此,醫師們每隔3個月,要為病患進行超音波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測量病灶大小,計算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推估「轉移病灶多久之後,會佔據肝臟的八成體積」。

醫師最短也得以 3 個月為間隔,進行檢查。
沒有經過這些檢查過程,便宣告的剩餘壽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如果一名病患有辦法自己前往醫院,卻在初診或之後不久便被宣告「剩下3個月可活」,表示那位醫師是個騙子。

 

5 年存活率」與癌症的轉移、復發

從一般觀點來說,病患開始接受癌症治療後,若可以存活 5 年,便會被視為疾病已治癒。

如果癌症經過治療,殘留在體內的癌組織在 2-3 年內生長至可被檢查到的大小,稱為「復發」,小到無法被發現就不叫復發。

 

不接受治療會怎麼樣?
截至目前,我已經為 150 名以上選擇不治療的癌症病患定期診察,其中時間最久的,甚至持續 23 年來門診報到。

我在 1980 年代開始提筆寫書後,一些前來就診的病患,開始告訴我「雖然被診斷出癌症,但我想再觀察一陣子」、「不打算接受治療」。

如果病患沒有自覺症狀,我會順應對方要求,靜靜觀察病情發展。

如果病患感到痛苦、呼吸不順、吞嚥困難,我則建議接受抑制疼痛,讓身體比較舒服的治療。
因此,我的結論是:只要患者沒有痛苦之類的症狀,不接受治療,靜觀病況發展,才是活得最輕鬆、最久的方法。

我非常能確定,這種「擱置療法」是當今全球最嶄新,也是最理想的癌症治療方式。
不論是坊間流傳「癌細胞神奇消失」的案例,還是光看到X光片上的肺部出現黑影,立刻認為是癌細胞轉移,在在顯示醫師的診斷太過鬆散。

我是大型醫院的門診醫師,一直在慶應大學附設醫院看診,這裡的設備不比癌症專科醫院遜色,又是推動癌症治療的大型組織。
我以不治療的方式,觀察過得到各種不同癌症的患者,時間最長的一次,還達 23 年之久。

這樣的案例,即使翻遍全世界,說不定也很難找到第二個。

下定決心不接受癌症治療的病患,日後的病情發展可說是各有不同。

以下,我要介紹幾個實際被宣告剩餘壽命的案例。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992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