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命的真相:第四道大師葛吉夫的教導
2016/10/17 15:43:03瀏覽1781|回應0|推薦2

《生命的真相》是一本靈修筆記的生命指南,每一頁都閃耀著智慧,
讀起來就如同親自跟隨葛吉夫的足跡,每一步都帶領我們覺察自己,
尋找如是存在的生命真相,引領我們在另一個空間重拾心靈的自由,
活出新發現的完整的臨在。透過左手畫方右手畫圓神聖舞蹈的律動,
葛吉夫讓我們瞭解大多時候我們不帶覺察,像一部自動運轉的機器。
唯有瞭解當下每一刻的意識提升,才能讓內在真正的自己甦醒過來!

何謂第四道?
葛吉夫非常尊重與靈性轉化有關的傳統宗教和法門,
並總結為三類:
著重於駕馭身體的「苦行僧之道 way of the fakir」、
基於信仰和宗教情感的「僧侶之道 way of the monk」、
以及專注於發展頭腦的「瑜珈士之道 way of the yogi」。
他的教學稱為第四道,是整合身體、感受和思維的三個修行法門,
讓身體、理智與情感同時運作維持平衡,適合現代人嶄新的方法。

葛吉夫的這條道路使人在另一個空間體驗生命的律動,獲得重生。
重視的不是紀律、信仰和靜心而是喚醒另一種智慧:知道和理解。
他希望用他的一生和教學,帶給世人一種全新的上帝觀及世界觀。

第四道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瞭解自己 know thyself〉,
這個原則源自遠比蘇格拉底時代更早的時期。
靈性成長來自於理解,理解程度取決於生命內在素質的程度,
顯示靈性發展和成熟度,可以經由有意識的努力而獲得提升。
努力可以達到有品質的思維和感受,帶來愛和全新的覺察力。

葛吉夫指出真正的基督教原理在耶穌基督之前幾千年就有了。
他號召我們向生命實相敞開與宇宙萬有合一,體驗我是
生命才真實存在於實相中的世界 world existing in reality。
他以自身臨在去喚醒他人帶給人真實的洞見活出完整的臨在。

薩爾斯曼夫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處於警醒的態度。
活出自己所教導的就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
葛吉夫創造了先決條件帶來顯著的影響,但那些弟子們,
無法持續共同努力下去。於是薩爾斯曼夫人呼籲:
大家唯一的機會就是瞭解葛吉夫的教導,去活出這個教導,
分享彼此意識連接的體驗。對實相全新感知更穩定的臨在,
如存在於身體外的生命。醒來讓認同日常機能的自我死去,
並於另一個空間的體驗中獲得重生。

葛吉夫帶給我們的靈性道路,第四道的基本原則就是透過生活實踐。
傳遞玄祕 esoteric 知識需要有〈覺察實相〉的共同目標和獨特之處。
需要〈被活出來的生活 life to be lived〉。
薩爾斯曼夫人組織的中心教導群體實踐,而不是教導獲得理性知識。
這些中心沒有老師,也沒有按學習進展劃分層級,大家只互相交流。

第四道是一條理解之路,不需要去信仰或服從一個非凡的領導者。
薩爾斯曼夫人:
「教學是導引,只有能更深入質詢的人才能擔負起服務的責任。」
薩爾斯曼夫人不斷反思生命存在的真相,教學的基礎是深入質詢。
她充分深思熟慮將想法帶到聚會中,保存這些如日記般的筆記本。
這 40 年的資料成了編年史,體現她一生反思和傳授葛吉夫教導,
所做的工作。

91 歲時她寫道:
我在寫關於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如是存在及如何活著這兩個層面。
如何找到平衡?從一個層面到介於兩者之間,再到另一個層面?
我們的眼光必須超越並穿越尋常的思維,向更高等的頭腦敞開。
否則,我們就會卡在門檻前,而門卻打不開。

薩爾斯曼夫人101 歲去世時,留下悉心保存完好無缺的筆記本。
她希望這些資料闡明了葛吉夫已經完成真相的真實洞見的使命,
把這個失落的知識帶回當代世界。她全心投入葛吉夫未竟之事,
以她的貢獻向葛吉夫致敬。她不斷召喚人們活出葛吉夫的教導。

她使用葛吉夫的用語來教學,但卻加入了自己的洞見。
例如,意識工作需要不同區域的大腦掌管思考、感受和運動,
第四道體系認為人有三個中心:理智、情感和運動本能中心,
分別對應頭腦、心和身體,同時參與才能體驗到統一的臨在。

這需要一定的掙扎,不是為了對抗我們的自動化機能而掙扎,
是為達成保持臨在的積極目標,關鍵是保持內在的「觀察」,
在覺察中保持面對。必須以體驗第二個身體般的去體驗臨在,
才能具有不受外在影響的穩定性和獨立性。

同時,薩爾斯曼夫人也發展出自己的語言方式:有力而直接。
這本書幾乎沒有提到葛吉夫如何活出生命真相的教導和解釋,
薩爾斯曼夫人堅持不以理論討論第四道的教導。她一概回絕:
你得自己去找答案。她說只有理論沒有體驗的概念是不夠的,
真相無法被思考。頭腦擁有的知識,尤其是我們是誰的想法,
都是對實相的阻隔和遮擋。所以本書不是在描述終點的景象,
而是對實際旅程的記載,包括所走過的路線以及沿途的標誌。

薩爾斯曼夫人有自己獨特的說話方式,她說話不但用詞獨特,
衝擊力也很強。人們會覺得她非常精確知道自己的表達內涵。
從她的筆記內容顯示出她40多年裡超凡、清晰與連貫的思維。
她每一刻所表達的不僅僅是字面的意思,她在〈導讀〉中說,
葛吉夫以他的臨在教學,更高層次的知識以理論和語言傳遞,
但傳遞者必須親身體驗那些知識,將內在的生命力表達出來。

這種表達需要以有意識狀態的說話,為那些跟隨者指明方向。
這種教學方式需要非常專注,每次最多只能吸收一節的內容,
聆聽別人讀一節的內容。只有活出那些經驗的讀者才能理解,
他們得親眼去看,親耳去聽。

葛吉夫的第三部著作預言,只有那能理解的人才能觸及精華。
每一個閱讀或聽別人讀的人,都會知道什麼是他已經瞭解的,
更重要的是知道還有什麼是自己不瞭解的,朝著未知感敞開。
薩爾斯曼夫人自己稱這種感覺為〈通往實相的門檻〉。

WORK IN MOVEMENT  在活動中的工作

57. 雙重的目標
人內在的一切都在動,像宇宙中沒有任何東西保持靜止、永久存在、
一成不變或完全終結。一切東西都在無休無止的能量中發展或衰退。
古代科學已瞭解宇宙的法則,在宇宙秩序中給人指定了應有的位置。
神聖舞蹈已流傳很多世紀,讓我們透過動態和直接方式接觸這科學。

人類所有內在生命的顯化,是透過身體活動表現出來。
一個念頭一種感受一個行動都會有相應的活動和形式。
教育就是學習一整套與思維、感受、行動相應的姿態。
這套姿態組成我們的自動反應系統但是我們無法理解。

我們相信自己是有意識的,相信我們的活動是自由的,完全沒覺察到,
每一種活動都是受到印象衝擊而作出的反應。在我們覺知到印象之前,
反應活動就已經被啟動了,隨後才會覺知。這整個事件是突然發生的,
但我們內在缺乏足夠的敏捷和敏銳,讓我們能在事件發生之時感知到。

無論是什麼反應,無論來自哪裡,都不可避免受制於自動化聯想機能,
受制於記憶存儲的所有習慣與陳詞濫調,生活就不斷重複累積的記憶。
但是,由於我們對此沒有覺知,因此我們的活動在我們看來是自由的。

我們被思維感受和動作的姿態禁錮,被困在施了魔法的圈中無法逃脫。
為了逃出去我採取新的姿態,同時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感受和行動。
但是,我不知道這三部分是互相連接的,一旦我嘗試改變其中的一個,
其他部分就來阻撓,我的自動反應系統使我的思維和感受在普通水準。

葛吉夫的律動代表另一層面的八度音階音符,與我們自動化層面不同。
律動會提升我們各個中心的能量,達到具有同等能量強度的振動品質。
預先觀想出一連串特定的動作需要思維或頭腦具有一種特殊的注意力。
沒有這種注意力無法繼續。因此思維必須保持一定的品質一定的強度。

但是動作由身體來完成,為了做出動作,完全表達出來思維的生命力,
身體需要極大的自由把自己完全調整好。即使是身體上最微小的抗拒,
也會阻礙思維去跟隨動作的順序。如果思維和身體無法保持這種品質,
動作就不會按照既定的方向呈現,動作將會不連貫,並且會漫無目的。

感受在這樣的需求面前被喚醒了,感受的出現帶來一種新的能量強度,
帶來整合,在我們內在創造出一股特別的能量流,一個新的八度音階。
這些律動有雙重的目的,讓某種品質的注意力同時投注在幾個部分上,
闡明我們跳出自動反應系統形成的狹窄圈子,透過一連串嚴謹的姿態,
律動可能帶來新的思維、感受和行動。如果我們能真正感知這些律動,
並將其意義呈現出來,就能夠獲得不同層面的理解。

58. 為什麼要做律動?

葛吉夫把律動當成幫助我們活出他教導最重要的練習之一。
為什麼要做律動?有些律動體現非常高等的知識,代表高等的法則。
有些只因為葛吉夫的學生需要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工作。在某些時期,
葛吉夫每天要在律動上花幾個小時來匹配當時工作的階段。
有時因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思維不夠自由無法向更精微的能量敞開。
律動會扭轉注意力,提升理解力,瞭解如何在生活中找到這種狀態。
同時可以讓人直接體驗到轉化能量的法則,這其中就包括了九宮圖。
練習基於九宮圖的律動可以帶來瞭解九宮圖的感受。

我們每一種內外在的活動都是能量的流動。宇宙中的能量會流過我們。
能量會向吸引它的地方流去,我們無法阻擋。我們受制於周圍的力量。
我們可以與高等的能量連接,不然就被低等的能量控制,並非統一的。

我們的能量需要被存留在一套閉合的迴圈裡,在迴圈裡面才能被轉化。
我們的能量被轉化後就接觸具有同樣品質的能量,形成一套新的迴圈,
新的能量流。只要更高等的能量流沒有在內在穩定下來我就無法自由。

我們若沒有向一股來自頭腦更高等意識的能量敞開,我們就會被控制。
我們的頭腦可能會理解,而身體卻不理解。身體必須感受到這股力量,
身體才會服從、緊張才會消散、活動才會自由,我們才不會再被控制。
我們必須發展這高等意識力量,沒有這股力量我的活動會是無意識的。

覺知動作需要有全然的注意力,其品質會呼喚我們去體驗完整的臨在,
這種完美的注意力是宇宙賦予我們的可能性。在做一個特定的動作時,
不再想著剛做完的動作或馬上要做的動作,不是嘗試展現動作的形式。
我們完全專注於一種能量,需要處於自由狀態才能保存在我們身體裡。
一個人只有在臣服於這股能量時才能瞭解它。

律動可以為我們顯示如何在生活中如是存在,如何在體驗臨在的同時,
在顯化的過程中自由活動。除了無休止的自動反應系統的局限性反應,
我們可能基於覺察、基於高等有意識力量去行動。只有理論是不夠的,
需要透過行動帶來這能量,當內在所有的能量都透過律動連接起來時,
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新的能量產生了,帶有不同的品質、不同的力量,
及通常沒有的意識,能量來自於頭腦的高等部分,具有智慧和覺察力。
我需要與這部分的頭腦相連接,才能有完全清晰的洞察,覺察到自己,
覺察到他人,非常清晰不帶任何反應,如實覺察到事物和自己的本相。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7807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