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腸造血
2011/12/30 22:53:52瀏覽1110|回應0|推薦0

日本著名醫學家森下敬一先生——飲食等於生命

 

人人都希望健康,人人都追求長壽。但是,有很多人儘管善會防護保養,卻依然擺脫不了疾病,這是為什麼呢?

應該說,違背自然的法則,而去尋求養生之道,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離真理越來越遠。

那麼,究竟哪一條才是通向健康長壽之路呢?

勿將自己不知道者均視為異端 - 江晃榮

日本名醫森下敬一博士的「腸造血理論」,認為現代西醫學的「造血功能主要來自骨髓」之說並不完全正確,他大膽引介德國與法國醫學家的理論,加上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腸道造血說」,認為人吃進食物、經過消化之後,主要由腸道吸收,變成血液循環全身,成為營養與體力的來源,因此可以說「食物變成血,血變成肉」。

拜讀之後大為嘆服,經過仔細思索、與當前的醫學理論與實務相對照之後,覺得非常有道理,不但足以解開多種迷惑,還能彌補中西醫學理論之不足,值得推介給大家。

因此乃蒐羅古今中外的血液與消化、吸收理論,腸道造血的觀察與實驗,並加以衍伸,提出日常生活的因應之道,以供有興趣者研究、參考;如願意照章施行,應該也有助於生血、養血而獲得健康。

每公升血液有 5 × 1012個紅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 45%;9 × 109個白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 1.0%。

 

紅血球的品質大大影響人體的健康。

日本著名醫學家森下敬一先生,在其著作中寫道:

我們的體質,隨著食物而時時刻刻地改變著它的相貌。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視為機車的話,食物就是燃料。

但並不是說它相當於煤或者柴油,而是具有超出於此的生理學意義。煤絕對不會改造機車,可是食物卻可以鑄造我們的身體。

一般來說,肉、蛋、牛奶等動物性食物的攝取,會造成腸內環境的惡化,使體內產生各種各樣的有毒細菌,導致動物性蛋白質的腐敗及腸內毒素的增值。這些物質被腸吸收,成為惡化血質的元兇。

相反,以穀物、蔬菜為中心的素食,能夠生產出大量的清潔血液,有極為出色的改善體質的功效。

這是因為人類食性的本質就是屬於穀物和菜食的。

雖說食品添加劑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事實上《肉、蛋、牛奶是健康所不可或缺的東西》——這一迷信才是污染血液、弱化體質、紊亂精神及判斷力的最大元兇。

集三十多年的血液生理學研究成果,森下先生創立了新型的血液理論,即《腸造血理論》。

 血液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它又是起著怎樣的作用?

這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因為〈骨髓組織造血、血液最重要的作用是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這早已成了現代醫學的定說。

然而,森下理論卻告訴我們:血液是由消化系統製造出來的

在我們的體內,食物經過消化然後被小腸的粘膜 microvilli 絨毛組織攝取,並被吸收轉變成紅血球(原始的生命),逐而進化成體細胞(高次元的生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地進行著這樣的生命進化過程。

由於現代醫學對這一事實的錯誤認識,從而導致了現代人體質惡化、慢性病劇增。

森下先生說:

現在的生理學見解中,人們一般認為腸的作用就是將食物分解、然後再吸收。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腸還存在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簡單說來,腸粘膜好似一個巨大的阿米巴樣組織。

食物進入口中之後,經過咀嚼和消化液的作用被粉碎至一定的程度,接著,這些經消化的食塊在腸粘膜中一點一點地被吸收進去。

這一現象絕不是像現代生理學所教授的那樣,所謂的物理吸收。

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類似於阿米巴攝食的作用。

這樣就出現了小腸造紅血球這個生理現象。

也就是說,腸的粘膜積極地把被消化了的食物及營養成分攝取到自己的組織中,並且在腸粘膜中漸漸地被同化,然後轉化成紅血球。追究這個紅血球的源頭,我們發現其答案就是食物。

也可以這樣說:在腸的粘膜裡,以食物為材料,生產出新的生命——紅血球這的的確確是〈飲食變成血液〉。

還有重要的一點必須提示的是,腸所生的紅血球在身體的各個角落循環往復,並隨之轉變成所有的組織細胞。

肝臟細胞、肌肉細胞、以至於腦細胞其實都是由紅血球演變的。

現代醫學、生物學的一個鐵的原則就是細胞分裂說,即細胞因分裂而增值。然而,這在生命體外的非自然條件下也許成立,而在生命體內絕不只如此。

事實上是幾個紅血球的集聚而變成了一個肝細胞或一個腦細胞。這又實在是〈血變成肉〉。

如上所述,紅血球的材料是食物、而紅血球又能夠變為體內的任何組織細胞,這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我們的體質及思考方式都受著食物的左右,即〈食物成為生命〉。

甚至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就是食物的變種。

由此我們得知,血的性質便決定了我們體細胞的性質、即體質的好壞。也就是說,由於血液髒了,就會生病、或者是病情惡化;血液乾淨,疾病就能確實地好轉。

所以,製造血液所必需的飲食的品質,便決定了血液的品質,甚至是身體的體質。

因此,我們每天不經意的飲食,左右了我們是成為易病的體質、還是健康的體質。 

什麼是正確的飲食觀

由〈食→血→體細胞〉的原理,我們就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飲食生活的改善能夠帶來疾病的痊癒〉。

但是,現在人們對營養和飲食的認識混亂得令人感到可怕。

所以,我們必須首先對什麼是〈正確的食物〉、什麼是〈健康的食物〉進行好好的學習。

近來的很多營養學家們普遍提倡〈儘量減少主食,多吃肉和蔬菜、並保持平衡。〉這實在是可笑。

因為這句話過於概念化、機械化,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到底以什麼為基準來謀求這個平衡呢?

例如,即使肉和蔬菜的酸鹼的比例能夠正確地測出,但是人的體質或對營養的利用率又怎樣來計算呢?

人吃了食物,從中所吸收的營養實際上並不是按照營養價值表中寫的那樣,因為吃的人不同,所吸收的也完全不同。

如吃的時候的精神狀態、咀嚼的程度,決定了人的消化液的分泌情況。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腸內細菌,不同的人腸內細菌千差萬別,例如,腸內的乳酸菌若大量地在繁殖的話,維生素基本上全部能夠自己製造。

相反,酸胺分解酶菌會破壞掉維生素B群,一個勁地攝取肉食和甜食,酸胺分解酶菌就會在場內繁殖起來。

即使把含有大量維生素的蔬菜吃進肚子裡,要是腸中盡是酸胺分解酶菌的話,進入腸裡面的維生素就都會消失掉。

正確的營養學概念、食物科學沒有成立,實在是人類的不幸。

近年來,人們欣喜於體位(身高、體重等)的普遍提高,卻無視了體質的變壞,而且所謂智力的向上也令人感到懷疑。

森下先生強調:從外觀來評價人的健康是一個錯誤,這就是現在的營養學的決定性的缺陷。

單單從量上面吹大人的體格,這不是醫學的本來目的;而個頭儘管不大,但在內容及品質上、也就是說在體質、智力方面造就健康的人類,這才是醫學的真正目的。

根據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森下先生這樣忠告人們:斷絕肉食。

把以往的白米白麵、蔬菜、肉類的飲食,轉換成以糙米雜糧為主食、蔬菜水果為副食的穀菜食。

由於得到這樣的正確飲食,血液會迅速正常化,身體也會因此明顯地好轉起來。肝臟、腎臟、自律神經系統也能得到恢復。

與切除身體的一部分、或使用藥物的現代醫學相比,飲食療法的優越之處就是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體質也得到了改善,並且也不易再生其它的疾病。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598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