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月從癌症生還》
2019/01/31 21:22:48瀏覽870|回應0|推薦0


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
心靈多強大,成功抗癌的機率就多大!
想像力抗癌技巧  癌症逆轉非神話!
你需要探究人體深藏的療癒密碼!
越來越多身心靈醫學研究發現,人的情緒、
信念和思想能左右生理健康,甚至改變 DNA。

焦慮控管+渡部式飲食,
身心雙管齊下的成功抗癌日記
面對癌症,除了手術與化療,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學習與焦慮共處,也是成功抗癌的關鍵。
因為情緒大大影響身體免疫力,心靈的力量是最天然、
無副作用的抗癌藥物。

精神科醫師渡部芳德 52 歲時,意外發現肺部有 3 公分的腫瘤,
和一般常人一樣完全無法接受自己罹患癌症,頓時手足無措。
但就作者在精神科的臨床經驗,癌症患者無法成功抵抗病魔的原因,
多半都是因「憂鬱情緒」而喪失抗癌鬥志。
因此他告訴自己:必須趕快收拾心情,才不會被癌症擊垮。
他不想馬上接受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的藥物或手術治療,於是,
和主治醫師約定給他一個月時間找出不靠藥物和手術的抗癌法。

沒想到一個月後,3 公分的腫瘤真的消失了!
究竟渡部芳德在這一個月裡,做了什麼呢?

◎ 學習控管焦慮:容易焦慮的人,癌症惡化的速度比常人高
渡部醫師發現:焦慮的人容易罹患癌症,容易焦慮的癌症患者,
其惡化速度比一般人快;而這個假設在 2012 年美國史丹佛大學
研究中獲得驗證。作者發現以下兩種控管焦慮的方式特別有效:
1. 量化焦慮感:渡部醫師發明 HSDS 和 HSAS 量表,
來定期檢測焦慮感,讓焦慮「被看見」,提升焦慮控管的成效。
2. 攻擊式健走:日行萬步的健走能分散焦慮感,達到控管功效。
具體做法是在健走中想像自己踩爛每一顆癌細胞,對自己信心喊話:
絕對不被癌症打敗。每天健走完,大大降低焦慮感,還能提升鬥志。

◎ 執行渡部式飲食:以葛森食療為基礎,保留大原則訴求方便執行。
許多癌症原因都是錯誤飲食習慣造成,但抗癌食療嚴苛不易執行。
因此作者主張:
1. 以改良版的葛森食療為核心:他自己執行時加以改良,去蕪存菁,
只保留最基本兩大原則:禁食肉類與砂糖。結果發現這樣的食療,
對身體仍發揮了強大的作用。
2. 講求長期進行,簡化食物料理步驟:去除繁瑣的料理步驟。因此,
比起打蔬果汁,直接食用大量蔬菜對一般人而言,執行度更高。

◎ 全面提升免疫力:想抗癌或防癌,提升免疫力就對了!
免疫系統會監視癌細胞,抑制其增生,讓身體保持健康。反之,
一旦免疫力下降,癌細胞就會伺機而起。除飲食法修復免疫系統外,
還需要靠其他方法積極提升,才能避免癌細胞一不小心又竄起。
「服用乳酸菌補充劑」和「針灸」是提升自我免疫力的具體方法,
前者改善腸道環境,後者幫助放鬆心情,不會一直焦在癌症身上。

◎ 癌症復原後,繼續執行:神清氣爽,記憶力更好
即便一個月後腫瘤消失了,他也沒有就此鬆懈,因為他知道
唯有繼續保有「好飲食」和「好情緒」,癌症才不會復發。   
在持續執行渡部式飲食和焦慮控管一年以上後,
身體獲得前所未有的「清爽狀態」瘦了15公斤、記憶力變好,
感冒次數也減少至兩次次以下,可說是「抗癌生活」的意外發現。

日精神科醫師一個月抗癌成功
日本精神科醫師渡部芳德在其書《一個月從癌症生還》記述,
因健檢發現肺癌,下決心透過飲食、健走,正念來調養身體。
一個月後回醫院檢查,原本 3~5 公分的腫瘤竟消失無蹤!

精神科醫師渡部芳德在書中講述自創的〈抗癌想像健走法〉。
渡部芳德非常了解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當人焦慮免疫力下降。
採取控管負面焦慮技巧:每日健走時,集中心力對抗癌症。
我走在喜歡的路上,每走一步就想像自己用力踩爛癌細胞。
每天持續,想像力越來越清晰,浮現癌細胞被踩爛的影像,
癌細胞逐漸減少。渡部芳德感覺自己的健康一天比一天好,
直到出書兩年後,癌症都沒有復發。

〈想像健走法〉類似運動員的〈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想像技巧〉—比賽前運動員先在腦袋裡預演一遍整場比賽,
藉此提升臨場表現與應付突發狀況。這就是在現實生活中,
應用心理帶動生理。研究已證實:身體與心靈有密切連繫!
新的身心靈醫學、整合醫學或功能醫學正在撼動疾病理論,
越深入研究越發現身心靈的奧秘超乎想像。建立正確信念,
對健康的重要性甚至遠遠超越良好生活習慣與攝取營養素。

https://www.facebook.com/upliftconnect
據 upliftconnect 網站報導,讓 26 名成人學習放鬆技巧,
包括正念、靜坐和咒語了解這些心神集中的練習對人體、
特別是遺傳密碼的作用。受試者接受引導練習前先驗血,
研究員解析 22,000 個基因序列,鑑定期間的 DNA 變化。
結果發現,受試者體內跟新陳代謝、老化、胰島素分泌、
和放鬆有關的 DNA都測得顯著變化 — 是壓力下降反應,
和端粒 telomere 基因啟動的指標 —使人體發生了變化,
且最後會改造和修復 DNA!受試者心神狀態在其體內、
直至 DNA都產生可測量極真實的變化,太令人驚嘆了!

迪娜的神奇體驗
身心靈實踐專家迪娜波特 Dina Proctor 有高膽固醇症,
她決定用自己來做實驗。她參考知名幹細胞生物學家、
表觀遺傳學先驅布魯斯立普頓 Bruce Lipton 博士的研究,
設計想像靜坐 visualization meditation 技巧,親自執行,
然後比較靜坐前後自己體內的生化和血液變化。

以下就是她自述的三分鐘〈想像靜坐〉過程:
1. 想像有一股柔和、如鐳射般的療癒光束進入我身體,
直達我心臟,滲透與環繞我心臟,我想像溫暖的感覺。
溫暖越來越強,我把療癒能量看成濃稠的液體或血清,
就像暖暖的蜂蜜慢慢從我心肌滲入血液中。
2. 我一直集中心思在血清流入全身血液中的溫暖感覺。
我在腦海中跟著走,經過我的胸膛進到我的腿和手臂、
手指和腳趾,然後繞一圈又回我的心臟中。
如此規律練習幾天後,迪娜直覺感到體內血液濃度轉移、
變化,並自動平衡,她說:我想像血清流遍我的全身時,
治癒其所到之處的每個血球。

約兩周後,驗血結果真的呈現大幅度改善—
血膽固醇指數從 227 降到 177 恢復正常。
迪娜的經驗與渡部芳德的想像健走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次驗證身心靈連繫的力量。

心靈凌駕物質
你的心靈控制你身體,像安慰劑效應,你相信藥丸有效,
它便有效。布魯斯立普頓博士說,表觀遺傳學研究發現,
主宰你基因的是你對周遭環境的認知。你不受制於基因,
因為你能改變環境,改變認知。身體是內心營造出來的—
先有想法,身體才有所表現。心靈力量改變信念成現實。
更直觀的說心靈可以調控 DNA。

立普頓的著作《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說:
驅策人體一切活動的是人的認知,而非基因編碼。實際上,
是我們的信念在挑選我們的基因、在決定我們的行為
人體是由50~65兆個細胞所組成,細胞獨立於 DNA 外運作,
而且細胞對環境刺激的認知會影響 DNA。
此理也可套用在整個人體上:
我們的認知與信念的力量超越 DNA。
你選擇〈念頭〉的能力決定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命運。

轉換心情,收集各種抗癌資料
我沒有任何症狀,半年前的健康檢查項目也沒有發現異常。
當我知道罹患肺癌衝擊難以言喻。電腦斷層掃瞄清楚顯示
有個 3 公分的影子,周圍還有蟹足放射狀陰影,近 5 公分。
還得經過正子電腦斷層掃瞄和醫師判斷才能確定是不是癌症,
抱著難以置信的心情離開,同事說我臉色非常難看。可是,
我好歹是精神科醫生,況且我本來就是勇往直前的樂天性格。
於是把這次的經驗,視為瞭解癌症患者心情的難得機會:
我打算積極研究癌症,立刻在網路和書本收集癌症相關資訊。
同時聯絡任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肺癌專家永井厚志醫師。
我請永井醫師會診,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罹癌。
永井醫師安排兩天後跟我碰面。
 
◆免疫力下降是罹癌主因
為什麼我會罹患癌症呢?我的免疫力怎麼會下降?
其實任何健康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細胞每天都會產生。只是,
癌細胞沒惡化就不會引發癌症。為什麼健康人不擔心生病?
因為我們有免疫系統監視癌細胞,一找到癌細胞就圍剿攻擊,
然而癌細胞也不會坐以待斃,會一直想方設法弱化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強大時癌細胞無法增生,不會有罹癌風險;反之,
若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癌細胞的力量就超越免疫系統的抑制力,
人體便再也無法抑制癌細胞增生了。缺乏免疫力無法打敗癌症。
那麼我的免疫力是從何時開始下降?下降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幾經思考後發現在於不健康的生活,尤其是錯誤的飲食習慣。
 
◆利用正面思考擊敗癌症
現在我們知道焦慮與癌症的密切關係了。
接受正子電腦斷層掃瞄之前還有一個月,我立刻實踐焦慮控管。
可是付出行動才發現根本不曉得該從何下手,想起憂鬱症學會,
舉辦的研究發表:消化器官科和精神科醫師共同調查胰臟癌,
發現患者在罹癌前有 30% 患有憂鬱症,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
患有憂鬱症的比例高達 30-40%。我認為這有助於消滅癌症,
因為強烈的想像讓大腦信以為真,提升免疫機能,擊退癌症。
 
讓大腦信以為真的訣竅就是盡可能進行強烈而真實的想像。
相信集中精神健走,持續想像每走一步就踩爛一個癌細胞。
健走抗癌法需要高度集中力,否則無法達成預期功效。
每天走在舒適的道路上,比較容易維持高度專注力。

◆傾聽身體的聲音是找出有害食材的訣竅。
正確來說長期實踐渡部式飲食,身體會恢復健康,
知覺也會變敏銳,有助於我們發現身體的異狀。
 
◆飲食習慣不佳,就必須靠食療抗癌。
我罹癌的原因是飲食習慣不佳。飲食習慣越不健康的人,
一旦改善飲食就越有驚人的療效。因此找出罹癌的主因,
才能對症下藥,成功抗癌。
 
◆成果不明很可能產生新的焦慮。
焦慮控管是控制精神狀態,降低內在焦慮。
基本上要和心理諮詢師商量,並身體力行。
焦慮並非肉眼可見的目標,只能感受無法觸摸。
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焦慮,或自以為控管焦慮,
但不瞭解是否真有成效,有可能產生新的焦慮。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12447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