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為他們作證,志願軍戰俘高文俊的回憶!
2022/06/24 18:50:49瀏覽43|回應1|推薦0


志願軍戰俘事件自始至終處在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之下。它的每一步進展情況,都牽動著各國人民的心。當自由世界對共產專制的重大勝利終於到來時,各國媒體均以最快速度加以詳細報導。《紐約時報》當日用頭版以及三版,配以多幅照片詳細報導了反共戰俘們步出中立區的“印度村”後受到聯合國軍官兵、韓國政府、專程前往迎接的國民黨政府官員以及媒體記者歡迎的熱烈場面。報導說,喜氣洋洋的反共戰俘們隊列整齊地進入聯軍防區。聯合軍主管此次戰俘遣返轉運的布賴恩將軍在拱形的自由門前親自與戰俘熱情握手慶賀。戰俘們開懷地歡笑歌唱著,這個交接轉運區無疑成為最具有喜慶氣氛的地區。幾個月前這一地區也舉行過戰俘交接儀式,但那時的氣氛還帶有幾分肅穆。而今天這里人人看上去都歡樂開心。最為興奮的莫過於台灣來的媒體記者們,他們爭相與戰俘握手慶賀,激動地交談歡笑,以至於忘記了採訪。筆記本和鉛筆掉落得到處都是。當戰俘們登上卡車即將駛出“自由村”時,周圍的聯合國軍官兵以及各界人士齊向他們敬禮歡呼。興奮不已的戰俘們不顧嚴冬氣候,將卡車上用於遮擋風寒的篷布扯開,探出身子向沿途歡迎的軍民高聲致謝。



“當車隊離開中立區時,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非常壯觀!主要路口都派有美韓憲兵指揮交通,直升機更不時在低空巡邏。這一天,人人在為中韓反共義士服務。路經城鎮時,韓國人民扶老攜幼,列隊路的兩旁,對著車隊歡呼,“黨心,巧斯米達!”(韓語是你們最好的意思)。美軍官兵們也來到路旁,高舉雙臂,大喊“Hello, Hello!”。歡呼之聲,此起彼落;一路之上,不絕於耳。韓國老百姓有不少身著傳統華服,像慶祝佳節和外出赴筵一般,無不興高采烈,喜形於色。小朋友們向著大家不停的揮帽致敬,老人家則行膝手禮,民眾如潮水似的匯集成盛大的歡迎場面。他們不畏寒風,不怕冰霜,以列身歡迎人群之中為榮。代表們在弟兄們未到之前,遍發中美韓小國旗。因此,由漢城至仁川途中、路旁、人群裡、公共汽車上,到處都是我們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華僑們的高蹺、臺閣等民間藝術,全出現在街頭。不僅醒目引人入勝,且鑼鼓喧天,震耳欲聾。乍看之下有置身於國內之感。在仁川碼頭,約有兩千多位僑胞,更是敲鑼打鼓歡呼不停。聯軍軍樂隊陣容強大,演奏名曲,好似歡送夥伴遠征一樣,以壯行色。悠揚樂聲,非常悅耳。斯情斯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有的僑胞熱情洋溢,根本不理用線索圈成的警戒線,奔向最接近我們弟兄的地方,拉大嗓門高喊“老鄉!你們辛苦了!”。他們雖去國多年,然仍能操著山東口音,教人聽了,真是親切!他們送走了一批,接著再歡送新的一批。他們為了表示同胞愛,對支持工作出錢出力,元月二十日這一天,他們更是從早到晚,佇立在冷風中、大街上、碼頭旁,為了歡呼致意,喉嚨都喊啞了。他們更忘卻了自己的飢渴,這種忘我、奉獻、愛心、助人的精神,實在教人深銘肺腑,感激涕零! ”


“聯軍總部為了使一萬四千人平安到達目的地台灣,特成立了一支特遣艦隊。根據報導,美軍慎防出事、發生偷襲,除十五艘運兵的登陸艇外,還派了滿載百架戰鬥機的航空母艦一艘,潛水艇兩艘,另有補給艦及油輪,共計二十艘兵船。加上美國為了堅持“志願遣俘”原則,又多打了一年的韓戰,复賠上了數以萬計的寶貴生命,如說他們不是為了理想而戰,便沒有理性了!所以說他們充分發揮了“鐵血擔道義,路打抱不平”的精神! ”


中共為了掩飾自己的慘敗,卻向國內人民宣傳反共志願軍戰俘們“被美蔣押往台灣”。中共的某些宣傳物竟無中生有地編造他們怎樣被“押送”的細節。例如解放軍“作家”靳大鷹的《志願軍戰俘紀事》裡是這樣寫的:


“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日清晨,許多還在等待通過朝中代表解釋,以便返回祖國的志願軍戰俘,在睡夢中被人五花大綁,然後一個個串成串,強行拉出了中立區戰俘營。頓時哭號聲、怒罵聲響成一片。美軍和國民黨特務、敗類裡應外合,把×萬×千多名志願軍戰俘武裝劫上駛往台灣基隆的軍艦上。有的戰俘掙開繩索,撞在衛兵的刺刀上。有的一頭扎進茫茫的大海……”


想來該作者不是處在夢中,就是處在高濃度酒精的作用之下。否則不可能寫下這些連當年在中立區採訪的新華社記者看了也會臉紅的字句。這是多麼卑瑣可憐的心態。而幾十年來一直依賴編造故事來自慰,也可見共產黨內心的創痛有多深。


中國人經過朝鮮戰爭後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聯合國軍司令官約翰·赫爾於1954年1月23發表聲明說:


“今天,這兩萬二千餘人,自朝鮮戰爭的最後一役凱旋歸來,重新獲得平民身份和自由。他們從停戰協議簽訂之後,奮鬥了六個月之久。這六個月中,他們歷經磨難,包括被遣回舊日陣營,失去聯合國的友善保護,韓國冬天的酷寒,共黨的“解釋”和廣播,以及滲入他們行列中的共黨特務的誘騙,他們屹立不動,成為活生生的典範,為千百萬仍在共黨迫害下的人們,提供自由的希望。”


“這一天,是自由世界決心從事抵抗共黨侵害自由人民生命、土地的新時代的開始。今天,聯合國所久經奮鬥的不得強迫遣俘的原則,巳經鞏固確立。從這一天起,每支共黨軍隊裡的所有士兵,都能了解一件確實的事實,那就是他們可以向自由世界尋求並得到庇護。”


“對於這些如此勇敢地反抗共黨誘騙和威脅的人們,自由世界不僅要提供庇護,還要歡迎他們。他們的榜樣,很可以成為一個燈塔,以引導現在共黨暴政下受迫害的其它人們,到達自由和人類尊嚴的聖地。”


赫爾說對了。一萬四千多名不屈的反共志願軍戰俘的確是遭受共產政權奴役人民的榜樣。實事求是說,中國人經過朝鮮戰爭後,的確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而這尊敬,不是別人,正是這一萬四千多決死抗拒西洋馬列邪教政權的普通中國人掙來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qv17856&aid=175326099

 回應文章

會演戲的小丑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借款利息計算 銀行信用貸款 銀行小額借款
2022/09/15 15:49
OK忠訓國際-信用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