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軍事調處執行部解散,盧漢飛東北勞軍
2022/06/24 17:47:31瀏覽47|回應0|推薦0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八日,馬歇爾特使返回美國,就任國務卿。一月十六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希圖繼馬歇爾之後,續作調人。但他剛把恢復和談的方案向王炳南提出時,立即遭到共匪的拒絕。一月廿日中央宣傳部發表了政府恢復和平商談的願望與經過,一月廿四日共匪聲明拒絕和談,終於在一月卅日,政府鄭重宣布:解散軍事三人小組和北平的軍事調處執行部。這是“馬歇爾八上廬山,晉見蔣主席”四個月以後的事—馬歇爾最後一次上廬山,是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很明顯得,當時的共匪,已經由劣勢轉為優勢。他們當時的策略是:軍事上失敗,即態度軟化,高唱和談,等元氣恢復後,即藉詞破壞和談,開始進攻。近廿五年來,不僅中共匪幫的策略如此,全世界的共黨所使用的策略,也大都如此。


美國的馬歇爾元帥返回華盛頓後,多少清楚了中共的一些作法,但司徒雷登在當時仍誤認中共是土地改革者,並相信中共也具有“人性”,那是他受了北平燕京大學畢業的共產黨徒的包圍—一項有計劃的包圍—直到若干年後,他返回美國之後,才發覺他受了中共之騙,上了中共的當。


在長春和瀋陽、東北的各重要城市中,對於政府和共匪間的停止和談,解散三人小組和軍事調處執行部,並未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當時人們的心理,仍然未把共匪放在眼中,並對於國軍具有充份的信心。


然而在軍中,由於過去一年多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士氣十分低落,而高級帶兵官們,包括軍長、師長、團長,很多人都找機會發財,除了極少數部隊,像青年軍的二○七師等尚未腐化外,一般部隊,已逐漸喪失了戰鬥意志。


當時的知識界,雖然有很多人,對東北的前途焦慮,但卻沒想到後果演變到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嚴重。人們所了解的只是一切在向下坡走,不論是在政治上以及軍事上,都在走下坡路。


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中央派雲南省主席盧漢飛往東北,慰勞雲南遠徵軍。


盧漢抵達長持春後,住在市政府的賓館,他也在賓館中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說明蔣主席對遠徵東北的雲南部隊,十分關切,特派他前來慰問。那時駐在東北的有兩支雲南部隊,一支軍隊駐錦州一帶,另一支則駐吉林,那是曾澤生將軍所統率的六十一軍。


盧漢在長春時,長春市參議會和地方各界,為他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會,那時的市議長霍戰一在致歡迎詞時,曾引用東北的“諺語”說:過去的北方人發配到雲南時,人們則稱之為去遭“雲南大罪”,現在的雲南部隊,到東北剿匪,則是到東北受“東北大罪”。因為比喻不大得體,盧漢聽了頗不愉快。市府的官員特別跑到記者席上關照採訪的同業們,不要引用這句話。以免登在報紙上,反而刺激了六十一軍的官兵。


盧漢那次到長春和吉林一帶勞軍,曾到達雲南部隊所駐的防區,和高級軍官及士兵見面,完成中央所賦與他的任務。那次陪同他一道赴吉林和長春的正是曾經和蘇俄紅軍辦過交涉的東北行轅副參謀長董彥平將軍。


董將軍陪同盧漢,前後約十天左右,他們在吉林省城,也接受省主席梁華盛的盛大歡迎。梁將軍並以吉林名產“鍋鐵”,來招待嘉賓。 —鍋鐵係以打破之鍋的一大塊鐵,上置肉烤之—盧漢一路上,看到東北資源的豐富,曾向董彥平將軍,讚揚不已。他對於吉林的風景,也十分激賞。當他飛回雲南時,專機上還帶了兩隻梁華盛送給他的來亨雞,那時來亨雞在大陸上,還是很珍貴的東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qv17856&aid=17532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