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陪妳到最後
2013/05/30 14:29:02瀏覽194|回應0|推薦2

說實在的,以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幾部完整電影,看過壹些國産的很多影片,總會覺得缺少些什麽,過于把生命和生活渲染太重,不是大喜就會大悲,其實煽情不是好作品。盡管我很喜歡軍事題材的,因爲現代人已經退化了很多的東西,就像軍隊,妳很難看到什麽是戰爭年代的那種精神和正氣。

現在社會是變了很多。很多東西在進步,同時也在退化。因爲很多中國式的東西就是前後矛盾,沒有健康的體系去維系健康的發展和變革,文化,教育,經濟更是如此,甚至于很多方面。更不用說是敏感政治。所以中國的文字和表達大方式很有意思。

看了中國式的政治新聞和生活,妳會覺得在中國要會演戲,好不好不要去理會,關鍵是妳自己覺得需要。有時候也妳會搞不清楚,生活是沒有陪妳到最後的選擇,既然有點不喜歡,後來就開始關注國外的電影,雖然語言會不暢通。我看視覺和聽覺是沒有差異性的。好的東西不是吹出來的。電影的好處就是簡單吧壹部很長的小說和劇本簡化,然後深化,加以藝術化。這是壹門綜合的藝術。藝術沒有國界和偏見。可以讓我們更輕易進入多元的世界。喜歡大海的遼闊和浪漫,荷蘭阿姆斯特丹是最美的海港城市,可能因爲這樣喜歡《陪妳到最後》的海景的取景。

陪妳到最後 。《陪妳到最後》讓所有男女讀後感受都會非常複雜的小說。有些問題,讓女人關心卻又不太敢面對。比如這世間到底有沒有絕對忠誠的男人,比如男人對于女人的忠不忠和愛不愛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比如發現男人的不忠之後,是放手還是拯救。

荷蘭人瑞?科倫,天使與魔鬼的綜合體,讓歐美讀者又愛又恨的作家,通過小說《陪妳到最後》對這些問題給予了深入探討。在這個以作者自身經曆爲藍本的故事裏,丹尼有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他愛她們。但幸福在某壹天戛然而止——妻子卡門患上了乳腺癌。他陪妻子度過壹次次無趣的治療,看著妻子失去乳房,然後因爲化療失去頭發。他始終在安撫妻子,看起來體貼入微、不離不棄。但熟悉他的人知道,這個本來就喜歡尋歡作樂的男人,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已經瀕臨崩潰。他開始逃避,開始像婚前壹樣,到處尋歡。這個壹面是天使、壹面是魔鬼的男人,內心充滿了掙紮和自責,陪妻子走向她的生命終點。最終給他解脫的,卻是遭他背叛的妻子,她無限眷戀卻從容赴死,給了丈夫壹個敞開心扉、正視自己的機會。

瑞?科倫【作者序】

我要說壹個「關于愛」的故事

妻子過世前的幾個星期,她問我想不想把我們的故事寫成壹本書;二○○壹年五月,在她的葬禮後,我仍舊沒認真考慮這件事。我去了倫敦、伊維沙島,還有阿姆斯特丹,我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狂歡。

最後,爲了撫平心中的傷痛,我還是決定要把它寫下來,用她的方式。而在這時我也正准備帶著當時三歲的女兒盧娜,出發到澳洲,我們要開露營車四處旅行,去壹個新的環境,看各式各樣的人,體會不同的感受。

第壹本記事本很快就寫滿了,接著又陸續寫了十幾本,我突然很有靈感地寫下很多東西,我的腦海裏出現壹個又壹個的畫面,那時我才了解到,妻子的死對自己的打擊有多大,所有我們曾經經曆過的種種,對自己的影響有多深。這種難過的壓力讓我完成了《陪妳到最後》,它在荷蘭已經賣出壹百萬冊,全球也有三十種語言的翻譯本出版。

這本書裏大部分的情節是由我的真實經曆所改編,但這不是壹部自傳,而是壹本關于愛的小說。其中,丹尼的感覺和挫折是我的親身經驗,但是我跟他的個性差很多,他很沒禮貌,又有性別歧視(我可不是這種人!),而且並非所有事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其中有部分是我編出來的,有些則比事實誇大許多;但是第三章卡門過世的故事,幾乎跟真的壹模壹樣。

死亡是壹種藝術,我的妻子證明了這壹點。如果妳都在害怕中度過妳的壹生,那就不算真正活過。當然,妳可以在發現罹患癌症後,抱著好死不如歹活的心情撐到生命最後壹刻;但是如果能在有限的人生裏讓生命發光發熱,那麽就算死去,也感覺沒那麽難以接受了。這是我在親眼看見親人死去後,壹個很重要的體會。

---瑞.科倫(Ray Kluun)

二○○八年六月于阿姆斯特丹

這是作者瑞.科倫人生翻版的小說,他在妻子36歲時因癌症離開人世後,帶著小女兒搬到澳洲去生活,爲了療愈心中的傷痛,他著手寫下《陪妳到最後》壹書。故事描述丹尼的妻子卡門罹患乳癌,他陪伴卡門度過壹次次無趣的治療,然而心裏的魔鬼──孤獨恐懼症(壹種心理疾病)卻又讓他無法克制地不停向外尋歡。看似沖突的愛與背叛,巧妙地融合在幽默的文字裏,作者毫不掩飾地寫出愛情裏的瑕疵、痛苦和感動,令人動容,故壹出版即在荷蘭銷售突破壹百萬冊。

荷蘭人手壹冊的小說!

◎創下荷蘭單月銷售12萬5千冊驚人紀錄

◎累積銷量突破100萬冊

◎荷蘭國家讀者文學獎得獎作品〔JK羅琳的《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荷文版于二○○壹年亦曾奪得此獎項)

◎版權售出30余國

◎德國《明鏡周刊》暢銷榜持續70周以上

當與情人相處的時候總是彼此裸露著肌膚,讓情欲的味道蔓延。愛是狂野的。對于孤獨恐怖症的史丹尼Stijn來說,性是壹種治療工具,無論是和妻子卡門Carmen,還是情人Roos。演員本來就很美,導演把帶著美好情欲的肉體拍的很美,其中還糾結著關于家庭、責任、同情、愛情、婚姻和情欲的探討。史丹尼Stijn遇到美麗的阿姆斯特丹女人卡門Carmen以前,是個花花公子,外表英俊,工作穩定。他們相愛,踏入婚姻的殿堂,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女兒,如果沒有後來的疾病,他們會壹直愛下去嗎?我其實相信卡門Carmen可以用愛來治愈史丹尼Stijn的孤獨恐怖症,但心理有病的男人外表是個完美的男人。卡門Carmen患上乳腺癌,他始終伴隨在妻子的身邊,陪她看醫生,陪她化療,爲她削掉長發,陪她手術,安慰手術後只有壹個乳房的妻子。他愛她,但他開始懷疑自己是爲何去做壹切,他自己也是壹位病人,他害怕孤獨,害怕寂寞,需要被愛。他出軌,他讓妻子壹個人去旅行。他遇到情人Roos,那個每年讓他心動壹次的女子。她想拒絕他,爲他爲什麽看上自己。他坦承了妻子的疾病,和他對她矛盾的愛,她開始冷落他,她不愛他了。她被他的真誠感動,從此她成了她的情人。 他對于情人和妻子都想占有。乳腺癌治愈之後,她再次面臨真正的死亡,他決定忘卻情人,陪她走完最後的日子。在最後的日子裏,他努力讓自己表現成壹個好丈夫。然後他又壹點壹滴的重新愛上了這個病痛中的女人。 他是在同情這個可憐的女人,因爲婚姻,因爲責任,還是因爲愛情。在妻子選擇安樂死之前,他還是給情人打了電話,他顯然還沒有忘記情人,不管她會不會原諒他的屢次蒸發。他對她做的更像是壹種親情,愛情升華成了壹種親情,就像家人之間的感情。作爲壹個人,我只能說,他是壹個好男人。盡管他被著老婆搞外遇。 電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這個故事就是原著作者Ray Kluun的翻版,包括結局男人在妻子二十六歲時因癌症離開人世後,帶著他的小女兒搬到澳洲去生活。對于他所做的,還是導演意在探討的人性層面,我只能說這是壹個關于好男人的故事,無關乎其他。人本來就是矛盾的動物,男人也不另外。 很喜歡導演表現男人心理的手法,把男人內心的孤獨和恐懼視覺化成赤裸裸的肉體和情欲。關于情欲和婚姻,關于責任和同情,都是仁者見者的問題,導演聰明的最後把壹切歸于人性這個大範疇,Stijn確實翻過錯,但他依舊陪在妻子的身邊,讓她走的不帶壹點遺憾。 對于他後來做了什麽,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原著《陪妳到最後》的續集《鳏夫的日子(De Weduwnaar)》,說不定電影還會拍部續集出來。 PS:很喜歡Barry Atsma,有沒有覺得他的側臉很像Sam Worthington。

電視劇裏都是這樣演的,女生陪著男生度過艱難的時光,青春拿來陪他壹起打拼。到最後男生打拼出來之後身邊享福的卻不是當初的那個女生,現實中也有很多。但是我想說,既然我選擇和妳壹起奮鬥,壹起打拼,我就有足夠的自信妳不會抛棄我。所以我什麽都不怕,我怕的只是妳不要和我壹起,妳要壹個人去承擔。

其實男主角史丹面臨兩個不同的世界,也使得電影透過男主角的觀點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視界。當他在周五的‘狂歡夜’,准備開始獵豔的時候,他卻接到剛做完化療的老婆傳來的簡訊,我們就看到他的世界就像紙牌做的房子壹樣脆弱的崩塌了。

經由史丹不同視覺型態和節奏所建構出來的想像,在他的混亂之中,我們看到了電影戲劇性的高潮:卡門提出了離婚的要求,這對史丹來說這是壹個從未有過的經驗,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錯誤,也讓他自己知道他要選擇的壹生伴侶是卡門

面對不久人世的妻子,他不離不棄貼心陪伴;

卻因孤獨恐懼症,他無法停止出軌背叛……

每個人都在問,這樣的愛,到底是不是愛?

穩當的工作+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女兒=全西半球最幸福的夫妻。就在史丹尼自認生命中最美好的壹切全都降臨在他身上時,壹個玩笑般的考驗,打碎了他的美夢。

乳癌這個該死的病,在壹次誤診後,徹底在妻子卡門身上蔓延開來。他陪伴卡門度過壹次次無趣的治療,他看著卡門因化療掉光的頭發、因手術失去壹邊乳房,安撫她不安的情緒……他不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壹切,到底是責任、同情,還是愛?他只知道,卡門需要他。

而丹尼心裏的魔鬼──孤獨恐懼症(壹種心理疾病)卻又讓他無法克制地不停向外尋歡。卡門壹直都知道他這個從年輕時就有的病態心理,但樂觀的她總認爲自己可以用愛讓丹尼忘記那總是不請自來的孤獨感。

然而,在壓力、忙碌後,甚至是照顧卡門的無力感下,心裏的魔鬼仍會牽著他的手,讓他不停做出外遇出軌的舉動……

看似沖突的愛與背叛,巧妙地融合在幽默的文字裏,樂觀風趣的卡門、不離不棄陪在身邊的丹尼,壹段段誠實又溫暖的對話,帶我們看清楚在愛情中最不敢面對也最不完美的部分。也許親情不能永遠,但它卻永遠真摯可貴。也許親情沒有愛情來的浪漫,但它卻比愛情純淨的多。家,才是永恒的港灣,它容納妳的快樂和痛苦。如果愛情可以陪妳走到最後,那麽親情,是妳壹生的歸宿和終結。

壹輩子不算長,有壹天沒走到終點,妳就壹天不知道哪壹個才是陪妳走到最後的人。有時妳遇到了壹個人,以爲就是她或他了,後來回頭看,其實她或他也不過是這壹段路給了妳想要的東西。而是給妳生命最美好動人的壹段行程。如果說生命是場旅程,記憶便是這場旅程不可多得的豔遇,壹個人能平靜地活下來,自信堅強的生活就是生命最大的尊嚴。

當責任與情欲背離,當病痛與幸福博弈,當謊言與誓言對立,當生存與死亡猶疑,誰能做到矢志不渝,誰又能做到不離不棄。陪妳到最後,妳的末路,亦是我的窮途。是不是就是陪妳到最久?瘋狂的愛之後,有多少日子經得起生活和病痛的折磨?壹起走過的路,像是荊棘壹般棘手,走到最後,妳還能不能微笑著說出,依然舍不得放手?影片結束的時候,打開那份給女兒的愛的禮物,我突然想起前陣子網絡上流傳的女兒對母親的愛布滿全家的短片,但不同的是,這部片子不煽情,不造作,甚至不需要眼淚作陪,妳只是慢慢感受,想起活著的美好就足夠。妳會因爲愛而活著,也會因爲愛而選擇永遠離去嗎?這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具魅力之處,生命因爲愛而延續,也要快樂繼續的生活下去。離開也是爲了不在痛苦,既然如此,我們就更要健康快樂的生活下去。不管在何時何地。如果壹切都沒有意義。還有什麽值得我們去堅持和堅守最處的信念和信仰。壹個美麗鮮活的女子,最後留下的不僅是生命的延續,還可以留下許多生命和精神的感動和快樂,人生不過如此。、

《陪妳到最後》是愛,愛的痛苦與感動。堅守愛,卻痛了愛。是溫暖,壹本感人的小說,現實生活的感人。是悲劇,敘述生活的悲劇,敘述矛盾的人物心理。是人生的诠釋,真實的人生。壹個好人的生命等于別人的兩倍,因爲他把自己的壹生留在了別人的記憶

《陪妳到最後》,愛是包容,包容別人,也包容自己。愛是需要,愛是等待,愛是更多的痛,在痛裏,更加理解真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ssipgirljenny&aid=769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