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器介紹--巴烏
2014/04/09 19:54:52瀏覽8607|回應0|推薦0

巴烏簡介
    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的吹奏樂器。哈尼族稱巴烏為“各比”,“比魯”或“烏勒”,侗族稱“拜”,流行於雲南省紅河、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宏、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貴州省黔東南和黔南等地。巴烏是一件極富民族色彩的樂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寬廣的音調,亦可演奏技巧性強的華彩樂段,巴烏音量較小,音域較窄,但音色柔美,奏時巴烏音色易和其它樂器融合在一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巴烏的構造
   巴烏由「管身」和「簧片」組成。管身竹制或木制。哈尼族人民多使用青竹製作,由於當地氣候溫和濕潤,一般都不會開裂變形,待緩慢幹燥後,竹皮便呈白色。彝族人民常用細毛竹管制作。管身上端(或左端)由竹節或木塞封閉,中間竹節打通,管身下端(或右端)敞口。因竹管長短、粗細不同,規格可分爲高音、中音、低音巴烏三種。高音、中音巴烏,管長30釐米~50釐米、內徑0.8釐米~1.4釐米,低音巴烏管長60釐米~80釐米、內徑1.6釐米~2.0釐米。在距封閉端1.5釐米~2.0釐米的管壁上,開有一個長方形吹孔,孔長2.4釐米~3.0釐米、孔寬0.7釐米~1.0釐米。將吹孔四周邊緣削平,用蜂蠟粘貼上一枚銅制簧片。吹孔的大小多據簧框大小而定,一般應略小於簧框。爲保護簧舌,常用兩根細竹棍鑲在簧框兩側,隻留一條縫隙作爲吹孔。也有的用細竹篾皮編織成一個保護簧舌的活動環套,吹奏時將其移開。巴烏管身上開有八個圓形按音孔(前七後一)。橫吹的巴烏,音孔與吹孔不在一條直線上,而呈45°角。還有的巴烏在尾端開有尾音孔。
   簧片是巴烏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最早都使用竹制簧片,後來才改進爲用黃銅(62或68樂器銅)製作,也可用合金銅、磷銅或炮彈銅殼製作。銅制簧片的厚度尤爲重要,不應超過0.03釐米,厚者一定要用鎚鍛薄。將銅片剪成長2.5釐米、寬0.8釐米的長方形坯片,然後用鋒利的尖刀在其上刻出銳三角形簧舌。簧舌的大小根據調高而定,以F調爲例,舌長1.7釐米、舌根寬0.25釐米,刻好後將簧舌理平,底面用水砂紙磨去毛刺,再把舌尖挑起,使其翹高0.15釐米左右,達到簧舌與簧框縫隙微小、自由振動通暢。簧片調音最爲關鍵,簧舌根部較厚,中部及尖端較薄,應一邊刮削一邊裝在巴烏上試聽,以靈敏度高、音色優美、各孔發音協調爲佳。簧片本身是有音高的,不同調高的巴烏所用簧片的音高也各不相同。通常應爲調高的下方五度音,如F調巴烏,簧片應發bB音。簧片的音高允許有小二度的遊動範圍,如將簧片音提高爲下方四度音,就要將基音孔的位置錯後或利用管口,才能使發音靈敏、明亮。
   巴烏與笙同是簧管配合系的樂器,但簧片不同。笙是每管一簧發一個音,簧舌是長方形的;巴烏是一管一簧發九個音,簧舌是銳三角形的,並且舌尖翹起。雖然都可以做自由振動,但音色根本不同,如果將巴烏換上笙的簧片,就不會發出濃厚而柔美的音色。


巴烏的演奏技巧
   演奏時,管身細而短者豎吹,管身粗而長者横吹。豎吹時,用嘴含住近頂端的簧片,横吹則將簧片部分放在兩唇之間,氣流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動並激發管内空氣柱的共鳴而發音,當手指按閉全部音孔時,管中形成的空氣柱最長,發出的是基音,但演奏時一般不使用。吹低 音巴烏時,嘴唇、肌肉要放松,氣息應徐緩均勻;吹中音、高音巴烏時,兩腮稍微收緊。用吐音方法吹奏,還可運用循環換氣法演奏長時值的音符。通過平吹或超吹,音域分别爲:高 音巴烏f1g2,中音巴烏bc2,低音巴烏fg1。音色柔美,高音略尖銳,中音圓潤優美,低音寬厚。演奏技巧與笛子基本相同,凡笛子常用的技巧在巴烏上都可運用,其中滑音、打音、顫音、抹音、琶音、飛指等最爲常用。
   在民間,巴烏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爲舞蹈和叙事歌等說唱伴奏。雖然巴烏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獨具民族風格,極富民族色彩,吹奏起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愛。哈尼族人人隨身擕帶,老人和青年們都喜歡用巴烏來表達情意或追憶往事。彝族喜歡用兩支同調的巴烏齊奏或對奏。居住紅河南岸的彝族同胞,常在集體歌舞活動中,用巴烏與竹笛、直簫、小三弦、月琴和木葉等樂器一起合奏,來爲特色濃鬱的歌舞伴奏。特别是未婚青年小夥子,常用巴烏來演奏情歌、和姑娘說話,傾吐愛慕之情。
中國音樂工作者對傳統巴烏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制成形制多樣、造型各異的加鍵巴烏新品種,使這一富有特色的民間傳統樂器登上中國樂壇,一躍成爲樂苑中出色的獨奏樂器,並在民族樂隊中發揮着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雲南省音樂工作者深入邊疆地區,向哈尼族、彝族人民學習巴烏的吹奏和制作技術 ,將竹制簧片改爲銅制簧片,加大了音量,它那特殊的音色、美妙的音響,才開始出現在各級文藝會演中。1956年,雲南省歌舞團史工先生首次將這種樂器帶到北京的樂壇上,演出了他爲巴烏編創的第一支獨奏曲《傍晚的聲音》,引起了音樂界的注目。嗣後,中央民族樂團宋保才在赴雲南演出中,學習演奏這種樂器,並和其他同志一起研究改革巴烏,經過試驗, 將巴烏距吹孔最近的第八個按音孔,移至音孔列的右下方,使演奏按孔靈活方便。
   70
年代初,沈陽軍區歌舞團嚴鐵明曾到雲南邊疆深入調查了解巴烏,首先改革制成加鍵巴烏,他用質地堅硬的紫竹作管身,擴大了音孔,使音量增大,增加了一個帶鍵音孔,使音域擴大,可吹出D1c1十四個音,管身上裝置了銅制插口,便於調音和與樂隊協奏。他還將原來的大口含吹改爲小口含吹,充分運用嘴唇、口腔靈活吹奏,並借鑒笛子的演奏技巧,豐富了巴烏的表現力。北京民族樂器廠笙制作師孫汝桂,改革研制的十四孔加鍵巴烏,管身使 用紫竹制作,在低音區管身兩側增置了低音共鳴管,使管身延長,按音孔增多,安置了鍵孔傳動機械,音域比傳統巴烏擴展了一個八度,由Cd2,基本上滿足了演奏需要,高、低音區的音色、音量也平衡一致。
   1976
年,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徐桃英、顧伯寶,在嚴鐵明和北京管樂器廠的協助下,經過反複研究試驗,制作成功横吹加鍵巴烏。管身竹制或塑料制,由兩節組成,它通過銅插口,將管身連在一起。上節吹孔處裝簧片,設唇托和插頭,下節開有音孔,設按鍵和插座。簧片采用銀銅合金或黄銅制作,前者發音明亮,後者發音柔和。音孔由原來八孔增加到十二 孔或十四孔。高音巴烏,管長51釐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鍵孔),音域f1d3。中 音巴烏,管長62釐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鍵孔),音域ff2。次中音巴烏,管長75釐米,設十四孔(七按孔、七鍵孔),音域cf2。低音巴烏,管長87釐米,設十二孔(八按孔,四 鍵孔),音域#A1#a1。它們都保持了巴烏傳統的演奏方法和風格,便於奏出吐音 等各種技巧,在音色上,高音明亮動聽,低音渾厚有力,增大了音量,提高了音樂表現力。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伴奏,適於演奏表現雲南兄弟民族生活的大型樂曲。這項改革穫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雲南省歌舞團著名管樂演奏家張祖豫,從1973年便開始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改革巴烏,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取得顯著成果。他們改革的横吹巴烏,在保持傳統演奏姿勢和指法的基礎上,設十七孔(八按孔、九鍵孔),其音域擴展爲fa2,增大了音量。改革的豎吹巴烏,吹嘴 用牛角或塑料制成,呈扁形,簧片横置管中,不與唇舌接近,有利技巧發揮。其它部分的構 造與横吹巴烏基本相同。豎吹巴烏音域fba2。
   吉林省文化科技研究所李松研制的豎式次中音巴烏,管身用硬橡膠制成,呈錐形摺叠管形,主體分爲頭部、上節、中節、彎部、尾節五部分。頭部有吹嘴,内裝高音、低音兩個簧舌,可通過控制擋片隨時轉換、交替使用。上節正面有六個本位音指孔和四個小指鍵,左側設五個變化音鍵孔,背面有一個高音鍵孔和一個高音簧片出音孔,管内裝有擋孔鍵,使音孔開閉與簧舌擋片的動作同步。中節背面和右側各有四個低音鍵孔。彎部設一個低音鍵孔。尾節向上摺回,設有兩個低音孔,其孔由高音孔聯動控制。各音孔均爲橢圓形。指鍵位置可調,藉以調整音高。演奏時豎吹,以超吹爲主。音域Ga1,包括其中全部半音。適用於獨奏和民族樂隊合奏。
  此外,中央民族樂團著名管樂演奏家王鐵鎚、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工團張志高、李祥之等,也都對巴烏進行了研究試驗,他們改革的巴烏也都各具特色。改革的加鍵巴烏,音色更加優美動聽,低音區渾厚,中音區圓潤柔美,高音區明亮,在民族樂隊中已成爲富有表現力的色彩樂器,既能演奏寬廣、抒情的曲調,也能奏出技巧性較強的華彩樂段。尤其樂隊合奏時,巴烏的音響易於同其它樂器融合在一起,它的中、低音區可以作爲連接高音樂器與低音樂器的橋梁。
目前較有名的巴烏獨奏曲有:《漁歌》、《春到草原》、《邊寨歡歌》、《湖上春光》、《傣家姑娘選種忙》、《美麗的邊疆》和《紅河垤施歌舞曲》等。嚴鐵明作曲的《漁歌》,基本音調采自雲南紅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曲調清新優美,抒發了邊疆人民對新生活的讚美。1982年初,在聶耳音樂周少數民族器樂演奏音樂會上,雲南省歌舞團張祖豫用音域達兩個半八度的改革巴烏,演奏了他自己創作的獨奏曲《景頗山上大豐收》。昆明市歌舞團演奏了巴烏三重奏《趕擺的日子》。


◆關於巴烏由來的民間傳說
   關於巴烏,民間傳頌着這樣一個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在紅河南岸的哀牢山區,哈尼族有一位純潔、美麗、善良的姑娘梅烏,與英俊、勇敢、勤勞的小夥子巴沖相愛,他倆發誓要像樹枝和綠葉那樣永世相伴,寨子里的人無不讚歎和羨慕他們。這事被深山里貪婪的魔鬼知道了,就趁人們歌舞時,駕着一陣狂風把姑娘掠走了,硬逼着姑娘和他成親,姑娘不畏魔鬼的威逼和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一言不發。於是魔鬼惱羞成怒,凶慘地割去了她的舌頭,並將她扔進了深山老林。姑娘懷念着心上的戀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間,有苦難言,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一天,樹林里的仙鳥銜來了姑娘的舌頭和一截竹子,讓姑娘把舌頭放進竹管里,告訴她竹子會幫助你說話。於是姑娘吹響了竹子,發出了優美的樂聲,表達對戀人的思念和對魔鬼的控訴。樂聲傳到巴沖耳邊,小夥子曆盡艱險,把姑娘救了出來,回到親人的身邊,重新穫得了幸福。後來人們用二人的名字擷首去尾,給這件會說話的樂器 取名爲巴烏。從此,巴烏就在哈尼山寨世代流傳。
   巴烏在彝族支系聶蘇人中還有另一個傳說是:古時候,有個聾啞人死了母親,他萬分悲痛,卻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悲哀。有一天,他發現一截帶有蟲眼的竹子,放在嘴里一吹,發出了低沉悲涼的音響。他想,竹管蟲眼能發響,要多挖幾個洞呢?於是他用尖刀在竹管上挖了幾個等距離的小孔,果然發出了抑颺頓挫的音響。他聽啊、吹啊,終於用會響的竹管吹出了自己思念母親的心情。此後,這種會響的竹管,彝語稱非里的樂器就流傳下來了。


1.
中文百科在線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49635.aspx
2.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7%B4%E4%B9%8C
維基百科

長雲樂集 2014/04/06 王子維/巴烏-桂花巷


長雲樂集 2013/03/31 王子維/巴烏-月光下的鳳尾竹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go7637&aid=123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