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2 23:25:30瀏覽7089|回應8|推薦0 | |
上了大學後,認識了班上的兩位從宏都拉斯來的同學。那時因為學姊主動協助他們安裝 Java 的一些程式而與他們有了互動。後來也有幾次約他們出來一起讀書,與他們的互動漸增,了解到我們之間在文化及思想上差異,也迫使我思考,我們所認為「對」的事情,真的就是「對」的嗎?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事情總有正反兩面,對錯是人所定義的。根本沒有客觀這種東西。 打個岔,可能會有人認為我的英文能力一定很好,能與外籍生當朋友。但正好相反。我與他們聊天都是用中文,頂多夾雜著幾個他們不知道中文是什麼的英文單字,但那幾個英文單字我可能都有一半聽不懂,更別說要用英文聊天了。他們在讀大學前已經在台灣學了一年的中文,也因此生活上的溝通是沒問題的。 上大學前,我對於外國人的認識是零。與這些外籍同學進一步的接觸,也對我的思想產生了衝擊。我發現,他們一拿到獎學金就會去買想要的東西、吃好料、看電影等。這對於許多得靠自己打工完成學業的大學生來說,實在太奢侈。常常,跟一位要好的外籍朋友出去時,常會聊天聊到有些東西很貴、捨不得買之類的,她總會開玩笑的用右手搓左手肘(表示小氣)。她現在在念研究所,但這學期沒有領獎學金,得靠著兼職當英文老師來賺生活費,偶爾也會跟我借錢急用。但她還是常常邀我一起去看電影。每次約出去,我總要再三考慮,怕影響到生活費,這也是為什麼她會說我小氣了。依我這幾年的觀察,我發現在台灣念書的宏都拉斯人,十分重視生活娛樂。他們常上夜店跳舞、在家開 Party、上電影院、甚至出國旅遊,讀書倒是沒幾個人認真到廢寢忘食的。但「享受生活」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態度,與台灣人截然不同。「勤奮、節儉」的台灣人總把工作放在第一順位,該工作的時間工作、不該工作的時間還是在工作;到了假日自然也沒力氣出去享樂、享受生活了。 一次吃飯,我跟我朋友聊到畢業後是否留在台灣工作。我忘記她留下來的意願有多少了,但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與我分享她朋友的故事。她朋友在台灣念完書後留下來工作,工作了幾年後,有一天,他與老闆大發脾氣。起因是,他們常常加班。他的同事們卻都認份的,出去買晚餐、無奈的回來繼續工作。他再也受不了天天加班了:「你們台灣人的生活就只有工作嗎?」於是他與老闆大吵一架後離職。這是一件無奈的事實: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無限加班便是生活的一部份,你說娛樂呢?填不飽肚子哪敢享樂。 她與我分享這個故事後,我不禁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為了生活、為了未來、為了前途而努力賺錢及省錢,對台灣人來說似乎才是對的生活態度。但對於我所認識的宏都拉斯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態度卻是錯的。曾經在某篇文章看到,有外國人表示:「我們是為了活著而工作,你們台灣人卻是為了工作而活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常在想,或許客觀根本不存在,因為是非對錯皆有假設。假設我今天是宏都拉斯人,我可能會說為了賺錢捨棄娛樂是不對的;但我今天是台灣人,就會認為,為了填飽肚子也只能捨棄享樂了。 跟這些外籍朋友接觸多了、也熟了(其實現在也就只剩一位有在聯絡),也漸漸的被他們的生活態度所影響。雖然對於娛樂的部份還是花比較少,但是該買的用品、想買的小東西、想吃的、想喝的卻不太會省了。生活嘛,賺錢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不該為了省錢而讓自己過得那麼痛苦。存款?等我以後賺大錢再來存錢也不遲嘛。 在接觸不同文化後,真的能讓我的思想比較開闊,也比較能從不同角度切入思考。像是之前與友人去日本,我們去超商結帳用英文,店員卻全程用日文、比手畫腳或是打計算機給我們看金額。我跟朋友一開始都認為,日本人都不太敢說英文。但後來仔細思考,他們在他們的國家、官方語言是日文、日常生活都用日文溝通,為什麼要為了觀光客來買東西而改用英文?遇到外國人,台灣人就轉換成英文模式、日本人還是堅持用日文,這兩件事便是基於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產生的不同反應。你說遇到外國人就用英文這件事是對的嗎?沒有所謂對錯,就只是想法上的不同罷了。接觸的人多了才知道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我們必須從不同觀點切入、並包容不同的思維模式,才有辦法跳脫「以我為中心出發」的思維。 這也是我認知的國際觀,那是一種包容力,而不是講英語的能力。我也一直在學習、培養包容力,對於不同文化的人都要用一樣的態度對待、要尊重我們不認同的文化、不去批評、不把自身的文化包袱加諸在別人身上。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