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財團「政閥」下的「學閥」及「媒閥」現象?
2013/01/10 19:43:08瀏覽590|回應0|推薦1

引用文章【國立教授報假帳 私用即貪汙 南北不同調?】 特偵組、北檢 不如彰檢? 學者、高官不如菜販 陳樹菊? 

>>>>>>

假發票案 彰檢突襲起訴教授 黃世銘錯愕

2013-01-10 01:27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616/112013011000142.html

 彰化地檢署去年底依貪汙罪起訴十多名國立大學教授,不但引起學術界議論,也令檢方震撼。據透露,檢方高層因本案引發法律爭議,原打算等最高法院對中正大學教授林昭任貪汙案作出定讞判決,再作最後認定,故指示各地檢方暫緩處理相關案件,不料彰檢卻在去年底「突襲」偵結起訴,且在偵結前完全未知會,令高層震驚、錯愕。

 據了解,彰化地檢署檢察長鄭文貴前天帶著承辦檢察官,北上向檢察總長黃世銘報告,說明彰檢為何不顧高層指示,「單獨」違反暫緩處理的「共識」與「默契」,執意在去年底突然偵結起訴原因。

 據指出,由於彰檢突然起訴的作法,讓其他有相同案件偵辦的地檢署左右為難,部分地檢署決定不循彰檢作法,計畫對涉案的國立大學教授的犯罪行為,先區分為「公款公用」、「公款私用」,對少數嚴重的「公款私用」犯行,才會依貪汙罪從嚴偵辦。

 檢察總長黃世銘因本案涉案人數眾多,為求慎重,去年曾兩度召集高檢署及台北、台南等地檢署檢察長、檢察官開會討論,決議對公立大學教授接受國科會補助,從事科學研究計畫並擔任採購職務時,其身分統一定調為刑法第十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授權公務員,如有以不實發票浮報、虛報補助經費情事,應依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取財物罪及刑法偽造文書罪論處。

 不過,由於國立大學教授是否具有公務員身分,引發學術界議論,不少刑法學者亦有不同見解,認為國立大學教授不具公務員身分,不構貪汙,只構成詐欺罪。

 而被黃世銘定調國立大學教授具公務員身分的最高院一百年台上字第四五九號判決,前國立嘉義大學教授余哲仁貪汙案,因余是不實報銷學校的「校務基金」,與目前檢調偵辦中的案件的案情及犯行不盡相同。

 檢方高層認為中正大學化工系教授林昭任,被控接受國科會委託購買的器材驗收不實,盜賣實驗室的器材,挪用補助款購買電腦私用,這起案件的犯罪情節,比較符合各地檢調偵辦中的國立大學教授不實核銷案。

 台南高分院認定,林昭任所為之採購、驗收程序即係受中正大學依法委託及授權,而從事與該校有關採購公用器材之公共事務,其身分屬修正後刑法第十條第二項第一款後段規定之「授權公務員」,在前年十二月依貪汙罪判林徒刑五年,全案上訴最高法院。

 檢方高層基於檢察一體,發函給偵辦國立大學教授案的各地檢察機關,指示等候最高法院對林昭任貪汙案的判決,視其對林昭任是否具公務員身分的認定,再研議處理。並要求若要偵處,先行通報,不料,彰檢卻突然在去年底「大清倉」時,悄悄起訴十多名國立大學教授,打亂了檢方整個步驟。

**************

社論-從教授假發票事件看「學閥」現象

2013-01-10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11000353.html

 新年伊始,學術界就為了一百多位教授涉嫌以不實發票A錢被約談、起訴,陷入一片擾攘不安,各種傳言沸沸揚揚。教育部長蔣偉寧、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以及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等「教、科、研」三大巨頭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檢方對於因為會計核銷制度不合理,導致教授們以不實發票報帳,能夠從寬處理。檢方則以依法辦案為由,認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會計核銷制度不合理,是行政部門的缺失;行政部門有缺失,卻要司法部門放手,於理、於法都不合適。本案涉及學術研究、政府會計制度合理性、法律見解妥適性等問題,檢察機關本應審慎處理,惟這一事件背後存在的「學閥」現象,我們認為同樣值得國人重視。

 此次事件之所以會驚動學術界,乃因其中包含某些領域的知名學者。有人慨嘆若非他們在其研究領域有所成就,就不會申請得到國科會補助,也不致因會計核銷制度僵化,而致誤蹈法網。此點的確令人深感遺憾。然而,同樣讓人遺憾的是,學術圈長期存在所謂的「學閥」,他們對於掌握研究經費補助的資源,具有相當的壟斷力。究其成因,起初乃是部分學者專注研究、卓然有成,門下學生匯然而至,「無心插柳柳成蔭」,因而逐漸自成門派。若僅止於此,乃是良性的先進提攜後進,尚不能以「學閥」稱之。

 不過,由於國內研究補助資源管道甚多,包括國科會、教育部、各部會專案計畫、各部會所轄財團法人機構及捐贈成立之事業機構、各國營事業等等,每年都編列各項研究計畫,公開招標,但仍呈現僧多粥少現象。多年來就有若干「大師」,他們的門生散佈於各部會及各公民營機構(含政府捐贈成立之半官方機構),遇有研究案,每每成為大師的眼線,主動通風報信,甚至還擔任計畫案之承辦人,有時還是計畫案的審查委員之一。他們對於老師的參加投標,無不暗助一把,以報答指導提攜之恩。久而久之,「大師」們拉幫結派,時而競爭、時而互助(形同「搓圓子湯」),「學閥」現象乃油然而生。

 部分「學閥」幾乎無役不與,時而以「計畫主持人」身份參與,時而成為計畫之「共同主持人」或「協同研究人員」。這些計畫承辦人看到投標團隊名單後,在提報審查委員名單供上級遴選時,可以很微妙地提供「適當」審查委員人選。長官若非學術圈內人,往往還垂詢承辦人意見,授予主導機會,因而「學閥」壟斷特定部會或特定機構研究案之現象,時有所聞。神通廣大者,參與之計畫甚至跨及多個部會;該等計畫內容與其專長並不相同,學閥常以「協同研究人員」身份掛名參與。他們所以能夠得標,只能說這些學閥無所不通,或者說這些委外計畫需要從多個層面研究,難以拘泥於計畫原主旨。

 學閥們參與的計畫,依照常理,電腦、筆電、印表機等器材均為各研究計畫所必需。然而,對於學閥們而言,若依所參與的每個計畫均如實購置設備,其辦公室將宛如光華商場的資訊公司,堆滿上述資訊產品。一般而言,對於國科會、教育部等查核較嚴格的研究補助,學閥們會誠實地按照計畫購置設備(有些學校甚至依規定每年盤點國科會計畫補助購置之設備,直到報廢年限)。至於其他研究計畫,學閥們就各顯神通,尤其有些機構因非屬正式公家機關,計畫金額更大,查核卻更鬆散,只要書面報核文件齊全,就予以核銷經費。因此在校園中,常見有些學者出門開名車,穿著光鮮亮麗,學校更視為瑰寶;因為他們參與的部分計畫,委託研究單位依規定需付給學校管理費,從而學閥們同時也是學校的搖錢樹。

 此次檢調偵辦到部分學者未依照規定辦理經費核銷,其實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根據媒體的報導名單觀之,被查獲者,除極少數稱得上是「學閥」等級者外,大多數只是「有樣學樣」,卻因新手上路(當中有數位學者只是助理教授)還不上道,技巧尚不純熟;加上此次檢調辦案時,直接由配合提供不實發票的公司內帳核對,以致人贓俱獲,無所遁形。

 這次事件亦殊值國人警惕,任何體制若沒有適當的內部自省及有效的外部監督,則將日益腐化。學術界尤其是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學者們,一向被視為社會的菁英,甚至是社會的良心,惟「學閥現象」的產生,使得菁英蒙塵、良心墮落,未來甚至可能形成「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惡劣影響。我們對此深感憂慮,期盼學術界掀起一波「自律、自省、自清」運動,教科研主管機關也應制定更嚴謹的監督機制,俾讓學術界不再出現不誠信、不道德甚至敗壞法紀的事件。

************

痛定思痛,根除報假帳文化【聯合晚報╱社論】

2013.01.09 02:12 p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22571.shtml

檢調偵辦大學教授以假發票報帳詐領公款案,案情和涉案人數有如滾雪球,輿論也有兩極化發展。學界越是求情或集體辯護,反而激發社會大眾對「干預司法」的反感,且質問難道「教授犯法不與庶民同罪」。目前研究經費的使用和報帳方式絕對有檢討空間,但普遍存在的「報假帳文化」也有必要藉機徹底根除。

這一波教授起訴因人數眾多,引發學界震撼,教育部長、中研院長及國科會主委聯名發表聲明,要求檢察官「給教授們一個機會」,可見茲事體大。但隨案情揭露,整起事件固然存在「歷史共業」及規則模糊處,但也有很多情節頗為不堪,有教授不僅趁機混水摸魚或中飽私囊,甚至到了被人譏為「學術江湖的A錢術」的地步。還有教授投書媒體,責問「教授家裡的電視哪裡來的?」現象,可見學界內部亦有「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檢討。

就法論法,檢察機關固應尊重學術研究,但對公款私用或不實核銷,法律上確實沒有模糊空間,總不能受是否「重挫學界士氣,影響學術發展」等因素所干擾。因此,學界三巨頭聯名聲明之後,輿論反應並未站在學界這一邊。有人對此形容為「學術界的國務機要費案」,當年社會大眾怒責陳水扁一家蒐集發票、胡亂報帳,把國務機要費當作「小金庫」,如今也出現在不少教授案例上。A錢數萬、數十萬固然「叫貪汙太沈重」,但以「惡小而為之」的人性貪念助長「假發票」的積非成是,乃至「報假帳文化」瀰漫社會,確實是應該憂心及匡正之處。大學教授雖不能完全比照公務員,但對公款的使用仍應採取嚴謹態度,這不僅是法律規定,也是公民必具的起碼道德,豈可藉口行政程序繁瑣就便宜行事?

當務之急應是建立合於法律又有彈性的經費使用制度,司法上首長特別費案一樣,整理出合於情理法的處理原則,而不是用「事前姑息,事後求情」的做法使出過多干預手段。否則,不但「報假帳文化」無法根除,也會再度強化司法無獨立審判空間的印象,於社會向上提升不是好事。

【2013/01/09 聯合晚報】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7215100
 引用者清單(2)  
2013/01/18 07:4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誰懂數位匯流政策的背後嚴重問題?
2013/01/10 19:45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知識界 幫派化、圍標、假發票...是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