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讀書應是快樂的事...學校不應成考試機器... 2009/6/8
大人 對待及處理事情的真假,小孩會學 2011/08/22
*******************
渲染個案無益於制度改革 【聯合晚報╱社論】 2011.08.21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539834.shtml
高中生弒親案震驚社會,引起關注教育的又一波話題。這是新聞效應必然的結果,但未必是檢視問題全貌的好角度。何以這樣說呢?教育問題需要從全方位的視角,審視制度;而新聞單一事件,雖可能反映現實的冰山一角,但亦可能是個別的特例,如果抓錯重點,不僅於事無補,反而造成教育議題的混淆與恐慌。
這起高中生弒親案,當然可從學業壓力、父母期待等角度,去觀察整起悲劇的來由始末,但也不無可能是單一青少年自己人格特質與精神狀態的問題。社會檢討這件事情時,有些聲音慣性地歸咎學業壓力、教育目標等,卻忽略了青少年也跟成人一樣,是在外在壓力、自我期待與調適自我、完成自我的連串過程當中,不斷成長的。換言之,外界壓力大不大,是一種觀察角度;而如何調和壓力與自我之間的平衡,則又是另一種問題。
台灣社會透過媒體效應,常常拿放大鏡看問題。例如一方面擔心,整體競爭力有逐漸下滑的隱憂,要求年輕世代應面對來自全球化更激烈的競爭;然而另方面,卻又不斷呼籲讓教育過程減少競爭,遠離壓力。結果呢,制度改革越來越混亂,甚且出現自相矛盾的目標。
每個世代,都有青少年的焦慮與不安。同樣,每個世代,也都要經歷成長、學習、挫折與奮起的過程。每隔一陣子,總可能發生一些令社會震驚、憂傷的青少年脫序事件。但除了動輒歸咎於整體教育政策失靈的反射性批評模式,社會也應尋求理性的解答。畢竟,每起個案都有非常獨特的背景與線索。外界若輕易將之推論到都是大環境因素所致,除了陳義過高,一竿子打翻所有人,最終也難以取得對這些個案的真正理解。
針對青少年問題,應有專業人士發展更細緻的個案研究和心理分析能力,仔細去追蹤案主的心路歷程與周遭環境變數,說不定會得到更具說服力的研究結果。以此為基準,校園輔導機制才能經由個案分析而累積成果,針對可能的脫序行為進行防治工作。
【2011/08/21 聯合晚報】
******************
個人看法:
1.
不少學校成了考試機器,如同 政黨成了 選舉機器。
大人錯誤思維,搞壞政黨當初成立政黨的美意。
大人連小孩的教育,也把它搞成 不少學校成了考試機器。
從個案,應可看到多年來的 教育根本問題。如果教育根本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甚至不少悲劇也可避免了。小孩看到大人對待及處理事情的真,才會有正確的價值觀,或許也能避免日後國家的未來主人翁,若當商人,不會像現在台灣商人,明知塑化劑有毒,仍故意添加;若當政府官員,也不會像現在的政府官員,對於商人故意添加塑化劑,也不提起公訴罪,只怪生產及賣塑化劑的業者。
所以,根源的小問題若不解決,日後會衍生一堆大問題。學校成了考試機器,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2. 源頭制度問題不解決,會衍生一堆大問題,包括更多的中下游錯誤制度。
例如: 參考
請東元、大同、(聯華)神通等集團 縮回 影響國家政策及資源分配的那隻手 2011/6/24
http://blog.udn.com/glee/5358369
如果此根源問題不解決,多少國家嚴重傾斜大財團的政策因此衍生出來?
媒體看到以上的源頭制度問題了嗎? 應該早就看到了吧!?...
結論:
看到表面問題的果,要找出 因的根源問題及解決 根源問題的辦法,才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