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家經典名言五十句,超世境界
2017/04/05 21:25:28瀏覽958|回應0|推薦1

道家經典名言五十句,超世境界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瞭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瞭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10、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1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要關閉它,就要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強化它;想要廢除它,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一些東西,就要先給予一些東西。

 

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1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1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大意】: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1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大意】: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下等的人聞道會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17、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

【大意】:最大的禍患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1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

【大意】: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臺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1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大意】: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

【大意】:我有三種法寶,掌握並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儉嗇,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先。

 

21、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

【大意】: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這不正是因為無私嗎?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大自然的規律,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23、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

【大意】: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2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

【大意】:輕易就許下諾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於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難。

 

2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大意】:天地無所偏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

【大意】: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27、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

【大意】:天網廣大無邊,網眼雖稀,卻不會有一點失漏。

 

28、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

【大意】:天道對人無所偏愛,但其結果卻是常常幫助善人。

29、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莊子•逍遙遊》

【大意】:舉世讚譽也不感到得意,舉世非議也不感到沮喪。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莊子•養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樹漆因為可以派上用場,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32、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大意】:泉水乾涸,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濕潤求得生存,此時此境卻不如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34、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帝王》

【大意】:極致之人的內心就像一面明鏡,對於外物來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實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擺脫外物牽累而不損心勞神。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

【大意】:天地有大美卻不言語,四時有分明的規律卻不議論,萬物有生成的條理卻不說話。

 

37、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

【大意】: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

 

39、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莊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那麼怎麼可能會受牽累呢!

 

40、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大意】: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叫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41、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莊子•繕性》

【大意】:一個人如果迷失在物質世界中,在世俗裡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這個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知道是無可奈何的,就當作命運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小人以利相親而終會利斷義絕。但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4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大意】: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白馬跳過一個很小的縫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

【大意】:獨自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視萬物,不搬弄是非,以與世俗相處。

 

46、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大意】: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莊子•知北遊》

【大意】:古代的人,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不能隨外物變化。

 

48、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莊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緒上放縱自己悲傷或快樂,那麼自身的德行就會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麼就無法體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惡,那麼最原初的心性就會缺失。

 

49、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莊子•刻意》

【大意】: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看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聖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莊子•列禦寇》

【大意】:有手藝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無能的人無所求,所以逍遙自在。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9989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