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屏東長治永久屋變慈濟大愛園區 命名惹爭議
2010/08/03 21:09:21瀏覽1573|回應0|推薦1
屏東長治永久屋變慈濟大愛園區 命名惹爭議
八八風災第一階段永久屋重建進度概況表

〔記
者侯千絹、徐夏蓮、吳俊鋒、黃維助/綜合報導〕八八將屆滿一年,再度觸動原住民遷村的敏感議題,一不小心,連永久屋的命名都會惹議。比如,屏東縣第一批部
落災民六日要入住長治永久屋,看到入口處巨石組成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字樣,氣得要上街頭、辦公投,要求移除。

災民反彈 醞釀上街頭抗議

屏東縣第一批永久屋共一百五十四戶,慈濟基金會投入逾五億元,分別安置霧台鄉四個村落與三地門鄉兩個村,預計本週入住。

最近基地著手整理入口廣場,村民一進入園區,看到十個各高約兩公尺、寬逾一公尺巨石組成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字眼,不滿情緒立刻被挑起,教會團體申請集會遊行,醞釀上街頭抗議。


東縣長曹啟鴻緊急溝通,魯凱中會議長鍾思錦牧師說,部落感謝慈濟協助復建,但助人者需尊重受助者的文化面貌與信仰體系,他不解為何要設立巨碑彰顯慈濟為災
民所做的事?霧台鄉公所則表示,除了大愛村的石碑,設計圖尚有百步蛇與百合花等原鄉圖案,四個村村長對此做法無異議。縣府表示,整個命名已請地方協調。

慈濟志工︰入口意象為見證

負責與屏東縣政府對口的慈濟志工黃麗香說,入口意象見證各界攜手重建新部落的努力過程,更可讓捐款人知道善款用到哪裡。

安置在南縣淨水場宿舍的南化鄉玉山村羌黃坑部落,有二十戶即將遷進玉井的大愛園區,目前整理行李中。他們說,真的被土石流嚇到了。但是根據統計,羌黃坑一半以上的住戶選擇回到老家,他們說,家還是自己的好。

杉林大愛村住民作感恩之旅

已入住高縣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的那瑪夏災民,則是帶著手工藝品、風味餐到慈濟各園區展開感恩之旅。

那瑪夏災民、曾任高雄縣議員的靼虎表示,他感謝慈濟師兄、師姊這一年來對他們的陪伴。族人都想回山上去,但如果連命都沒有了,那來的文化延續?心在那裡,家就在那裡,原住民文化也可以帶下山傳承。

靼虎說,七十多年前他的父親帶著族人上山,七十年後他帶著族人下山。對慈濟要為他們在山下蓋房子,叫他們住下來,族人從「十分不願意」到「半信半疑」,到如今的「十分歡喜」。

他強調,不曾有觀光客或慈濟的師兄、師姊來按門鈴或敲門來參觀他們的家裡,來參觀的人都有固定的點,畢竟捐款人本來就有權利來看慈濟人有沒有信守承諾。

他回擊說,只有不了解在杉林慈濟大愛園區點點滴滴的人,才會講出那種讓人傷心的話。

吳揆︰政府沒有迫遷政策

對於部分八八風災災民不滿政府重建政策一事,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指出,政府從未要求災民迫遷,也沒有迫遷政策;至於「執念說」引爭議,吳揆也解釋,他的談話是有感而發的肺腑之言,可受外界檢驗評論。

永久屋…小林村災民還在等

政府將分三階段,在高雄縣等七縣市的三十處基地,興建二千五百八十六間永久屋安置居民,目前評估在八月八日前,完工的永久屋近一千五百間。

官員表示,在災區七縣市中,原居住地是在已被劃為特定區域及安全堪虞地區的災民共約一萬九千餘人,而申請獲准居住永久屋的人數約七千五百餘人,因此,留在原鄉的人數約有一萬一千七百餘人。


林村約兩百二十戶、近五百位災民,仍住在悶熱的組合屋等待新家。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執行秘書石怡珮感嘆,五里埔九十戶永久屋,政府原承諾七月底完工,至今
房子只蓋到一半;小林二村的一百三十戶,爭取將近一年了,中央、地方政府還協調不出一塊基地,沒有安定的家,祖先的牌位被迫在外流浪。

(記者黃維助、謝文華)

*******************************************************

《我的陳文茜》慈濟人加油(陳文茜)

2010年08月07日蘋果日報

西元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發生時間點半夜1點47分,2點30分第一批慈濟人已趕到。接著半夜3點,證嚴法師發出通令,全球慈濟志工動起來;並一一詳列第一批志工觀察災區所缺帳篷、物資等。當地災民回憶,當時他們第一個看到的「政府」,是穿著藍衣的慈濟人。

2009年八八水災,我在林邊一個被稱為煉獄的地方,又看到了慈濟。他們不分身分,紮起頭髮,在烈日下一鏟一鏟地挖起堵滿民房街道的黑泥。空氣中都是沙塵,魚、雞、鴨屍體的腐臭味嗆得正常人想吐;慈濟人聚在一起,無語,大地的狀態那麼慘烈,有錢的林邊人都跑了,只有國軍陸戰隊與慈濟人,鏟著好似永遠清不完的泥濘,「刷」!「刷」!汗水如雨般從慈濟人的頭頂揮下,淚水在我眼眶內充滿了感激。 
八八水災後,我做了兩件事,一個籌拍《±2℃》,另一個
捐款四家慈善單位,紅十字會、世展會、佛光山與慈濟。其中佛光山星雲大師堅持不收我的錢,他說,「文茜,世間眾人各有分工,妳是做事的人,不是捐錢的人。」結果我把原本捐給佛光山的份,全集中捐助世展會。 
一年過去了,颱風季又已逼近;按照政府及專家們統計,去年莫拉克的極端值雨量沖刷土石,仍有12萬噸高掛半山上;換句話說,只要一場約500毫米的輕颱,降雨量約莫拉克六分之一,「小林村」的埋村悲劇即可能複製再現;危險山區的住民非儘快遷村平安之地不可。 
一年過去了,所有負責重建團體中,第一個於颱風季前完成重建工作的是慈濟;令我心痛的是第一個挨罵,變眾矢之的竟也是慈濟大愛村。 
這兩天我仔細閱讀報紙,控訴慈濟的罪狀,大致兩項最嚴厲: 
(1) 強迫宗教信仰,取名「慈濟大愛村」,命名「大愛路」,這不是原住民的家,是慈濟「功德會」的示範村。 
(2) 把大愛村居民當動物園,遊覽車載著外地慈濟人不斷進出參觀。 

載善客購買工藝品

我仔細閱讀字裡行間的憤怒,並想辦法試圖尋找記者們「客觀的調查採訪」;結果整篇報導除了抗爭者的謾罵外,並沒有現象的敘述。我沒有年輕記者們的勇氣,可以大膽字筆一下就砍殺所有可能是一整批人一整年善心的努力;我希望知道真相,於是請「文茜世界週報」團隊陸惠玲小姐放下出國採訪工作,先南下台灣,採訪「慈濟大愛村」。
我們記者在大愛村裡看到了與報紙相反的現象,大愛村固有慈濟的圖騰與路名,但他們同時也為原住民蓋起十字架教堂。跨越宗教,慈濟能做的,都盡量做了;唯一不十全十美的是他們無法同意原住民殺生習俗,未幫他們免費蓋一個殺豬的祭台。
慈濟不只蓋永久屋,還為在地居民有收入著想,教導住民木雕、編織等課程。所謂來來去去的「動物園」參觀者,就是慈濟從外地載來的善客,購買原住民的工藝品。我們採訪的居民表達了與報紙記者完全不同的聲音,他們希望愈多人來參觀愈好,不認為自己是「動物園」,工藝品賣得出去,有收入才活得下去。
至於重建不到1年已完成,是了不起的進度?還是過程草率?高雄縣長楊秋興曾告訴我,他非常擔心山上的災民不願下山。因為山上仍有12萬噸未沖刷至平地的土石,只要一場大雨,隨時可能奪走更多的性命;惟有讓大地休養生息至少15年以上,生命安全才有保障。他反對去年不斷以直升機到山區裡救災的方式,第一可能已埋村來不及;第二實在太危險。
慈濟志工過去曾於新幾內亞、印尼、中國大陸、達富爾、南非、緬甸、土耳其……數不清的全球各地救災;凡有重大災難的地方就有慈濟人。他們救助的對象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不同種族,這一回大概是他們人生「功德」中,遭受最重的一次批判,而且發生在自己的故鄉。我聽聞證嚴法師要求屬下既不回罵,也不回應;一慣「無語」,慈濟人只做好該做的事。
我不是慈濟人,我「有語」。在八八水災周年時,我想告訴眾人,我所看到慈濟人了不起的付出。台灣應是一個有是有非的地方;慈濟人,加油!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慈濟與原住民的融合與衝突(謝國榮)

2010年08月20日蘋果日報

陳文茜日前發表「慈濟人加油」,全文卻未觸及問題之核心。8月初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巨石置於大門處,入住的災民群起抗議,要求移除。魯凱鐘思錦牧師說:「部落感謝慈濟的協助,但助人者須尊重受助者的文化面貌與信仰體系,為何要立巨碑彰顯慈濟呢?」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杉林鄉的大愛園區,原住民不滿大愛村充滿「慈濟圖騰」的生活環境,沒有原民風味。

園區處處可見慈濟的圖騰及上人的文句,災民們每天看見這些救災意象的石雕與文字,又勾起痛苦的記憶。慈濟在園區推動「三不運動: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殊不知這是幾百年來原住民生活的習慣與文化。災民要入住永久屋,不但得依政府規定簽下放棄祖先土地切結書,還要簽署生活承諾書,不抽菸、不喝酒,還不許殺生,原住民遇到快樂的事都會殺豬與喝酒慶祝,慈濟會不會管太多? 
這種「慈濟化」或「漢化」的運動隱含意味著:我的生活方式比較文明,你的生活方式比較不文明,所以必須要按照我的方式去改造。原住民的生活習慣與獨特的文化要不要改變?要如何改變?應該由原住民自己來決定,漢族或其他宗教族群,都不可也不宜干涉。 
在大愛園區重建的教堂十字架下,馬總統放上證嚴法師開示「十在心路」的勸世語,完全沒有尊重原住民基督教的核心信仰,引起許多原住民教徒與牧師的抗議。慈濟雖強調尊重原住民的信仰,蓋了兩座教堂,但是教堂大門的透明玻璃上,鑲刻了證嚴法師靜思語的對聯,其中還有「觀自在」三個大字,據考證,「觀自在」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是觀世音的別號。 
傳統基督教堂不該出現所謂的勸世門聯,園區顏明仁牧師指出:「由異教徒來蓋基督教的教堂,這本身就有爭議。」這種強加自己宗教之經文或文字於其他宗教的建築物上,而讓其他宗教教徒感受到
不舒服,甚至有受辱的感覺,這種方式似乎非常不妥,相信這並非是證嚴法師的本意,證嚴不是也常強調各宗教本應平等與互相尊重嗎? 

未讓原民充分參與

2007年聯合國通過「原住民權利宣言」,承認並尊重原住民族想要過的生活方式,包括自決權、自我管理、文化權等。慈濟受捐款人之託付,與政府成為災後重建的策略夥伴,應充分尊重原住民自決與自我管理的真正精神。慈濟慈善基金會第三條亦明示:「尊重並了解災區風俗、民情與宗教。」國際紅十字會的救援指導原則第三、五條:「救援工作本身不具有任何宗教與政治目的」、「尊重災區當地文化,接受社會結構與風俗之不同」。
慈濟在永久屋及教堂的設計過程中,實質上並未讓原住民有充分的參與,原住民無法在屋樑上或園區內刻上象徵自己族群精神的圖騰符號,園區卻充滿慈濟的圖騰與雕像。魯凱族、布農族與平埔族等部落重建聯盟、小林村重建委員會、霧台鄉愛鄉協會及當地基督教會,均已多次強烈呼籲:「包括讓居民參與永久屋設計,入口意象及街道等行政區域讓居民自行命名,生活管理由居民決定,慈濟僅負責家屋興建。」不過迄今尚未得到慈濟具體的回應與改善,而政府只出地,這些問題好像視而不見。
慈濟可以認真思考學習放下,園區的圖騰與命名完全交給原住民去決定,讓原住民自己去管理與發展自己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也不要讓園區成為什麼國際示範園區,咸信可以大大減少如印順導師所言的「惱亂眾生」,這也是一種功德無量! 

作者為高苑科技大學經管所助理教授 



********************************************************

雲水人間:

還是交給居民組成自治管理委員會吧...

讓居民自己決定自己的社區大小事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428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