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人的“口香糖”啥樣?
2009/03/12 22:50:00瀏覽784|回應0|推薦1
古人的“口香糖”啥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8 09:51:34  


  古人飯後,只漱口,不刷牙。講究些的,也不過像《紅樓夢》里的公子小姐那樣,在漱口之前,先用青鹽把牙擦一下。青鹽是一種塊狀的結晶體,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但是雜質很多,不能吃,通常用來研藥,或者蓋房子的時候當磚使。擦牙的青鹽雕成棱柱形,紅黃褐色都有,模樣挺像石刻印章。估計賈寶玉就是拿這“印章”往牙上一按,來回刮幾下,然後喝水,咕嘟嘟,咕嘟嘟,把水吐出來。一塊青鹽擦一次肯定用不完,擦完了放回去,下回吃完飯再擦,天長日久,那塊青鹽越來越小,而上面沾的飯屑卻越來越多。想想就惡心。

  也有人不用青鹽,用竹片子刮,先刮牙齒,再刮舌頭,就跟今天的獸醫幫奶牛清理口腔似的。明清兩代用青鹽的少,用竹片子的多,如果您生活在那時候,午飯過後在小巷里行走,總能瞧見一些成人站在家門口,伸出長長的舌頭,邊刮邊嘔。想想還是惡心。

  拋開惡心不談,清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或許青鹽和竹片子能防治齲齒和口腔潰瘍,但是清新口氣的效果並不明顯。據說清朝的男人去青樓嫖妓,吃完花酒都要再叫一盤糖炒栗子,究其原因,無非是想除除口臭,好跟神女同赴巫山。嘉慶時另有竹枝詞:“寒火三更燈半滅,門前高喚灌香糖。”“灌香糖”指的還是糖炒栗子,這玩意兒甜香四溢,吃一枚美半天,小夫妻夜半過生活,用它清新一下口氣再接吻,情趣陡然上升。

  再往前說,唐朝人也不刷牙,甚至也不用青鹽和竹片子,時間長了,飯菜的碎屑積在口腔里,被細菌慢慢分解,散發出陣陣臭味。如果碰巧再有點兒胃酸、胃脹、胃潰瘍什麼的,那口臭就更明顯了。老百姓過生活,口臭至多降低情趣,領導們在公共場合卻得注意形象。據孔平仲《孔氏談苑錄》記載,唐朝三省六部的長官去見皇帝,嘴里都要含上一枚丁香果,丁香果揮發出丁香油,丁香油能除口臭。這幫官員之所以除掉口臭再去見皇帝,當然不是為了跟皇帝接吻,而是怕自己熏到了皇帝,給皇帝留下壞印象,從而影響仕途。

  能除口臭的食品有很多種,除了丁香和糖炒栗子,還有橘子、橙子等水果以及花椒、茴香等調料。其中調料除臭在明清兩代頗為流行。例如明代開封人宴請賓客,飯前必有茶,飯後常有湯。茶無非是開水泡茶葉,湯一般用花椒、茴香、砂糖和甘草配料,放水鍋里煮,煮開後,客人們一人一碗。茶用來開胃,湯呢?自然是用來除口臭。不過也有民俗學家持不同意見,認為飯前茶、飯後湯只有象徵意義,茶用來迎客,叫“迎賓茶”;湯用來送客,叫“滾蛋湯”。我不反對這樣的解釋。

  清朝人是否用花椒和茴香熬湯,我不得而知。不過我知道清朝的北京人愛吃零食,特別是嘉慶年間的男人,身上常拴一荷包,荷包里裝滿胡椒籽兒,會客之前,那手先伸進荷包里,捏出一粒胡椒來,撂嘴里嗑。見人說話,一嘴的胡椒味兒,把口臭蓋過去了。胡椒很辣,吃多了上火,除此之外,其功能倒跟我們的口香糖頗為類似。(來源:都市快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273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