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不生病的生活
2007/07/05 15:20:32瀏覽527|回應3|推薦1
不生病的生活


[轉載]

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的健康秘訣  新谷弘實著

剛看到這本書時非常的震撼,因為新谷弘實醫生以他親自的體驗,以及他擁有三十萬個病人的見證,在平均醫師的壽命為58歲(醫人的醫師壽命還是那麼短,也是一個諷刺),現年齡已72歲(1935年生)從19歲患過一次流行性感冒後,均能健健康康生活不受疾病所苦,是個活生生的好模範,更能顯示出新谷醫生的養生道理。值得好好學習與實踐之。

在全球高齡化世紀來臨下,健康生活的人瑞與臥病在床的人瑞,對本人與親人間是全然不同的感受,新谷醫生告訴我們活的健康有尊嚴,是需要從點點滴滴飲食生活中,把好習慣養成才有用的,故值得大家從今開始學習與努力實踐之。

而我個人認為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我自己生活處世的最高指導原則,何謂中庸即不過與不及、適當、均勻、平衡而已,此也頗為符合新谷醫生的觀念,如新谷醫生說的,吃新鮮食物,吃時充分咀嚼吃八分飽,適當的運動有良好習慣覺得幸福(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故應積極正向反應在生活上對自己的種種勵練),使自己身、心、靈達到平衡與健康,這其實也是大家認同與追求的共同目標,由於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而使得罹患癌症、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者大增(台灣也是),此終於將威脅到美國的國家財政,基於此危機感美國參議院於1977年設立了「國民營養問題美國參院特別委員會」,由麥高文參議員擔任主席,委員會收集全世界飲食與健康的相關資料,經當時最權威的醫學家、營養學家研究總結其結果,寫成厚達五千頁的「麥高文報告」,內容指陳出:

1. 大部分疾病的原因來自於過去「錯誤的飲食生活」,並強調改變自己的飲食生活是使美國人健康的唯一方法。因為當時美國人的餐桌上主食是高蛋白質高脂肪的食物

2. 「麥高文報告」完成顛覆了當時美國人對食物的常識,並將日本元祿時代以前的食材定為最佳理想的食物。元祿時代以前的日本人以未經加工的糙米為主食,在配上季節蔬菜或海藻類,動物性蛋白質則從小型魚介類中攝取。

3. 麥高文報告提出,藉由飲食生活的改善可減少25%心臟病、50%糖尿病、80%肥胖症和20%癌症。

新谷醫生如何說服大家他所講的是對的呢?除了他自己是活榜樣外,他擁有的三十萬個病人是他最佳的佐證,在擔任45年的醫師中接觸到他的患者,均能健康的活下去,就是已得到癌症的患者,依據新谷醫師的指導,實施新飲食與生活習慣,均得生存下來不再復發,此「實證醫學」又大大佐證新谷醫師的健康秘訣,書內中有幾個觀點值得我們深思。

1. 人體是建構在極為精密的結構與平衡的有機體上,是由大約60兆個細胞所組成,每個細胞各自發揮作用,維持著主人的身體健康,故思考如何健康,有必要從細胞層次來考慮。供給細胞的能源除了陽光、空氣外,水與食物就是最重要的能源來源,而要水與食物能量轉成細胞所需,那就要經過消化系統,從口腔、牙齒、唾液、胃酸、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肛門、膀胱依序的消化、吸收與排出,不好的食物與水就會造成胃腸的傷害,但爲了活下來,儘管養分來源不佳,細胞也無法選擇,只能接受血管運來的材料製造新細胞,而反應在全身上下(細胞的代謝各有不同短則數日長者達數年)造成你的不健康或生病。

2. 新谷醫師是胃腸科醫師,他是由患者胃腸器官中胃相、腸相的好壞(結果),來推斷其因是什麼,到底患者長期是吃了什麼、喝了什麼,累積造成現在的結果,結論就出來了。其結論與一般大眾已知的「飲食常識」或「健康法常識」又相當的大不同,在此也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3. 不要吃生繡的食物(氧化後的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牛奶未加工前確實不錯但爲了好喝與衛生要將乳中的脂肪球充分攪拌,那空氣就進入了變成過氧化脂肪,包裝前要殺菌,所有的酵素不耐熱48℃以上就會被破壞,115℃就會完全消滅,130℃高溫瞬間就完全消失,乳鐵蛋白(蛋白質)加熱也會消失,故示售的牛奶已成為破壞健康的食物為什麼?因牛奶的生奶是給小牛吃的,與人類的母奶有相當的不同,他不耐人類的胃酸,會被胃酸分解破壞。而已知常識中喝牛奶可補充鈣,確實牛奶中含有很多鈣,鈣進入了血液,血液中突然的鈣濃度快速增加了,依平衡原則,細胞運作會將血液中多餘的鈣質,經由腎臟排至尿中,使得喝牛奶反而會減少體內的鈣質量,世界四大酪農國美國、瑞典、丹麥、芬蘭罹患股關節骨折和骨質疏鬆症比率反而較高,或許是這個緣故。而經常被神化的「優酪乳」及人造奶油均強烈建議不吃。

4. 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質會加速老化;不論多好的食物若攝取過多反而變成毒素,如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多(每人每天體重每公斤需1公克)超過時胃腸無法完全分解、吸收,會在腸內造成腐敗,製造大量毒素與自由基,為了化解這些毒素,腸子和肝臟必須大量消耗酵素,分解此蛋白質成胺基酸後流入血液,於是使血液偏向酸性,為了中和此酸性血液,必須從骨骼與牙齒中引出大量的鈣,而鈣質與氧化(酸化)血液在腎臟內過濾,多餘的蛋白質與大量水分和鈣質再一次排出體外,而分解後的蛋白質食物要排泄出時,需要食物纖維幫助,如果食物纖維不足就會使糞便量減少,這是成為便秘和宿便的主要原因。嚴重的話宿便會讓腸壁可能形成憇室的袋狀組織,毒素和宿便交互作用最後成為息肉和癌症。

5. 建議攝取比人類體溫較低的動物性蛋白質;如牛、豬、雞體溫約38.5~41.5℃,此類動物的脂肪進入較低的人類體內就會凝固,使血液變成黏稠狀,導致血管停滯或阻塞而魚類體溫遠低於人類體溫不會造成上述情形。

6. 越吃藥越傷胃:胃藥抑制胃酸,胃酸是強酸,主要作用就是殺死外部侵入的黴菌並分解食物,如果胃酸不足除了使殺菌力不夠,破壞胃裡細菌的平衡,胃酸分泌不足就無法活化消化酵素,使胃蛋白酶或鹽酸不足造成消化不良,因食物未能完全消化便進入腸胃,在腸子在37℃高溫下產生腐敗、異常發酵,產生了壞的黴菌,導致免疫力降低,而且因沒有充分的胃酸,會阻礙鐵、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胃如果無法正常代謝食物中的蛋白質,不但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破害維生素B群,維生素C、泛酸、菸鹼酸及葉酸,而引起貧血和骨骼易斷碎的現象。故新谷醫師建議使用美國人經常服用的消化酵素補充劑來改善胃的不舒服。

7. 新谷醫師常提到酵素,『所謂酵素,以科學的說法,即「生物細胞內製造出來的蛋白質觸媒的總稱」。簡單的說,就是能使生物進行生存所需之所有行為的物質。』所以說沒有酵素,動、植物就無法生存,人體內活動的酵素超過五千種以上,腸內細菌製造約三千種,餘要從食物中吸收,故攝取富含酵素的新鮮食物就很重要,經常吸煙、喝酒、暴飲暴食、壓力大、使用藥物等都會大量消耗酵素。

8. 健康環環相扣例如乳癌患者的腸子,大多有憩室或宿便問題,故大腸內視鏡檢查也可請醫師一併檢查子宮頸癌、攝護腺癌、乳癌。

9. 所有的藥基本上都是「毒」:尤其以「抗癌劑」對奇妙的酵素破壞力最大,除非必要應盡量不用,手術除去肉眼可見癌細胞後,新谷醫師會建議患者戒煙、戒酒、四、五年間完全停止攝取肉類、牛奶、乳製品,並實踐減少肉食的新谷飲食健康法,在精神方面也鼓勵患者每天都要抱著幸福感度過。

10. 獅子等肉食動物捕捉到獵物時,一定從「內臟」開始吃,原因是內臟正是酵素的寶庫。跟愛斯基摩人一樣,住在幾乎寸草不生的寒帶地區的人,捕捉到海豹等動物時,也是先吃內臟。兔子會吃自己第一次排出的柔軟糞便,也是為了從未完全消化的食餌中再吸收酵素。近年來,寵物的疾病快速增加。可以想像主要原因就出在寵物飼料上,因飼料在加工過程中,已使酵素完全消失。

11. 人類的牙齒數告訴我們吃食物的種類:從成年人來說用來食用的牙齒門牙上下各兩對,臼齒上下各五對,共七對,用來吃肉的犬齒只有一對,故這種七比一的比例,就是黃金比例,告訴我們理想的食物組合、植物性應佔85﹪,動物性應佔15﹪。

12. 進食一小時前喝水500㏄: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三次約1500㏄,如果不夠再自行補充即可,太多則略減之,因為水僅需30分鐘左右就會從胃部進入腸胃,使腸能能充分吸收人體所需要的水份量。

13. 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的作物沒有生命能量:人類不希望農作物長蟲,但事實上,不論害蟲或益蟲,只要有蟲在農作物上,就能增加一種營養素,這種營養素就是「甲殼素」(chitin and chitosan)。動物食用此食物後,營養素對於維持動物的生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種營養素今天已被農藥切斷,人類食用蔬菜後,可能危害健康。

14. 白米是已死亡食物:白米漂亮,口感軟Q而味甜,但已除去了米中最重要的營養素-胚芽,等於是沒有生命能量的生鏽食物,故新谷醫師建議大家吃糙米、麥片、小米、玉米、蕎麥、薏仁、藜麥等雜雜中選出五種加以混合作為主食。



不生病的生活-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的健康秘訣 蔡峻家整理 新谷弘實著

● 新谷醫生所謂之「奇妙酵素」,就是身體依需要而形成特定酵素之前的「原形酵素」。

● 一切回歸大自然應是生活的本質。

● 你的健康由你吃的食物及生活習慣來決定。如癌症、心臟病、肝病…等過去被稱為「成人病」的疾病,應該稱為「生活習慣病」。

● 如果人類無視以自然法則為依據的「生命劇本」,那麼就會落入「慾望」的桎梏之中。

● 健康維護的主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且就在每天生活的每一環節。

● 多吃新鮮、富含酵素的食物,而且只要每口咀嚼三十至五十次(不易消化的食物七十至七十五次),自然而然的,所分泌的唾液和酵素就會增加。「充分咀嚼、吃八分飽」有益健康。

● 「You are what you eat.」您是由您吃的東西來決定。

● 人體無法再製造酵素的時,生命也將結束。

● 人活著不能單靠食物,「覺得幸福」是人類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 流行健康法有許多騙局。

● 吃肉並不能產生體力。

● 胃相與腸相透露出健康狀況。

● 越吃胃藥越傷胃。

● 「奇妙酵素」=自癒力。

● 抗癌劑不能治癒癌症。『藥基本上都是「毒」』。

● 飲用過多牛奶反而容易骨質疏鬆症。

● 多吃新鮮富含酵素的食物。

● 吃生鏽的食物,身體也會生鏽。

● 人造奶油是最不利健康的油脂。

● 體溫高於人類的動物肉會污染血液。

● 「紅肉魚」最好趁新鮮食用。

● 理想的食物:植物性85%+動物性15%。

● 人類的牙齒為什麼會有三十二顆?

● 多數疾病的原因,習慣大於遺傳。

● 習慣能改變基因。

● 進食一小時前喝水。

● 疲勞時小睡五分鐘。

● 運動過度有百害而無一利。

● 性生活是健康的指標。

● 停經後更能享受快樂的性生活。

● 攘逐漸衰敗的身體甦醒再生-身體是不會騙人的,一個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都會表現在他的身體上。

● 你讀這本書之後,如果決定「不再吃生鏽的食物」「不再食用乳製品」「開始飲用好水」「每天抱持感謝愉快的心情生活」從這一瞬間開始你的肉體就可以從能趨疲轉變為甦醒再生。

● 開始好的習慣永遠不遲。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1070306

 回應文章

Ge
English title
2007/08/13 11:47
Could you please list the title and author's name in English? I hope to purchase this book in US. Thanks!

雲水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7/05 15:44
2)牛奶p79-83

牛奶含有的主要養分有蛋白質、脂肪糖、分、鈣、維生素,由於富含人們普遍缺乏的鈣質。因此非常受歡迎。但是其實牛奶可說是非常不易消化的食物,牛奶成液體狀,不少人在口渴時用它取代飲用水來喝,這是很大的錯誤。

牛奶所含的蛋白質,其中八成為酪蛋白,進入胃中後立即凝固,非常不易消化,而且市售牛奶成分都經過均質化。所謂均質化,是指為了使剛幾出來的牛奶的脂肪成分均等化而進行攪拌。在攪拌時,空氣會混入牛奶,使脂肪成分變成過氧化類脂肪。

過氧化類脂物,就是氧化過度的脂肪,作者稱之為[生鏽的脂肪]。這與活性氧同樣,對身體有非常不利的影響。這種生鏽的牛奶,會再以100度C以上的高溫來殺菌。酵素不耐熱,在48~115度C之間就會死亡 (即使是低溫殺菌法,也是以62-65度C的溫度加熱三十分鐘來殺菌)。也就是說,市售牛奶不但未含對人體有益的重要酵素,而且脂肪氧化成為過氧化物蛋白質也因高溫而變質,在某種意義上,變成是非常不好的食物。若用市售牛奶取代母乳來餵小牛,據說小牛四、五天就會死亡,所以未含酵素的食物是無法維持生命的。

另外,飲用過多牛奶反而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有人說牛奶的鈣質比小魚等其他食物含有的鈣質容易吸收,這也是錯誤的。

人類血液中的鈣濃度 經常保持在九至十毫克,但喝牛奶之後 血液中的鈣濃度會快速上升,看起來似乎可以吸收到較多鈣質,但是這種[血中鈣濃度的上升],卻可能帶來悲劇。當血液中的鈣濃度快速上升,身體為了保持恆常性,將血液中的鈣濃度恢復至通常值,會將血液中多餘的鈣質量經由腎臟排至尿中。也就是說,為了增加鈣質而喝牛奶,反而會減少體內的鈣質量,帶來諷刺性的結果。每天大量飲用牛奶的世界四大酪農國:美國、瑞典、丹麥、芬蘭,羅患股關節骨折和骨質疏鬆症比率較高或許就是這個緣故。

如果真的喜愛喝牛奶,建議喝未經均質化的低溫殺菌牛奶,而且偶而喝就好。如果想要補充鈣質,小蝦、小魚、海藻類都是在腸內被消化後,身體再吸收所需鈣質和礦物質,可說是比較適合身體結構的食物。

(3) 兒茶素p40-p43

綠茶中的豐富兒茶素,確實有殺菌和抗氧化作用。因此產生出喝綠茶可以長壽,或能夠預防癌症的說法。其實作者也從很久以前就對這種「兒茶素神話」抱持疑問。因為如前面提到的,有臨床資料顯示,「有大量飲茶習慣的人多數胃相不佳」。

茶中的兒茶素,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的一種。但是數個兒茶素結合,就會變成名為「丹寧」的物質。

丹凝視植物中所含的「澀味」成分,柿子的澀味就是這種丹寧物質。丹寧非常容易氧化,與熱水或空氣接觸很容易變化成為「丹寧酸」。丹寧酸會使蛋白質凝固,推測就是茶中的丹寧酸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影響,而使胃相惡化。

事實上,常喝富含丹寧酸的茶(綠茶、紅茶、咖啡、魚腥草茶、杜仲茶等)的人,用內是鏡來觀察他們的胃部,常可發現黏膜變薄的萎縮性變化。目前已知萎縮性變化或萎縮性胃炎很容易胃癌。再加上目前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茶葉,栽培過程中大多使用了農藥。

考慮殘留農藥、丹寧酸以及咖啡因等的影響,所以作者並不建議用茶來代替水作為飲料。愛喝茶的人應使用無農藥栽培的茶葉,並且避免空富飲用,以減輕對胃黏膜的負擔,而且一天最好以二、三杯為限。

注重身體健康,是不分年紀的。雖然說年輕就是本錢,但是目前許多疾病的得病年齡逐年都有慢慢下降的趨勢(像是癌症啦~)。所以注重飲食健康是很重要的,吃太多與吃太少都不是好事。重點是要吃的對,吃的健康。希望大家都有好身體唷!!
雲水人間

雲水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7/05 15:44
這本書的作者新谷弘實,是一位胃腸科醫生。他是第一位發名內視鏡插入法的醫生,利用大腸內視鏡取代開腹手術,成功切除息肉,對醫學有重大的貢獻。

他以他擔任醫師45年的臨床經驗,實施過三十萬例胃腸內視鏡檢查,以及超過九萬例的息肉切除術,給予讀者一些如何保健腸胃以及預防癌症的建議。

這本書裡面涵蓋的醫療知識很多,不過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是作者提到,現在目前有許多流行健康法其實是許多的騙局。

例如下面這些的健康法,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並且正在實踐中:

(1) 為了胃腸健康,每天飲用優酪乳。

(2) 每天飲用牛奶,以防鈣質攝取不足。

(3) 飲用許多富含兒茶素的綠茶作為主要飲料來源。

(其實他提到的要點還有很多,不過我就先在此省略,有興趣的人不妨直接看這本書喔!!)

(1)優酪乳 p84-p87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種類的優酪乳產品,每個都大肆宣傳健康效果,有的甚至還宣傳可以幫助減肥。但是作者認為,「每天喝優酪乳對腸子有益」的這種說法,根本是騙人的。一些持續食用優酪乳的人常說:「胃腸變好」「便秘改善」「腰圍縮小」。而且,他們都相信這些效果是敗優酪乳所含的「乳酸菌」所賜。

但是作者卻對這種優酪乳的功效抱持疑問,是因為在臨床現場,經常食用優酪乳的人,腸相卻不一定好。而且,人類的身體本來就具備了對抗外來細菌或病毒的安全防禦系統,即使是對身體有益的乳酸菌,也會被防禦系統殺死。就算有些產品標榜,他們優酪乳經過改良「乳酸菌可以到達腸中而不被胃酸殺死」。但是,就算乳酸菌能夠到達腸子,真的能夠和人體中本來就存在的「常在菌」對抗嗎? 或許在實驗過程中以確認乳酸菌可以活著到達腸子,但是實際的腸胃畢竟還是與實驗是不同的。所以他認為,就算優酪乳所含的乳酸菌即使能夠活著到達腸子,也無法發揮改善腸內平衡的作用。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優酪乳有「效果」呢? 推測原因之一是分解「乳糖」的酵素不足。乳糖是乳製品中所含有的糖分,分解乳糖的酵素乳酸酶,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在某重意義上,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所謂的「乳」是嬰兒喝的,而非成人食物。換言之,乳酸酶原本就不是成人所需要的酵素。

優酪乳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因此食用優酪乳之後,乳糖因為乳酸酶不足,無法完全消化,結果引起消化不良,不少人發生輕微腹瀉。這種輕微腹瀉使原來留在腸內的宿便排出,因而產生,乳酸菌治好便秘的錯覺。

作者根據三十萬例臨床實驗的結果,他認為經常食用優酪乳,反而會使的腸相惡化。如果你經常食用優酪乳,糞便和排氣應該都會有強烈的氣味,這就是腸內環境惡化的證據。因為,臭味表示腸內產生了毒素。所以,不論食品企業如何宣傳其產品多麼優良,具有何種健康效果,實際上有不少產品是不利身體健康的。
雲水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