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淹死的北極熊
2007/05/12 17:04:44瀏覽273|回應0|推薦1
這個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研究英國瑪莎百貨的個案,講的是老店再造,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給自己設定的長程目標:生態計畫。一直以來,總認為公司的長程目標不外乎追求企業永續經營之類的大建設,文化深耕;想不到,生態計畫同樣能成為公司的長程目標。

瑪莎百貨的革新計畫,其中之ㄧ是成為碳平衡的公司,而且沒有任何廢棄物會進入垃圾掩埋場(如店面翻新的垃圾做資源回收),提高交易道德水準...而這些,並不損及投資效益,並未有額外成本轉嫁給客戶。

常說,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也能更獲得顧客的信賴,進而帶進利潤,當然不只這樣。環境,也是經濟議題。官員拿了一筆龐大回扣,對企業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企業改變公共計畫。企業即使給了官員大筆回扣,但相較拿到如每單位原料低多少的價格加總起來的金額,連點皮毛都不到,無關痛癢;同時,它也毋須負擔環境汙染成本,而當時拿回扣的官員早不知調到哪去高升了,結果讓現在的官員替他們擦屁股,由社會大眾來支付留下的社會成本。整個社會就在無形中被消耗。

但環境議題在台灣似乎還只停留在道德勸說;環保,不該只再限制在道德議題,它關乎經濟民生。但因為它的效果太慢了,執政者現在種的籽,變成下任執政者的果,誰想做?是否,台灣又被侷限在島國的狹小世界裡,短視近利?但反過來想,島國,也有吸收外來資訊的先天優勢,環境並不封閉,封閉的是我們的心態。能與不能,為或不為?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llhu21&aid=9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