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在戰火迷亂時 War Witch
2013/10/22 23:12:23瀏覽695|回應0|推薦2

 

愛在戰火迷亂時 Rebelle (War Witch) (Kim Nguyen, Canada, 2012)

非洲內戰不斷、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消息,在世界上早已多為耳聞,《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 2004)、《血鑽石》(Blood Diamond, 2006)和《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 2010)都讓我們瞥見其中一隅,選取題材一向大膽尖銳的金努彥,在以撒哈拉沙漠之南「黑非洲」為背景的第四部長片《愛在戰火迷亂時》中並不詳述歷史,也不釐清地理位置,而是令人跟隨著一位小女孩,深深被她的歷程所撼動,緊緊為她的遭遇而起伏。

12歲就被迫遭受人生中最慘痛的悲劇,被擄走的柯摩娜(瑞秋汪薩 飾)似乎面臨著上天給她的考驗,因偶然或真為冥冥注定,她諷刺地開始學習因身份獲得的權力。身為幫助反抗軍屢屢獲勝的巫師,她在團體中的地位十分崇高,然而愛慕著她的魔術師說服她審慎思考現實而逃亡,在這段她還有幸經歷的兩小無猜中,進而享受求愛時的權力,象徵權力不只是動物群居時的產物,更是與生俱來的某種優勢。

白公雞的求愛傳說,與白子社群的出現,在在強調了即使何等弱勢都可能化為強勢的生命樣態;隨著柯摩娜喝下「魔汁」,她的視野得以略過殘殺時的血腥、看見遊魂生後的超脫,透過儀式而獲得解脫前的魂魄,與其說是遊盪在世上,更不如說是糾纏在如柯摩娜般的未亡人心中,真正讓柯摩娜掙扎的不是見證並被迫造成死亡的痛苦,而是無法送別的悲傷。

《雨果的冒險》(Hugo, 2011)、《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到《地心引力》(Gravity, 2013)三部這三年來的3D鉅作,說的也都是未亡人在無法告別至親時所深受的內心磨難,主角也都在孤身經歷過重重考驗後找到生存意義的歸屬,傳達深刻的生命循環寓意;金努彥呈現的原始而超現實電影質感,接近尼可拉斯羅格(Nicolas Roeg)的《迢迢歸鄉路》(Walkabout, 1971)、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和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 1990),也透過在採礦場的中國傳統建築取景,營造身處未知時空的迷離氛圍。

在剛果被萬中選一便一舉在柏林影展封后的瑞秋汪薩(Rachel Mwanza)展現了初次演出即具備的天份和勇氣,柯摩娜難以表露的複雜情緒,在她的表演中渾然天成,和《鯨騎士》(Whale Rider, 2002)的姬夏卡索休斯(Keisha Castle-Hughes)、《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誰も知らない, 2004)的柳樂優彌(柳楽優弥)及《扮裝遊戲》(Tomboy, 2011)的筑憶伊洪(Zoé Héran)一樣,呈現出年輕卻更深刻的成熟度,亦仍不失內心中尚存的純真。

本文同步刊載於放映週報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orgepchuang&aid=912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