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1 09:04:01瀏覽744|回應0|推薦3 | |
審慎面對「可持續發展」■倪世傑處在2007年的今天,全球化議題世人早已耳熟能詳,幾乎每一個國家,都無法脫離世界市場,即使如查維茲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氣味濃厚的委內瑞拉,也都必須透過原油貿易,累積國內發展所需的資本,各類自由化、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更便利了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與貿易活動,依賴理論誕生地的拉美經濟學者,現在也比起他們1970年代嶄露頭角的前輩們更加重視市場的力量、外國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的作用。 在自由化席捲世界的同時,這些自由貿易協定卻殊少提及企業、政府是否必須為環境負起責任,甚至有些國家根本不願意對環境議題做出明確承諾,遲遲不願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美國與澳大利亞政府便是其中之代表。但企業卻在另一方面試圖展現它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可持續發展」此一概念即為其中重要的里程碑。 1960年代後,環保運動席捲美國、西歐,其對抗性與對資本主義的不可妥協性甚至強於勞工運動;1972年,「羅馬俱樂部」出版《成長的極限》一書,認為: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資本的快速成長模式繼續下去,世界就會面臨一場「災難性的崩潰」。而避免這種前景的最好方法是「零成長」。1983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前挪威首相布蘭特夫人(G.H. Brundland)任該會主席。1987年,該委員會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研究報告,正式提出「永續發展」的模式,報告中將永續發展的目標描述為「永續發展為無損於將來世代的需求,又能滿足當前世代需求的適度開發」。 自此之後,看似具遠景的「可持續發展」代替了對抗性的「環境保護」,也意味著資本主義下的工業成長與環境問題不再是天平的兩端,進行生產活動的同時也同時也可以進行環保工作。在可持續發展的論述領導權下,工業同時將「生態主義者、環保人士的情緒」以及「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一網打盡,企業找到回應強硬環境運動的立足點,之後的綠色消費運動的拓展更開闢出另一塊龐大的商機。 到今天,每一家跨國公司幾乎都會提出每年度的環保報告,至少符合「OECD多國籍企業環保準則」(OECD's Environmental Guidelines for MNEs)的規定,致力透過自願性管理的方式。但由於跨國公司的營運活動跨越各國國境,如何監管跨國公司不僅牽涉到國家能力的強弱,同時也與該國對外資的需求密切相關。中國民間團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在今年8月公布一份污染企業名單,百事、惠爾普、博世、日清、花王、嘉仕伯等國際品牌赫然在列。這讓我們無法忽略以下的事實:轉移環境污染是一些國家的跨國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動機之一。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嚴格限制企業在國內從事易造成污染的產品生產,從而促使企業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將污染產業向國外轉移。因此,在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中,高污染行業所佔比重非常高。此外,據英國媒體披露,2005年英國運往中國的垃圾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90萬噸。不僅是英國,美國也是成批地將廢棄物成噸地往中國、泰國等開發中國家丟棄。 這絕非特殊現象,首先,「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並不反對支撐資本主義發展的消費主義,在鼓勵消費的環境下不可能不同時製造出大量的廢棄物;再者,跨國企業仍是以營利為目的,也證明自願性的環境標準作秀意味濃厚;最後,美國在指責其它貧困國家破壞自然的同時,本身仍自由地將自己國家製造出的各種廢棄物傾倒進貧困國家的領土,是十足的偽善。 當前地球的氣候危機,足證35年前飽受爭議的《成長的極限》一書絕非危言聳聽,而透過市場達成「可持續發展」確實是西方強國與跨國企業所編織出來具有一定程度欺騙性的美妙修辭,不得不慎重面對! http://publish.lihpao.com/Editorial/2007/09/11/0802/index.html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