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01 22:54:46瀏覽2688|回應0|推薦0 | |
珍珠、真珠 撰文:杜雨潔 FGG. GIA GG. FGA. SSEF SGC
真珠,真的珠寶。珍珠,珍貴的珠寶。2012年的夏天,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及卡地亞典藏共同舉辦的“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特展中,參觀者可能發現到清代宮廷的珠寶製作,材料除了點翠的基底材質,碧璽總是討喜的選擇,還有許多白底青的翡翠。相信你也注意到了皇后典禮御用朝冠和皇上的朝冠頂鑲滿數百顆被視為頂級品的東珠,還有皇上專屬的珍珠朝珠;「珠蚌中陰精,隨月陰盈虛」。晶瑩如白玉的圓形顆粒,出於蚌貝的軟體動物中,漢書中有記載,蚌貝在月亮上昇之時,會打開蚌殼接受月光照射吸取精華,美麗的珠光在月光下發出豐盈柔細的光澤;慈禧收藏許多潔白如銀,渾圓凝脂的大珍珠,視其為夜光珠。高質量的珠光和伴色酷似鍍了一層金,擋了層光似的視覺外觀,被形容為「擋珠」,夠圓的稱「走珠」,「滑珠」次之。
生來就是珠寶 世上唯有珍玉潤珠圓為上品, 稀有海螺珠更難得珠生來就是完成的珠寶,其他的寶石無一不需要切磨打光,或許珠寶這二字就是從珍珠而來;唐朝詩人王建的<海人謠>中「海人無家海裡住,採珠役象為歲賦,惡波橫天山塞路,未央宮中常滿庫」。遠自唐朝,珍珠採集的艱難已經是稀珍之品也是皇朝指定的貢品。到了明朝是採珠的頂盛時期,品質好的珍珠一顆價值千金,一度還被當作貨幣使用,或是囤積以應賦稅。到了清朝只剩五分之一的產值。歐洲國家亦不例外,從文藝復興時期,珍珠只限貴族才能擁有而且還規定擁有的數量,不過在全世界一起的挑寶行為大量採集讓河裡海裡的珍珠幾乎殆盡。
玉潤珠圓為上品, 稀有海螺珠更難得 蚌殼孕育珍珠是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天然珍珠的形成是一顆沙粒或外來的微小物體穿過貝殼進入貝中,這個外來物刺激了蚌貝母體的軟體組織,黏膜不斷分泌出霰石方解石的珍珠層成分,經年累月在外來物上堆積到一個厚度,便形成了珍珠。所有的海貝、蛤蚌母蠣或水螺類等腹足軟體動物都具有生出珍珠的可能。像是我們較為熟悉的大溪地黑珍珠出於黑蝶真珠蛤(珠母貝),南洋白蝶真珠蛤(大珠母貝)生出白色南洋珠,南洋金唇和銀唇貝生出金色或銀色的南洋珠,阿古屋Akoya品種的牡蠣培育出近乎帶有金屬光澤的海水珍珠,最近還有一種受到市場歡迎,三角河蚌與海貝結合的品種在東京霞浦湖培育的Kasumigaura霞浦珠亦然。這類珍珠層堆疊的結構,當光線照射到表面,在珍珠層中會產生光的繞射和反射,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珠光光暈,有時還能看到另一層伴色。
另外知名的還有出於美洲海岸的Strombus gigas女王鳳凰螺生出粉紅色調conch pearls康克珠(或譯為孔克珠),另外還有台灣消費者更少見而產地包括東南亞及印度太平洋海域的Marine gastropod海蝸牛杏橙色調的Melo Pearl 美樂珠。另外像是佛教聖物大硨磲貝的Tridacna Gigas硨磲珍珠和另一種立帆扇貝獅子手會產出紫紅色的珠子Lion’s Paw Scallop Pearl;前述這四種珍珠的特殊之處除了稀少之外,它們和貝殼珍珠不同之處,在於這類珍珠有的不是珠光,而是具有陶瓷的質地外觀,此特徵稱做瓷狀光澤 porcellaneous luster,另外大部份還會具有火焰紋路構造flame structure是其經典特色。形狀從不規則的巴洛克、橢圓到蛋形皆有,硬度也比較高可達摩氏硬度五。這幾年來加勒比亞海產出的粉紅嬌嫰的孔克珠更常出現在高端珠寶的品項中。而美樂珠雖然罕見,2010年十月一顆重達224克拉的美樂珠,預估價18萬美金,最終拍得令人驚艷的成交價達72萬3仟美元,美樂珠自從在國際拍賣會現身,更在去年巴黎古董雙年展後也頻頻出現在數家國際名貴珠寶品牌的巡迴展中,隨之被更多人所認識和追求。
天然珍珠VS養殖珍珠 1969年一顆重約55克拉的漫遊者珍珠Le peregrine Pearl, 李察波頓在拍賣會以3萬7千美元投得送給依麗莎白泰樂。這顆水滴型的大珍珠是16世紀在巴拿馬海灣捕獲,從1554年瑪麗皇后後歷經三位西班牙皇后擁有,如今刷新了珍珠價值的世界紀錄,2011年底在紐約佳士得以1184萬美元成交。超越2007年一串印度皇室的Baroda Pearls珠鍊曾創下710萬美元的紀錄。自此之後國際珠寶市場打開了天然珍珠的大門,再次重回文藝復興年代珍珠千金萬兩的價值。作為一種天然有機珠寶,珍珠身價不下於任何寶石甚至勝出,然而曾幾何時,卻因為全球皇室貴胄對珍珠的熱切需求,加上漁民過度捕撈,如今天然珍珠的產出是微乎其微。 天然珍珠?養殖珍珠?都是在蚌貝裡長出來的,哪有什麼差別? 也曾經問過自己。這和寶石處理不一樣,養殖必竟也是在天然的環境下的收成之物。不過國際觀點是認為有人為的手段加附其中就是和天然的不同。海水養殖珍珠通常是在蚌體內植入一個珠核,植入的珠核傳統是用美國密西西比河的淡水河蚌殼打磨的圓珠。現在不同,技術提升之後,有業者發揮創意採用不同材質的珠核,有用琉璃珠也有用玉石,然後等珍珠層長至兩釐米左右後採收,接著用雕刻的工藝刻畫透出內部材質,剎是別有一番趣味。 而淡水養珠運用了和海水養殖同樣的方法,不同之處在取代珠核的是一小塊片狀物,生命力強靭的河蚌一次可以生長多達30幾個珍珠,並可產出圓形、橢圓形、鈕扣形、壺蘆形等各種形狀的珍珠。中國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養珠供應國。而東南亞各國海域也積極開發養殖珍珠的漁場。
前一陣子常有人問到什麼是”花珠”,Hanadama 是日本Akoya阿谷亞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的帆貝所養出,名詞前加"花"字,為百美之首,像花魁為百花之首或意指最美麗的女孩,日文指的是-最高級品,品質特別優秀,在一堆珍珠裡面鶴立雞群的意思。色澤亮又潔白,帶粉紅伴色、正圓且無瑕,珍珠層厚達2mm以上。由於出現機率非常稀少,通常還沒面市就被Mikimoto公司所收藏所以鮮少流通於市場。照資料記載,如果某年生產者說今年出現花珠了!表示今年整體的產出品質也會高,據說批發拍賣價格亦隨之上揚。由於花珠在業界並無標準,日本的鑑定單位也以自行的基準判斷 ( 開珍珠分級證書有日本的-真珠科學研究所、真珠總合研究所 )。
新技術檢驗的成長 一些特別的天然珍珠在拍賣會中連連拍出高價,這反應出國際市場上對天然珍珠的需求及興趣日增,鑑定也隨之重要且必要。區別出天然或養殖珍珠還有各種處理方法,在鑑定過程中需要多種的大型儀器。用能量分散型螢光分析儀EDXRF來鑑定海水淡水及處理的成份。接著需要用X光顯影照相術來看透珍珠內部的核心狀況以及測量珍珠層的厚度。過去數年來,珍珠的鑑定工作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無核或用品質低的天然珠再養殖的海水珍珠數量不斷增加且充斥市場,這些無核珍珠的內部結構與天然珍珠相似,若以傳統的X光照相技術將難以區分出來。知名的瑞士SSEF鑑定中心首先推出高功能非破壞性的電子分析法,運用微米級X光斷層掃描法(X-ray micro tomography)作珍珠檢測服務;最新研發出來的技術是從各種珍珠之中取得DNA序列,只需要極微量抽自珍珠的DNA即足以識別珍珠母貝的種類,這項技術可以告訴我們這顆珍珠是哪一個品種,還有是來自波斯灣或日本、澳洲、斐濟或是法屬波里尼西亞的貝類等等,另外為歷史物件還在研發的是運用定年的技術來測知具有歷史代表性的珍品。為每一件要鑑定的珍珠做這麼多大型儀器檢測是要保障天然珍珠的交易,通過檢測證明文件以維護天然珍珠的稀有性及市場價值。
回到清朝宮廷珠寶的話題 當今珍珠分成海水與淡水,天然和養殖。天然海水珍珠的歷史產地在以前的鍚蘭、波斯灣水域。中國是南方合浦一帶以及松花江上游、至牡母江,據記載是每得一珠實非易事,易數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濫捕使得黑龍江流域的東珠採捕迅速枯竭。可惜十六世紀開始,不論東西方,大量的需求且長達二百多年的過度捕撈使得天然珍珠變得十分稀少。在故宮展出的多項清朝珠寶中,我們看到大量品質不一的珍珠材料,有的極差有的極好,有的沒有任何的皮光,有的光茫依然。這顯示出階級的區隔,或是時代的更迭甚至是環境的變化。從明朝就十分興盛的海上絲路從中東各地帶來交換的珍貴物資,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珍珠。這不襟讓人連想是否在這些宮廷珠寶中其實包括舶來品,所以也有其他不同種類的天然珍珠存在其中。如果深究下去,會是一場精彩的文化史。
人老珠黃 女生聽到人老珠黃就會覺得珍珠雖美但就是珠子不耐,戴久了就會黃掉。其實珍珠的使用有效期是可以很長的。因為能夠排除像是在配戴時,接觸到香水髮膠或汗水之類酸性物質而造成皮光受損,或是放在珠寶箱裡太久沒透透氣甚至泡到溫泉所造成表面的變化,其實只要定期用濕毛巾擦拭乾淨再存放,都能美麗上百年。看那伊麗莎白的大珍珠都五百年了,光澤不減亮麗依舊。
E. Faerber, Munich, Germany. Photo: © SSEF E. Faerber, Munich, Germany. Photo: © SSEF 整齊講究環保的珍珠養殖場。收成品質相對很高Photo ©Dr. Laurent Cartier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