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因識果
2007/08/17 20:22:06瀏覽963|回應0|推薦6

談因果,似乎很宗教。但其實不然,生活中,事,無論大小,都離不開因果。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首楞嚴經》,常被用來勉勵修行要能發菩提心。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想超越命運的樊籬,作命運的主人,就必須在這念心上努力,時時反省、檢討自己。

心念,或可說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努力的方向與成果的取向;時時反省檢討,其實現代企業也說,過程監控,才能確保執行力與品質。

常聽說,人與人之間常「因為認識而分離」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是一個"因"字。

因,又可解釋為開始。很多事情的走向與成果,其實在開始及過程中,就可以看見成果,倒不用真的等到成果出現的那一天。前一陣子,從生活中的小事,倒真的有點領悟。

有一對夫妻,經營所謂的寄宿家庭,讓留學生住在家裡,可以順便賺點外快。其中一個學生,經常晚上不回家吃飯,也沒有打電話告知,媽媽很難拿捏煮菜的份量,一個月後,夫妻倆開始抱怨,為什麼學生這樣?問題是,在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任何的表示,接二連三的發生,也沒有看到他們有任何的反應。

對照另一對夫妻,他們也是經營寄宿家庭,但從來不曾發生這樣的情形。記得有一次,他們的一個學生,過了吃飯時間,沒有打電話告知,不回來吃或晚一點回來,第二天,這個媽媽就很清楚的告訴這個學生,有任何事情,打電話回家,是很基本的禮貌。所以他們的寄宿家庭經營得很好,大家都很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或許,一開始很直接的談話,不是很容易接受,但因為動機是好的,過了,也沒有什麼,而且之後,大家坦誠的相處,反而更容易溝通。

為什麼,會有青少年不尊敬父母,或是口出惡言? 難道,只是因為他們是青少年? 其實不然,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在他們一開始出現這樣的行為時,就明白的告訴他們,這是不好的;還是我們想,沒關係,不過是一次,他們不是故意的,於是而作罷。那麼等到習慣養成,才要改,那就得花上好幾倍的精力,還不一定有效果。他們還會想,如果這真的不好,為什麼一開始你不告訴我?

為什麼「因為認識而分離」,也是這個道理。一開始,我們想,沒關係,不過一次、兩次,可以容忍。但,在一起久了,就會開始想,他/她怎麼都不會改變,習慣怎麼這麼差? 問題是,你從來沒有告訴對方,你的感覺。而我們的憤怒,卻是在對方不知情下,自己累積而來的。

回想在學校,剛開學的前一、兩週,每一班的學生,都差不多一樣乖,但第三個禮拜開始,有的愈來愈好,有的開始不容易控制。我想,因,很重要。有沒有在學生一開始出現偏差行為的時候,就明白的告訴他們,還是老師自己累積,然後生氣,結果學生一頭霧水,不知道準則在那裡,因為沒有一開始就明白的被告知。

雖然「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講得是更細微的起心動念,但在日常生活中,用來檢視事情的發展,果真也不差,生活中的例子,俯拾皆是。

時時反省、檢討自己,更須時時觀照。因為,「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小知大,又怎可不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ind128&aid=116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