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2 08:24:36瀏覽2013|回應11|推薦86 | |
成大工設系和研究所有一場《奉茶》,任教的友人邀我前去喝杯茶。 正是南國四月天,校園的鳳凰木迫不及待地披上了霞冠,把自己弄得一頭 艷紅的時候。 《奉茶》本來要在榕園的大榕樹下舉行的,校方聽說要升火煮水,擔心把校樹──百年巨榕給毀了,所以最後易地到系所前的教室長廊。 這場《奉茶》,阿哥我發現竟和一千多年前,晉朝王羲之(321-379)著名的《蘭亭集序》裡的情節,有些類似。 長廊在二樓,臨窗但見榕園深綠 撲面而來;清風拂過,一時錯覺茶香隱隱。 數十位師生分兩列席地而坐,聽府城茶藝名家 也是ㄧ位《文化茶人》葉東泰,細說茶道。 葉東泰知茶、識茶、愛茶,但不為茶役。娓娓道來,竟不覺世上還有咖啡存在。 府城另外一位茶藝名家 江昭慧,則在現場滾水煮茶,從注水入壺、醒茶、溫杯、沖茶、倒茶、聞香………….不論持壺 舉杯,皆動作優雅,益增《奉茶》之可觀。 《蘭亭集序》是這樣說的: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葉東泰的「一觴一詠,暢敘幽情」(照片蒙謝一麟君慨允) 江昭慧的「茶道」
長榮大學的陳慶隆老師,現場以琵琶演奏《昭君怨》、《十面埋伏》,樂聲飄揚中,幽香的茶湯由工作同仁一一欠身送到師生,還有阿哥我手上;這似乎更符合了「引以為流觴曲水」的情境。 可惜王羲之和他的眾友人當日並「無絲竹管弦之盛」,而由「今之視昔」,此日2010農曆三月的風流應勝「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的那一場《酒會》了 。 學設計的師生們終於了解─ 生活中的《奉茶》可以是一場《儀式》,一種文化; 當然也可以簡化為《馬克杯加茶包》。 葉東泰在琵琶的頓挫聲中,即興道出 : 一陣清風,一場烏龍;一場音樂,一陣追殺。 烏龍,就是烏龍茶;追殺,是琵琶經典曲《十面埋伏》。 阿哥我心有所感,比較了相距1657年前的兩場盛會。 注:另兩張照片由成大工設所 研二李俊澤同學提供,他坐我旁邊。 當年,不知王羲之旁邊坐誰 ?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