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每一個想擁抱孤獨、拋開庸碌的現代人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特城(Concord)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畔次生林,嘗試過簡單的隱居生活;並於1847年9月6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他住在康科特城的朋友兼導師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於1854年出版的散文集《湖濱散記》則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兩個月的生活。
梭羅在書中詳盡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華爾登湖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特城,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
【為什麼《湖濱散記》至今仍是文學史的不朽經典?】
即使相隔近一百七十年,梭羅在書中所闡述的每一個觀點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受用無比。梭羅曾提出這樣的疑問:「現代人是真的進步嗎?物質生活突飛猛進,卻反而越來越不知足,還比不上一個一無所有的野人。」和梭羅身處的時代相比要富足得多的我們,在心靈層面是否依然不進反退?物質上的縱欲,是不是在某個程度也造成了心靈上的墮落?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與自然的作息脫節了,忘了體會大自然所帶來的美好?
【為什麼我們要讀《湖濱散記》?】
這是一本現代人必讀的一本不朽經典,它能讓紊亂不安的心靈得到舒坦休息的依靠;讓急躁繁瑣的焦慮得到安靜恬適的皈依。在逐漸疏離的現代,我們需要閱讀《湖濱散記》這樣的好書。體會那份簡約的感動,享受生活單純的原味。
【《湖濱散記》精彩語錄】
公眾輿論與我們的個人意見比較起來,只不過是個軟弱無力的暴君。
今天每個人視為真理而隨聲附和或予以默認放過的事,明天可能被視為虛假,純屬空言,可有些人卻曾把它當作一片祥雲,以為會化作甘霖灑落在他們的田野上。
年增歲長未必就更適於充當年輕人的導師,因為所得往往不及所失。
當一個人把他想像出來的東西當成他所知的東西時,我可以預見到:所有的人最終將會把他們的生活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
人們讚揚並認為成功的生活,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為什麼我們非得誇大其中之一而貶低其他的生活呢?
我們的房屋是如此笨重的財產,我們不是住進去而是被關進去;至於那個應該避開的的壞鄰居則是我們卑鄙的自我。
一個階級的奢侈是由另一個階級貧困來維持平衡的。
虛假和欺騙被奉為最可靠的真理,而真實卻被視為謊言。要是人們注意到的始終是真實,不容許自己受騙,那麼生活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這類事比較起來,就像神話故事和《天方夜譚》了。
一旦我們不慌不忙而又智慧明達,我們就會領悟到,只有那些偉大而又有價值的東西才會永恆地真正存在下去──瑣細的憂喜只不過是真相的陰影罷了。
現代那些廉價而又多產的出版社,儘管出版了那麼多的譯作,卻不曾使我們更加接近古代的史詩作家。這些作家依然和以往一樣寂寞,而印出的文字依然稀罕古怪而難以理解。
當我們離開學校後,讀的也只不過是「小讀物」,一些供小孩子和初學者看的故事讀本;我們的閱讀、會話和思想都處於極低的水準,只配得上侏儒和矮人。
兩條腿無論怎麼努力奔跑,也無法使兩顆心互相更加貼近。
我喜歡獨處。我從未發現一個比孤獨還好的伴侶。
有些人對於前一種商品,即新聞,胃口很大,消化力也強,所以他們可以一動也不動地在大街上一直聽下去,讓它像地中海季風掠過
發出沸騰聲和低語聲,或者像吸入乙醚那樣,令人麻痹且感覺不到痛苦,卻不影響他們的意識。
換句話說,總要等到迷了路,總要等到失去了這個世界,我們才開始找到自己,看清自己的處境以及無窮無盡的種種關係。
別讓謀生變成你的職業,它是你的遊戲。你欣賞著大地,但不是佔有大地。由於缺乏進取心和信心,人們便像現在這樣,買進賣出,
全都過著像奴隸一樣的生活。
我日常生活的真實收穫有點像朝霞暮靄那樣不可捉摸和難以言傳。我抓住的只是一點星塵,一段彩虹。
我們的整個生活是一種令人驚異的精神生活。在善與惡之間從未有過片刻的休戰。
至少我從自己的實驗中瞭解到,如果一個人能自信地在他所夢想的方向上前進,爭取去過他想像的生活,就可以獲得平常意想不到的成功。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急不可耐地達到成功,為什麼要這樣不顧一切地去冒險進取?如果一個人跟不上他的同伴,也許是因為他聽到不同的鼓聲。
你最富有的時候,生活看起來最窮。愛挑毛病的人即便在天堂裡也會找出毛病。儘管生活很窮,還是要熱愛生活。即便是在貧民所裡,你也許還會有快樂、刺激、光榮的時光。
過剩的財富只能買過剩的東西。靈魂所需要的東西都是用不著錢來買的。
新事物不斷注入這個世界,而我們卻忍受不可思議的沉悶。
Nec bella fuerunt,
Faginus astabat dum scyphus ante dapes.
當世人所需只是木碗,人間便不再有戰亂。
【《湖濱散記》封面設計概念】
經典應該賦予它什麼樣的精神樣貌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課題,湖濱散記四個字雖然很輕易的有畫面,
卻也容易直接對湖景做出太過直覺式的想像。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湖景,但不代表就應該是封面所出現那座。
因此我們轉了個彎,以微觀的角度觀測湖景,將畫面視覺聚焦在湖邊隨處可見的一抹蕭瑟落葉。
有點孤獨的、歲月的、斑駁的遺世而獨立。
英文書名以珍珠白方式建立層次,搭配棉彩紙的細微手感與雪白對比。更加襯托岸邊的空氣與溫度
以及那抹停靠在封面岸邊的落葉。
重點不在於葉片的種類或位置,而是經年累月造成葉面上孔穴與獨特。
時間痕跡造就的不僅只是歷史的再版,更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經典複刻。
作者簡介:
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19世紀美國傑出的作家和哲學家。出生於波士頓西北約20哩的康科特小鎮。1845年,28歲的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康科特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離群索居兩年多。1854年,《湖濱散記》出版。1960年代之後,美國人對梭羅的評價越來越高,對他推崇備至。1985年,《美國遺產》評選「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梭羅的《湖濱散記》名列第一。評論界認為,梭羅最先啟蒙了美國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稱他是「綠色聖徒」,成為了美國文化的偶像。
在世之日,未享盛名的梭羅,如今聲名日益遠播。28歲那年他在瓦爾登湖畔為自己蓋了一間小木屋,在此隱居兩年兩個月,也因為有這段生活,才能完成這本使他名垂不朽的《湖濱散記》,並與繆爾(John Muir)和李奧帕德(Aldo Leopold)並列為三大自然寫作大師。在環境變遷日趨複雜,甚至攸關人類生死存亡的今天,梭羅所提出的種種看法更有如當棒喝,提醒世人與自然共處的真理。
這位愛好自然、獨來獨往的文學家後來因病過世,享年僅45歲。
譯者簡介:
許崇信
廣東潮安人,著名翻譯家。畢業於西北大學外文系,曾任福建師範學院外語系副主任、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及研究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理事、福建省譯協副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學會學術顧問等職。主要譯作包括《邱吉爾回憶錄》、《愚人頌》、《納粹的經濟制度:德國的戰爭動員》、《八國聯軍目擊記》等。
林本椿
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外語系,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福建省譯協副會長、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副會長。主要譯作包括:《文明社會史論》、《漢英大辭海》等書,並曾在諸多翻譯相關期刊中發
★全新修訂版譯文、名家設計裝幀、全新自然風插圖。
★「這本書的成就,超越美國的任何一本書。」──詩人羅伯.佛斯特(Robert Frost)
★《美國遺產》評選「十大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湖濱散記》名列第一。
★美國近代公認的心靈遊記代表作。
★長銷超過一世紀,譯本遍佈世界各國,撫慰千千萬萬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