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 台灣歷史 教科書
2007/12/11 09:23:49瀏覽814|回應2|推薦1

以地理為中心做史觀,會有很嚴重的教育後果,就是讓台灣的學子感覺做為一位台灣人不大光榮。讀一下現今版本的歷史教科書,台灣的歷史是一段段的,最早來台灣的人不見了,書上也講不出所以然,我看八成被高山族清理了,之後,高山族被後來的平埔族趕到山上,之後,平埔族又被鄭成功及清朝帶來的漢族羅漢腳同化不見了,之後,日本人來殖民統治,沒碰到什麼反抗,作出了些成績,但侵略戰爭慘敗收場就走了,接著,蔣介石來經營,也有些建樹,然而逆世界民主潮流而行國民黨垮了。讀完這樣的歷史,你會發覺台灣人是對世界文明沒有貢獻的,甚至說沒有什麼關聯,當然,也是沒有任何輝煌事蹟的,而且顯示需要外來人來教化的。問題就來了,雖然是事實呈現,但缺少了精神主軸及宏偉思想,我們可以教育我們的小孩說,你的前輩都是一堆沒有用的廢物(海盜、流氓、流民、順民、敗將殘勇)嗎? 當一個台灣人是如此悲慘嗎? 其中最大的背離是失去了比例原則,在台灣百分之98以上是漢人,丟掉漢人的根,只是切斷自己的命脈,縮小自己文化的空間,減少自己對外的吸引力。對照近幾年,新加坡與南韓的作為,台灣不以中華文化為中心寫歷史,終會逃不脫歷史的宿命,等下一次外來人來教化吧。

所以我說:如何寫歷史來教育下一代是一項表現智慧的選擇

***********************************************

09/01/24 紐西蘭科學家用電腦分析四百種東南亞和太平洋的南島語言字彙,證實今天的玻里尼西亞人在大約五千兩百年前來自台灣,台灣的南島語系民族先移民到菲律賓,再向東遷徙到太平洋島嶼。南島語系是全球最大語系,包括散布在太平洋地區的一千兩百種語言。研究顯示,有明顯證據顯示南島語系與壯侗語系(Tai-Kadai或稱傣佧岱)的布央語(Buyang)有關,在卅三組布央語同源詞中,有十八組可追溯到古南島語,包括眼睛、蝨子、火和數字。壯侗語系包括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以及東南亞的泰國語和緬甸禪邦語,閩南語受壯侗語影響極深,布央語是中國雲南壯族語言,雲南和台灣距離很遠,這些基本字彙是外來語的機會不大。

另外一項刊載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由波士頓貝勒醫學院(Baylor)教授葛拉罕(David Graham)利用兩種不同的幽門螺旋桿菌,追蹤人類遷徙史。研究員利用取自台灣原住民的病菌樣本,證實其中一種幽門螺旋桿菌hspMaori,是在大約五千年前,由台灣帶到美拉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

09/03/09 台灣的教育,在過去十多年間出現了紊亂性的發展,基本原因是革命性政治的因素,整個政策的思想重心是打破所有建置,重新塑造一個新的國度,所以仔細去想,台灣各個主要思想領域都沒有公認的領導人物群,也就沒有專業學者去注意中小學的教育偏差,一切沒有方向、沒有指導,只有本土領導決定一切,想一想,革命份子(及商人)的熱情,知識份子怎麼比的上,所以,革命份子主導了國家的方向,但破了舊又提不出新的方向與內涵,台灣就開始飄浮,可惜,時不我予,在這競爭激烈的時代,世界不會再給台灣10年。

09/12/24 在台灣海峽有一條淺灘,從福建東山島向東偏南延伸,經台灣海峽至澎湖列島,最後連接台南。東山陸橋平均在水下六十至九十公尺不等。

一九八○年代,有學者從古地理學和考古學角度考察認為,大約距今二萬五千年時,氣候急劇變冷,整個東部海面大幅度下降;到距今一萬八千年時,海面下降至最低位置(大約低於現代海面一百五十公尺左右),於是華南沿海形成寬達上千公里的遼闊濱海平原,很多河流一直延伸到濱海平原的外緣,並形成許多河谷。台灣海峽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二大河系,一系向南流入南海海底,一系向北流入東海海底。

11/01/15 民國99年底原住民51萬2701人,較98年底增加1.6%。 台灣法定原住民族計有14族,其中以阿美族18萬7763人占36.6%最多,排灣族9萬209人占17.6%次之,泰雅族8萬1552人占15.9%居第3,3族合計占原住民總數達70%。各縣市原住民人口以花蓮縣9萬929人占17.7%最多,台東縣8萬152人占15.6%次之,桃園縣5萬9321人占11.6%居第3。 原住民人口占該縣市人口比例以台東縣34.8%最高,花蓮縣26.8%次之,屏東縣6.5%居第3。

12/01/22 萬家父女赫然發現,一百多年來,西拉雅語竟以「外國人的文字」,歷歷在目保存在史料中。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為了深入西拉雅部落,方便統治和傳教,便以羅馬拼音的方式,翻譯編寫祈禱文、信仰等書籍,後來還譯寫了聖經的《馬太福音》,黃文宏指出,「在荷蘭人離開台灣的一百五十年後,西拉雅人仍繼續傳用著這樣的文字,記載族人與漢人之間的土地買賣契約書(俗稱番仔契)!」荷蘭人被鄭成功打敗,這本《新港語馬太福音》也跟著撤出台灣,並未在台灣真正被使用,「但由於是聖經,內容較為嚴謹,文字的意義也最為明確,書中許許多多互相對話的句子,非常的生活化!」黃文宏指出。

儘管喜獲外來「寶典」,但「有看沒有懂」的萬長老還是很頭大。他隨口問了懂英文的菲律賓籍女婿萬益嘉(Edgar Macapili),沒想到萬益嘉接手一翻,卻驚喜連連的回答老丈人,「這全部都可以讀出來啊,而且很多字和我的BISAYA母語(南島語系)幾乎相通啊!」這個異國姻緣下的美麗機緣,讓萬家開啟了西拉雅語的研究,這一做,就是七年。

12/03/10 日本殖民期間殺了台灣人40萬人。嘉南大圳增加的稻米蔗糖產量全運往日本或外銷,台灣人只能吃地瓜! 日人公佈的「日本經濟百年統計」數據顯示,嘉南大圳完工後的一九三○年代,台米增產2.07倍、台人增加1.57倍,亦即台灣米糧增產遠高於人口成長,但當時台灣人均每年稻米消費量居然較一九一○年代減少23.1%,而甘藷消費量卻增加了38.1%!此外,在一九二○年時,單是日人在台排名前五大製糖公司的當年總利潤即高達7,600萬圓。

13/03/26 一部5年前在夏威夷丢失的相机飄洋過海到了台東海邊。沙灘上覆滿藤壺及海藻的潛水相機。
(注:加上311海嘯日本的漂流物流向,確認了大太平洋環流,台灣東岸、日本、夏威夷、美國西岸 ->? ->台灣東岸)

13/6/12 [徐仁修] 尋找矮黑人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的賽夏族定期舉辦隆重、儀式繁複的矮靈祭,都隱隱約約透露著矮人似曾住在古早的台灣。有趣的是,最鄰近台灣南邊的大島--菲律賓呂宋島,至今仍存在著許多矮人的部落。矮黑人在南島的淵源由來已久,距今約4萬年前,澳洲開始出現南方的海洋黑種人(Australo Melanesian),研判跟東南亞的矮黑人(Negrito)屬於同樣人種;然而由於環境自然選擇的結果,使得東南亞的矮黑人具有膚黑、矮小的特徵。

13/6/12 [槍砲、病菌與鋼鐵]
也許熱帶東南亞的原住民是黑皮膚、捲髮的族群,與現代新幾內亞的居民比較像,而不像遣膚色、直髮的中國華南人。東南亞的海洋黑種人,可能是上古東南亞原住民的孑遺。

13/6/12 [荷花 12/8/7]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根據賈德的說法, 在中國的四大語族:一.漢藏語係,中國通行無阻,分佈連續。 二.苗傜語(Miao-Yao),人口600萬, 分佈不連續。三.南亞語(Austroasiatic),分佈由越南至南亞。四.傣-佧岱語(Tai-Kadai),分佈由華南至泰國。遠古時代在黃河流域的華夏與東夷族(黃帝炎帝)聯合擊敗了苗蠻族(蚩尤)擴張南下驅趕或同化了居住在華南的苗蠻族,勢力遍布中國,苗蠻族又被堯舜大禹的中原勢力不斷驅趕而往南方或西方逃竄,在長期的逃竄過程中,蚩尤子孫一路如推土機一般,壓過中國的南方與今天的東南亞,使得當地原有更加弱勢的族群也被驅趕取代,華南和東南亞的語言因而發生重大的變化,而有其他三個語系族群。

在長期的被驅趕的過程中, 有一部分族群到達福建及廣東沿海, 最後又渡海而到達台灣, 學者們比較大坌坑文化與福建廣東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認為其中有極密切的關係,大坌坑文化必然是在六七千年前由福建及廣東移民而來的,他們來到了台灣,保留了南島語言,也保留了崇拜蛇圖騰的文化。

14/9/4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宿兵教授研究指出,通过对太平洋岛屿、台湾以及东南亚土著人群的Y染色体研究中,发现长期以来广为接受的玻利尼西亚人台湾起源假说并非正确。 研究结果显示,玻利尼西亚人和台湾土著在Y染色体单倍型组成上完全不同,而包括中国侗傣语系少数民族在内的东南亚大陆人群拥有丰富的单倍型,可能是玻利尼西亚人的祖先。
(.:要注意,台灣的原住民有10幾個族,高山分隔,差異不小,有可能是不同時期、不同途徑來到台灣的,有都拿到樣本嗎?排灣族與泰雅族就差異很大。)

14/9/6 大坌 (ㄅㄣˋ)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其命名雖然是來自首次發掘出該文化器物的大坌坑遺址,但是該文化卻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各地以及廣東、福建的沿海地區。年代推測應該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到該文化晚期,不同遺址的區域性差異開始出現。目前大坌坑文化的幾個次類型包括北部的大坌坑類型,南部較早的八甲類型、較晚的鳳鼻頭類型,東部的月眉類型等。

在大坌坑文化時期,其聚落還甚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台地上,以狩獵和漁撈營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果實和其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芋頭、薯類等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從比較研究推測,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而台灣的原住民正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

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之間的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該文化與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

由大坌坑遺址出土文物來判斷,該遺址的主人在製陶及磨製石器的技術上十分發達,計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網墜、石錛、石簇、槽石棒等。由於發現過樹皮布打棒,推測當時已經有樹皮布。

14/9/10 [林媽利 2001]
所有高山原住民各族中出現的基因種類少,各族在HLA-A, B, C, DRB1 四個基因位上總共也只出現30 個左右的基因;而這四處原本可出現共約1000 個基因。台灣原住民出現的基因數目不但非常有限,而且頻率都很高。包括A*2402 等20 幾個基因,常常是世界上最高的頻率或接近世界上最高的頻率;顯示台灣原住民可能是世界上最純(homogenous)的族群,即純種族群。其中賽夏族的A*2402-Cw7-B39 之44.5%單倍體頻率,是世界上最高的。HLA-A, B, C, DRB1 的單倍體,從DNA 的研究發現,許多的單倍體均由特定的基因構成,而這些單倍體常常經過幾千年的歲月傳遞而不改變;所以可以推測相同的單倍體來源相同。因此同一個單倍體在不同的族群出現時,可推測這些族群至少擁有部分共同的祖先。因為在台灣原住民常見的單倍體也在毛利人、新幾內亞高地人、澳洲原住民、愛斯基摩人(Inuit)、Orochon人(在黑龍江之北)、蒙古人、日本人、滿族、Buryat 人(在外蒙古之北)及加拿大北方的印地安人(Tlingit)出現,顯示台灣原住民與這些族群在遺傳上有關聯。特別是A*2402-Cw8-B48 的單倍體,它一直被日本體質人類學家當成東北亞的族群遷移標誌(遷到美洲),而這單倍體在大部分台灣原住民中以非常高的頻率出現(有些為世界上最高),顯示台灣原住民與現在東北亞的族群有關。

根據每個抗原的基因頻率再計算與這些族群的遺傳距離(即N-J 方法的Phylogenetic tree 及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時,台灣的原住民和大洋洲(Oceania)的族群相近,尤其是和毛利人及新幾內亞高地人;也和澳洲原住民接近;阿美族更是和新幾內亞高地人及澳洲原住民有很強的關聯。至於達悟族(雅美族),在基因上和台灣本島的原住民有一段距離,和菲律賓的Ivatans 相近。

台灣原住民紅血球血型的研究,也顯示各族群間有很大的差異及不同的分布情形。如A 血型的基因頻率在魯凱為8%,但在達悟族為32%,有4 倍的差別。

MiIII 血型在阿美族有88%(後來證明是95%),達悟族34%及卑南族21%,為世界上最高頻率的三個族群;但是與他們相鄰的布農族、魯凱族及排灣族卻是0%。這項發現不只顯示台灣原住民有不同來源之外,也顯示各族群間的互相隔離、不通婚,而成為最純種的族群。現台灣原住民Le (a+b-) 血型的幾個se 基因和白種人的不同,反而有部分和紐西蘭毛利人的se 基因一樣,表示台灣原住民與毛利人有相同的來源。

台灣在1萬2千年之前的冰河時期,因海水下降,台灣海峽成為陸地,其間約有2 萬年之久。當時台灣陸連到歐亞大陸。現在的爪哇海、暹羅灣及南中國海的西南端,在當時是一片陸地,即所謂的巽他陸地(Sundaland)。從巽他陸地起,包含海南島邊的東京灣,沿歐亞大陸東邊(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沿岸,到北方的日本,全部都是沿海低窪的陸地。在這些現今在海底的古代陸地上可以找到史前人類遺跡,表示有人類的蹤跡。在台灣東海岸的長濱鄉發現的4-5 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史前人類遺跡的長濱文化、在台南縣菜寮溪發現相當於長濱文化、距今2-3 萬年前人類的骨骸左鎮人,還有數以千計大大小小新石器時代的遺跡,顯示許多互相相關或不甚相關的人類的活動長期出現在島上。

台灣在冰河時期海水下降,台灣海峽因而成為陸地。在 1萬 2千年前台灣變成孤島之前,約有2 萬年之久亞洲大陸從日本到海南島的東京灣,包括台灣海峽在內,全部是沿海低窪的陸地。可以推測在冰河時期人類沿著易走的低窪海岸地帶遷移,從南方熱帶地區北移,也有可能自北方南移;而台灣剛好在這遷移路線的中間站,有些族群就停留在台灣。所以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族群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台灣,這些族群是互相隔離的,在台灣變成孤島以後,繼續處於隔離狀況直到今天。所以現在我們看到許多不一樣的原住民族群,但都是純種的族群。台灣的原住民帶有南方及北方的基因的事實,相當符合台灣在冰河時期
是人類遷移路途上中間站的推測。人類遷移的途徑,照理應會選擇沿著沿海低窪地區遷移而避免翻山越嶺。從我們的發現,再配合台灣島上滿布人類史前遺跡(超過1000 處以上)的事實加以推測,不難想像台灣在古代族群遷移的歷史上應該佔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14/10/3 [10/4/9] 台湾世居少数民族来源于东夷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海国发表肤纹研究的结果,证明以长江或北纬30°至33°为界,我国56个民族类聚为南、北两大群,而台湾少数民族的样本都类聚在北方群内。

张崇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根据他多年从考古学、古农学、历史文献学等方面论证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来源于海岱地区东夷人的观点,认为可与张海国的研究成果互为佐证。

距今3500年之前,“九族”的先民古东夷人就来到台湾岛上繁衍生息。为什么说“九族”的族源与古越族关系不大呢?因为他们的主要文化特点与古越人大相径庭,与古越人的“饭稻羹鱼”、住“干栏”、“断发纹身”等都不同。台湾世居少数民族都是束发或披发的。

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农作物是粟(小米)和陆稻(也称“旱稻”),一切传统祭祀仪式都是以粟的种植为中心展开。从他们的观念上说,粟不仅是传统食物,更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圣物。台湾岛上的粟和陆稻出现的年代要比海岱地区晚得多。中国历来被公认是黍粟的起源中心。

台湾史前居民有拔牙习俗,据考古发现,拔牙习俗最先流行于海岱地区,是东夷人的习俗。都使用石板棺做葬具。都有蛇生和鸟生传说。排湾人、鲁凯人都有以百步蛇为祖先的传说。泰雅人传说因神鸟在岩石上振翅长鸣,巨石裂开,跳出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繁衍下来。表面看似石生传说,但神鸟的作用也很大。

根据林妈利的《亚洲24个族群的系统发生树》可以看出,台湾的阿美人、泰雅人、布农人、大陆的鄂伦春族以及日本人、韩国人在同一树枝上。金力教授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论文中,有《部分汉族人群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聚类图》,鄂伦春族与藏族遗传距离最近。说明布农人等、鄂伦春族、藏族三者应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就是“未分化的汉藏南岛”民族——东夷。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吴安其研究员的《论朝鲜语中的南岛语成分》中,用来与朝鲜语比较的南岛语,除印度尼西亚语外,所列举的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语言就有13种之多。他说,朝鲜语与南岛诸多语言都是粘着语,在表示句子中词与词关系的格,形容词的形态,动词的时态,名词或代词的复数形式,数词的构成等语法范畴的共同点,说明它们有渊源关系。这就说明,台湾世居少数民族语与朝鲜语有渊源关系,也就是说,台湾世居少数民族语与东夷语有渊源关系。

中国东北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有抚胸玉立人,台湾鲁凯人的木雕也有抚胸直立人,上海博物馆的张海明研究员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在红山文化所在区域内找到(非地层出土)与卑南文化相同的人兽形玉玦也并非巧合,二者必有内在的联系。

14/10/6 泰雅族祭儀,山豬不能作為祭品。據說,祖先在陰間的生活,山豬是他們的獵狗,用山豬當作祭品,表示不給祖先們飼狗,這樣會觸怒祖靈。
(注:這就與通古斯族的敬豬有關了,注意"家、冢"這兩個字。泰雅族應是東夷人。所以要了解古代東夷人,到台灣來就對了。)

14/10/23 根據「台灣府志」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之台灣人口為3.37萬人,至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已達3.76萬人;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為194.47萬人;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為254.57萬人。

15/12/11 歷史文獻、圖畫、地名及廟宇、古建築等顯示,三、四百年前的台灣已存在東南亞移工。這些人跟隨歐洲殖民者來到台灣當奴僕、苦力及傭兵。他們皮膚黝黑,台灣人稱之為「烏鬼」。台南有「烏鬼井」、「烏鬼渡」、「烏鬼埕」;高雄有「烏鬼埔」、屏東小琉球有「烏鬼洞」,都反應了當年有關東南亞移工的傳說。

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西班牙人盤據台灣北部、荷蘭人占據南部,他們紛紛將殖民地的菲律賓人、印尼人引進台灣。西班牙人大約將二百名菲律賓人引進北台灣,人數甚至比西班牙人還多;荷蘭人也將為數可觀的印尼人帶進南台灣,特別是印尼班達島人,他們被迫成為奴工或是當兵。

15/12/24 國、高中教科書上記載,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骨化石是距今二、三萬年的「左鎮人」。但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分別將該館典藏的左鎮人骨送往美國及澳洲檢測,結果經由最先進的碳十四等定年法測定後,發現左鎮人距今僅約三千年。此一重大發現,不但可能推翻教科書內容,也可能改寫台灣史前史。
(.:怎麼差也不會誤差這麼大,那麼,當初日本人是何居心?當時,日本的科技水平這麼差,台灣為何要交由日本人來測量,這是否根本就是一個有意的策畫,欺騙台灣人民。)
(.: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 一些國家的XXXX工程,用假資料、假證據編造偽歷史,以引導國人思想、思考方向。)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ytsau&aid=1444260

 回應文章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你的台灣民族所謂98%是漢人也是錯的
2007/12/13 10:52
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持人林媽利以「人類組織抗原」追溯台灣人起源,再次推翻一般人的錯誤認知,也證實民族史記載台灣人是越族的論述無誤。

而林媽利也研究出台灣人最常見的HLA半套體是A33-B58-DRB1*03,這是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古代越族基因,在新加坡華人和泰國華人也是最常見的HLA半套體。林 媽利解釋,HLA在不同族群間的差異,比別的基因系統明顯,而且經過幾千年傳嫡也不會改變。所以HLA半套體用於探討相近族群間的關係時,是強而有力的基 因標誌。

原來大家的錯誤認知都以為台灣人大多是漢人,根本是錯誤的,儘管有漢人和平埔族通婚,但98%的漢人是錯的。漢化不一定是居於血統,比如同屬通古斯族的朝鮮族也漢化,滿族也漢化,但漢化不一定是漢人,錯誤的前提就得到錯誤的結論。所以該丟的不好的習性,就應該丟,想成為進步的民族,就是要自省。

遙望山(flytsau) 於 2007-12-23 22:19 回覆:

科學的探究是最有趣的事,希望林媽利繼續努力,探索台灣歷史中一堆未解的謎團,我對住在台灣的各族群起源類發展史也很有興趣。

基本上,漢人一詞是一個通俗的說法,是指長久接受漢文化而生活的人群,是英文裡的 ethic,而不是 race。林媽利的研究只能找出台灣人的血緣脈絡,但對接受漢文化的台灣人是漢人的事實,是沒有任何反駁的力道。一批批來台灣的漢人羅漢腳,與當地人通婚後,其後代自然有原住民的血統,但絲毫不改變其為漢人的地位。在台灣組成人口中,只要其母語是河洛話,客家話,國語的都是漢人,無庸爭辯。

最後,不知網友最近有否到南部鄉下小住?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應該這樣說
2007/12/12 10:37
後藤新平說,台灣人貪財、怕死、愛面子
楊逵說:台灣是地不靈、人不傑、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

但我要說,這些都是承襲漢人的價值,台灣人不好,有他不好的地方
不過!用腦子想一下,是誰讓台灣人如此?不就是漢人?這種漢人的爛根,早點丟了吧!

遙望山(flytsau) 於 2007-12-12 19:34 回覆:

網友可能誤解了此文的重點,通篇文章沒有說台灣人不好的意思,重點是,歷史教科書要這樣寫嗎?

漢人的跟丟得掉嗎? 用腦子想不如實際到南部鄉下去住幾天,你就知道何謂根深蒂固。那是日本人用五十年的努力都沒法讓台灣人丟掉的。還是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