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08 13:59:03瀏覽2383|回應11|推薦148 | |
異鄉人
「與死亡那麼靠近的時候,媽媽必然有某種解脫感,而準備重新再活一次。這世界上沒有人,沒有任何人有權為她哭泣。我也像她一樣,覺得已經準備好重新再活一次。彷彿那場暴怒淨化了我的苦痛,掏空了我的希望;在佈滿預兆與星星的夜空下,我第一次敞開心胸,欣然接受這世界温柔的冷漠。體會到我與這份冷漠有多麼貼近,簡直親如手足。我感覺自己曾經很快樂,而今也依舊如是。為了替一切畫上完美的句點,也為了教我不覺得那麼孤單,我只企盼行刑那天能聚集許多觀眾,以充滿憎恨和厭惡的叫囂來送我最後一程。」〜p142-143 「異鄉人」以第一人稱敘述,描寫一位年輕人和社會格格不入的故事。主角莫梭像個小孩,在不同的社會處境下,全然不曉得作出社會所要求於他的情感反映。他不知道在母親的喪禮中,他被期待要表現出某些情感,以及在喪禮後,要過一段相當的時間,才可以和女孩子發生性關係;他不知道要讓這女孩明白他是否愛她,只是既然她想結婚,那就這麼辦;他也不知道對老闆的升遷建議應該表示積極爭取。 小說發展到一半時,卡繆創造了高度非理性的情境來表現存在的某種荒謬本質。莫梭因一份被動的朋友關係和正午熾熱無情的陽光所影響而殺了一位阿拉伯人,然而判決的輕重卻繫於與他的罪行沒有關聯的行為上___在母親的喪禮中沒有表達出適當的情感。因此,莫梭以一個冷漠外來者的好奇態度聽審,在審判中和判刑後,他意識到當人的存在與僵化的宇宙衝突時的荒謬性,原本社會形式加諸於他的困擾激發了他內在的反叛;在所歷經的法律程序中,他體會到人們都被那些以邏輯掩飾卻專橫的傳統和價值判決了無意義的死亡,促使他產生對現存世界的外在連帶責任感。最終,莫梭肯定了自己過去不假思索就接受的種種際遇以及所帶來的快樂。 「存在先於本質」,人們的荒謬在於放棄了自己真實的存在而屈服於本質之下___一種既定的、簡單的、便利卻粗糙的價值標準。人有沒有可能誠實面對荒謬?我們真的是誠實的活著嗎?當我們愈理解荒謬情境下的荒謬,就更能澄澈地省視自己的靈魂。哲學是牆角純潔的百合花,經由哲學家筆下人物《莫梭》的難以被定義、沒有本質、零碎片斷的單軌心靈,存在主義給了我們抗拒外在定義的勇氣和力量,也更堅實著我們心中所堅持的意念和主張... 閱讀讓思想更有力量 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來讀書。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