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識讀教育月刊》從偶像劇談戲劇創作~編劇實務者的經驗分享
2010/12/14 13:49:13瀏覽651|回應0|推薦4
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從偶像劇談戲劇創作~編劇實務者的經驗分享

         

李元凱/文山社大「電視編劇」講師

  「偶像劇」顧名思義,就是以青少年們心目中的偶像,來扮演劇中男、女主角的劇集。劇情故事環繞在偶像的身上發展,偶像是青少年喜愛的對象,同時也是崇拜追逐的明星。劇情將劇中主人翁故事背景的年齡層降至青少年,以此為主要觀眾訴求對象。國內早期的電視劇像是中視的「少年十五、廿時」、「一代女皇武則天」......等,都是如此的設計架構,寓意著英雄出少年,可塑性較大。

  

戲劇與真實

  事實上,任何戲劇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可說是一種「同一現象」(identification)也稱「同一作用」,這是心理學的專有名詞,也是一般觀眾都會產生的共同現象。觀眾在收看戲劇節目時,往往把自己變成劇中男女主角,與他們合併為一,經驗他們的經驗,視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感情,此時欣賞者的靈魂不在他自己身上,而是在劇中人的遭遇裡,附隨著男、女主角去冒險,共享喜怒哀樂,因為我們都是非常平凡無奇的人,都沒有過冒險的經驗,沒有偉大的美滿愛情,平淡地生活在狹隘的範圍裡而無法創作。

  戲劇本身是虛構的,在看戲的那一剎那,觀眾會將劇情視為真實,把虛幻的當作幻覺,原本非真實也變成了真實的幻覺(illusion of reality)。於是,在精神上尋找憑藉,以逃避困難,求得暫時的滿足與解脫,這是一般正常人都會發生的最低程度的精神生活。(另「超然現象」(detachment)不在此敘述)

   

偶像劇的興起

  電視公司是靠銷售節目、廣告來維持生計的,全球經濟泡沫化,景氣的低迷,造成購買力的下滑。但依據調查報告來看,學生群的消費反而大幅提升,因此電視台節目企劃設計規劃上也做適度的調整,針對學生群的節目逐漸增多,諸如卡通影片、素人表演等。

  早期的偶像劇,應該是日劇「美麗人生」給人們的印象最深刻。木村拓哉飾演佟二,一名美髮師;常盤貴子則飾演杏子,一位坐輪椅的圖書館管理員。故事是從佟二去圖書館借美髮書籍,與杏子結識,產生倆人戀愛的悲悽故事開始,劇情感動了觀眾的心扉。其中一段情節,「為你的愛人精心製作一個髮型」,是佟二在杏子過世後,深情地為她化妝,這種貼心充滿濃郁愛意的舉動,讓觀眾的淚水氾濫四溢。

  另外,除了日劇外,裴勇俊主演的韓劇「冬季戀歌」、「初戀」、「我們真的愛過嗎?」、「愛的問候」、「情定大飯店」等膾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劇集,也大放異彩。

  在國內由於電腦網路的興起,漫畫書、卡通影片的暢銷流行,有線電視台像雨後春筍紛紛崛起,嚴重影響無線電視的生命線和八點檔戲劇的收視。有鑒於此,華視率先將炙手可熱的漫畫書《流星花園》改編成黃金檔的劇集,由當紅的偶像F4:言承旭、朱孝天、吳建豪、周渝民與大S分別擔任劇中要角,演出青少年熟悉喜愛的漫畫角色。劇集播出後一炮而紅,蔚成國內偶像劇的風潮。

  從該劇的生成來看,首先,華視得先購買製播「流星花園」的版權,然後請編劇來編寫劇本。由於漫畫書已有完整的故事,鮮明的主題意識、人物性格以及美的畫面構成,是近乎導演(播)分鏡後的圖像組成,使用圖像來說故事情節,符合影視映像語言的需求,編寫成劇本,自然容易多了。

   

劇本說的好還要說的巧

  故事人人會講,戲法人人會變;然而要說的動聽,要變的巧妙,運用之技藝,全存乎一心。懂得編造故事的技巧,熟練魔術的竅門,自然能做到吸引觀眾,驚歎不已的效果,這也是值得我們鑽研探究的課題。

  編寫劇本,就像是藝術創造工程一樣,先要設計建築藍圖。需要的東西很簡單,只要一枝筆、稿紙,或是電腦,是件非常屑小的工程,行動著只是一隻顫動的手,然而它也是件最宏大的工程,橫跨著渺渺千年,茫茫空間,叩動著古往今來無數人的心弦,相對地也是件不容易的藝術創作。

  電視傳播的快速、無遠弗屆、深入家庭、普及大眾,顯現出「立即性」(immediancy)與「親切性」(intimacy),迅速地把人們所需要視訊,以清晰而逼真的畫面和聲音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尋求感官上的享受與心靈上的抒解,電視並不是毫無原則的去迎合大眾口味,而是提供健康的娛樂,讓大眾的身心獲得調劑,雅俗共賞,不產生不良的影響,發揮出「寓教於樂」的效益。

  

 

       

《主題故事》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owerkk&aid=469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