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照片寫下的每條註腳,都是一句迷人的詩。
新書結合了新作與舊作,再分為四個範圍:「大魚筐」、「鯨豚池」、「小魚
簍」、「淡水魚缸」,「大魚筐」和「鯨豚池」應是舊作改寫,在前言廖鴻基
提到,有些文章之前因為某些原因未被收入書中,如今舊瓶換新酒,重見天日
。
「大魚筐」的主題仍舊是過去擅長的海洋書寫,而「鯨豚池的」鯨豚書寫也是
他拿手的生態觀察,但都看得出廖鴻基過去的文筆和當今的差別,以及心境上
的微妙轉變。
我個人比較偏好「小魚簍」和「淡水魚缸」中的篇章,「小魚簍」中相當喜歡
「沒收」這篇,廖鴻基寫到他想像中的海,「所有生命源自大海,同理,終有
一天也得回應她的召喚。即使終老於陸地,依生態指標,最後最後的殘骸,也
將回歸大海。屬於她的,終要一一回收,而且她不嫌、不棄、沒有計較、不會
拒絕、什麼都要、什麼都不放過,如此貪婪像是為了填補她深邃的空虛。」寬
容如大海,深邃如大海,但誰能像大海般的透徹呢?其他如〈一槳槳划回自己
的岸〉、〈心底的濤浪〉在他的部落格發表過,也都有在飄泊中回歸的深遠意
味,仍舊有脈絡可循,看到他對於海洋那種深刻與深情的價值觀。
但到了「淡水魚缸」中,他對人世間微妙世情的感慨與追念,卻異於海洋的廣
袤與深邃,而顯得有些感嘆與怨懟了,死忠的讀者不妨細細品味一下。其中我
較喜歡的是〈曲線與直線〉和〈上游下游〉這種雙軌辯證的文章,廖鴻基也發
揮繁複意象的書寫技巧。〈曲線與直線〉中:「天地大海處處留著線條痕跡,
自然的、人為的,曲線和直線;自然形成的通常以曲線合韻,如雲朵嫋娜、山
的綿延、溪流蜿蜒、迤邐曲折的海岸線、伏仰的浪、鳥的羽弧、葉的婉轉;而
人為的線條一般剛愎、挺直、肅厲,如巍巍大樓、框限的港埠、亙直的溝渠、
筆挺的馬路、橫跨的橋樑、圍阻的柵欄和牆垣、兩斷的牢獄、悍擋的攔砂壩,
這些,莫不又直又硬危危挺挺剛愎不屈。微笑是曲線,急躁莽撞一根場子粗魯
的直通到底。」大海與陸地、人情與世情、一下子以多重繁複的意象來做比喻
與並置,這是要與大海有著相當熟識的,最後仍不忘以外部來連結到自己,這
些多重的體認並非相對,而是相生。
〈上游下游〉:「樹下坐了一會,當我安靜下來,河畔反釋出一場有別於人世
的熱鬧。大卷尾張著烏亮鳥羽站在樹梢,讓溫柔陽光細細梳理羽毛內裡,微風
晃盪,牠悠然懸在和睦的春風裡盪鞦韆。一群珠頸斑鳩撲撲落在溪洲上搖頭晃
腦地散步,牠們咕沉著聲音說話,慢慢走到水邊一起低頭喝水。綠繡眼一群嚶
嚶瑣瑣,忽起一陣響在頭頂的枝椏間,牠們是一片片閃著亮點的綠葉,隨風流
過枝頭。眼前河面浮起一群吳郭魚,紛紛張著嘴,千言萬語爭著想把溪水裡的
故事告訴水面的春天。「噗通」一聲水花,縱身跳起河面一條豆仔魚,這一躍
似乎點燃火花起了帶頭作用,整段河面隨後紛紛紜紜,一根根袖珍飛彈般往河
道上游熱鬧躍進,真像是大海裡衝身躍起海面的一群海豚。這場熱鬧,隱約有
個方向,飛的、游的、跳的,彷彿都指著上游前往;是否那裡有場聚會等著牠
們。」上述場景描述將大海移至這河畔,或說河畔就是一片大海,豐富有層次
的描寫,使得讀者眼前景致都鮮活熱鬧起來。
然而讀畢闔上書,最美好的看來,好似都不是在陸地發生的,就算在人世間發
生的,也都有大海的影子。不過,我突然想要整裝出發,去看看,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