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6/16 23:06:42瀏覽143|回應0|推薦0 | |
****************************** 【2013/06/16 23:06:42~~23:10】哈,……^_^……,終於輪到楊伊湄妹妹的新聞時間了。 王志郁那些姓王的女人,到底煩不煩啊?打從俗家姓王的女人,當了尼姑, 變成慈濟鬼德會的證嚴,姓王的那些人就一個比一個爛,〈姓鍾的也一樣〉一定要三條魚把他們姓王的鎖三年?他們才會高興嗎?~~~編輯中~~~ ****************************** 【2013/06/17 22:08】哈,……^_^……,三條魚背後的混帳很多,楊伊湄妹妹多包涵啊。 定本文的主標題、次標題:『山雨欲來風滿樓(11)征剿農民軍的大混戰(11)京營總兵王樸的大敗筆:一舉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過眼雲煙。』 ****************************** 【06/28 06:31】哈,楊伊湄妹妹紅得太快,……偶而慢一些比較好。 把那些傢伙踢出去,眼不見為淨!主文完稿。 *********************** ****************** 《第五章 步入深淵的內亂‧山西征剿》 〈P.338〉六月,潞王朱常淓自衛輝府〈今汲縣〉上疏告急,要求朝廷重視豫北局勢,「早行翦滅,毋輕視賊」,給崇禎帝極大震動。崇禎帝特遣京營總兵倪寵、王樸率卒六千、馬五千,晝夜兼程,在八月份終於趕赴豫北;不久,參將湯九州率昌平兵數千也赴豫北參戰。 〈P.339〉由於官兵的優勢兵力,豫北的農民軍開始處於嚴重的不利境地,被官兵壓縮在狹小的豫北地區,連續被動挨打、損失慘重。 九月份〈三條魚:崇禎六年、1633年〉,被圍在豫北的部分農民軍,利用險要的山區地形、突圍到五臺山地區;但不久又殺出五臺山,重返豫北。左良玉、湯九州以及倪寵、王樸所率的兵馬前後夾擊,農民軍損失慘重,形勢越來越不利,隨時有被圍殲的危險。 晁中辰《崇禎傳》 〈P.239〉面對官軍的重兵圍剿,高迎祥和李自成緊密配合,發揮流動作戰的特長,主動從山西撤出、進入河南,活動在黃河以北的地區。由於他們的力量較大,所以成了官軍追剿的主要目標。 高迎祥和李自成等雖也打了幾個小勝仗,但總的形勢是越來越嚴峻。留在遼州的「老營」被官軍攻破,傷亡慘重。農民軍攻打長治時中官軍的埋伏,李自成本人也中箭受傷,差點成了官軍的俘虜。力量的對比對農民軍十分不利,他們活動的地盤越來越小,「打糧」也十分困難,農民軍隨時有被官軍剿滅的危險。 《明史‧卷三百九 流賊‧李自成傳》 潞王上疏告急,兼請衛鳳、泗陵寢。詔特遣總兵倪寵、王樸率京營兵六千人,與諸將并進。 賊聞之,欲從河內走太行。文詔邀擊之,不敢進。 賊之敗於山西者,亦奔河北合營,迎祥、自成、獻忠、曹操、老回回等俱至。京兵蹙其後,左良玉、湯九州等扼其前,連戰於青店、石岡、石坡、牛尾、柳泉、猛虎村,屢敗之。 賊欲逸,阻於河,大困。 〈上述白話譯文〉潞王上疏稟告狀況緊急,並且請求保衛鳳、泗的陵寢。皇上下令特別派遣總兵倪寵、王樸率領京營的軍隊六千人,同眾將領一同前往。 賊寇聽到消息,想要從河內逃往太行山。曹文詔中途攔擊,他們不敢前進。 在山西戰敗的賊寇,也奔往河北共同結營,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曹操、老回回等人都到了。京營的軍隊緊逼他們後面,左良玉、湯九州等人據守在他們前面,接連在青店、石岡、石坡、牛尾、柳泉、猛虎村作戰,屢次都打敗他們。 賊寇想要逃逸,被黃河阻擋,十分窘迫地困住。 《明史‧卷二百七十三 左良玉傳》 當是時,賊勢已大熾,縱橫三晉、畿輔、河北間。諸將曹文詔、李卑、艾萬年、湯九州、鄧玘、良玉等先後與賊戰,勝負略相當。 良玉、玘辦河南,屢破之於官村、於沁河、於清化、於萬善。良玉又扼之武安、八德,斬獲尤多。會帝命倪寵、王樸為總兵,將京營兵六千赴河南,以中官楊進朝、盧九德監其軍,而別遣中官監良玉等軍。 〈上述白話譯文〉在那個時候,賊寇的勢力已經非常熾烈,縱橫在三晉、畿輔、黃河以北的中間。各將領曹文詔、李卑、艾萬年、湯九州、鄧玘、左良玉等先後和賊寇作戰,勝負大致相當。 左良玉、鄧玘負責河南的軍務,在官村、在沁河、在清化、在萬善屢次打敗賊寇。左良玉又在武安、八德緊守賊寇,斬殺俘獲尤其多。剛好崇禎帝命令倪寵、王樸為總兵,率領京營兵六千人前往河南,用宦官楊進朝、盧九德監督這些軍隊,再另外派遣宦官監督左良玉等人的軍隊。 職方郎中李繼貞曰:「良玉、李卑身經百戰,位反在寵、樸下,恐聞而解體。」 乃命良玉、卑署都督僉事〈三條魚:“署”,音同“數”,代理、暫時擔任〉、為援剿總兵官,與寵、樸體相敵。 京營兵至,共擊賊,數有功。 良玉敗賊濟源、河內,又敗之永寧青山嶺銀洞溝,又自葉縣追至小武當山,皆斬賊魁甚眾。 然諸將以中官監軍,意弗善也。 〈上述白話譯文〉職方郎中李繼貞說:「左良玉、李卑身經百戰,官位反而在倪寵、王樸的下面,恐怕聽到這件事以後軍隊渙散。」 於是命令左良玉、李卑暫時擔任都督僉事的官職,是援剿總兵官,和王寵、倪樸的官職相當。 京營軍隊到達後,一起攻擊賊寇,屢次獲得功勞。 左良玉在濟源、河內擊敗賊寇,又永寧青山嶺銀洞溝打敗他們,又從葉縣追到小武當山,都斬殺了很多賊寇的首領。 但是各個將領認為宦官監督軍隊,其中的含意並不友善。 >>>>>>>>>>>>>>>>>> 晁中辰《崇禎傳》 〈P.239〉為了擺脫困境,高迎祥等決定詐降,以爭取時間、乘機渡河南下。 他們派張妙手等前往彰德〈今河南安陽〉,求見京營總兵王樸和監軍太監楊進朝等,表示本都是良民,只因荒旱,無以為生,才走上造反違法的道路,現在願接受招安。王樸等受崇禎帝派遣,率京營兵六千人前來圍剿,這時看到他們主動乞降,十分高興,以為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平定大患,馬上向崇禎帝稟報,並下令停止對農民軍的進剿,在開列的受撫名單上,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在其中。 《第五章 步入深淵的內亂‧山西征剿》 〈P.339〉十一月〈三條魚:崇禎六年〉,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官兵攻勢越來越兇,農民軍的日子也越來越困難。農民軍的首領開始出奇招了:他們選中了總兵王樸。 王樸的家丁不少是關中人,與農民軍算是同鄉,有些可能還與農民軍相識;農民軍的領袖並通過重賄拉上了這層關係,並聲稱願意接受招安。張妙手、闖塌天、滿天飛、邢紅狼、闖將李自成等上書王樸,說:「我們這些人都是良民,因陝西荒旱、致犯大罪。現在誓死歸降,押還故土復業。」 王樸剛從京師調赴豫北不久,沒有與這些首領打交道的經驗,也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早在陝西就有多次投降的經歷,加上拿了他們的錢,便與監軍太監楊進朝、盧九德商量,最後竟同意受降。 〈P.340〉十一月十九日,農民軍首領賀雙全、張妙手等十二人,親赴河南彰德府的武安縣城面見王樸、楊進朝、盧九德以及兵備道常道立,表示接受招安的「誠意」。楊進朝信以為真,立即上報朝廷,並停止了軍事行動。 當時在武安開報的首領共有六十一名: 賀雙全、新虎、九條龍……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西營八大王〈張獻忠〉、……南營八大王、……。〈三條魚:由上述列表的順序,以及號稱西營八大王的張獻忠與另一個不知名的南營八大王並稱,可推知當時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大致屬於中階首領。〉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