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4,4,5,5,5,6,6,6,7,7,7,8」的聽牌分析
2008/01/28 13:08:13瀏覽4580|回應0|推薦0
2007/09/23 21:03
 

在「至尊百家樂」的節目中,

乃至尊最喜歡出的一個麻將問題,

就是「4,4,4,5,5,5,6,6,6,7,7,7,8」的聽牌分析,

或是和它相類似的牌型。



我在研究所的時期,認識了兩個超級賭棍,

這應該說是何其有幸、或說是何其不幸?

都是在圍棋社裡面認識的,

一個叫做劉志堅,台南人,台大心理系、台大商學研究所,

另一個叫做魏中珩,台中人,忘了他是唸什麼,據說他家很有錢。

不過唸什麼,對他們好像不太重要,

魏中珩好像是無所不賭,

劉志堅從台灣賭到大陸、再從大陸賭回台灣。

關於“大螺絲”的牌型「4,4,4,5,」,

或是“超級大螺絲”「4,4,4,5,5,5,6」,「4,4,4,5,6,7,8」,

或是乃至尊最喜歡的“無敵大螺絲”「4,4,4,5,5,5,6,6,6,7,7,7,8」,

關於它們所聽的牌,

我的朋友劉志堅有一種說明的方法,

我覺得非常好,

提供給大家參考。



直接從「4,4,4,5,5,5,6,6,6,7,7,7,8」來看,

第一,把所有碰在裡面的三張,各別取出兩張,

在把所有的兩張當作A組,也就是「4,4,5,5,6,6,7,7

把剩下的牌當作B組,也就是「4,5,6,7,8

很明顯的,

A組的「4,4」或「7,7」作“將”,

5,5,6,6,7,7」或「4,4,5,5,6,6」是兩個“順”,就可以不管它們,

B組的「4,5,6,7,8」,當然聽牌聽的是3,6,9



第二,把A組的「4,4」放入B組,

A組變成「5,5,6,6,7,7」是兩個“順”,可以不管它們,

B組變成「4,4,4,5,6,7,8」,前面的「4,4,4」是一個“內碰”,可以不管它們,

這種情況變成沒有“將”,

所以,「5,6,7,8」的兩頭「5」和「8」吊“將”,

當然聽牌聽的是5,8



第三,再把A組的「5,5」也放入B組,

A組變成「6,6,7,7」,很明顯,這是聽牌聽“對對”的牌型,聽的是6,7

B組變成「4,4,4,5,5,5,6,7,8」,

4,4,4」、「5,5,5」是兩個“內碰”,

6,7,8」是一個“順”,都可以不管它們。



第四,〈其實這已經不用討論,所聽的牌都已經出現〉

再把A組的「6,6」也放入B組,

A組變成「7,7」,很明顯,這是作“將”,

B組變成「4,4,4,5,5,5,6,6,6,7,8」,

4,4,4」、「5,5,5」、「6,6,6」是三個“內碰”,都可以不管它們,

剩下的「7,8」就是雙頭的聽牌牌型,聽的是6,9



總結來說,“無敵大螺絲”「4,4,4,5,5,5,6,6,6,7,7,7,8」,

聽的牌是3,5,6,7,8,9

記憶法則非常簡單,

從原本的48向外各延伸一個號碼,得到39

聽的牌就是一路從3聽到9

但是,最旁邊的“內碰”「4,4,4」的4不能胡牌,

也就是從3,4,5,6,7,8,9扣除4

得到3,5,6,7,8,9

其實,最基本的“大螺絲”的牌型「4,4,4,5,」,

就有同樣的聽牌法則,

從原本的45向外各延伸一個號碼,得到36

聽的牌就是一路從3聽到6

但是,要扣除最旁邊的“內碰”「4,4,4」的4

所以,聽的牌是3,5,6



讓我們來做三個練習吧,

第一,「2,2,2,3,3,3,3,4,4,4,5,5,5,6」,聽什麼牌?

答案很簡單,1,3,4,5,6,7

懂嗎?

第二,「3,4,4,4,5,5,5,6,6,6,7,7,7」,聽什麼牌?

這也不難,

只要倒過來想就好了,

聽牌2,3,4,5,6,8

第三,「5,5,5,6,6,6,7,7,7,8,8,8,9」,聽什麼牌?

按照我們的法則,聽的牌是4,6,7,8,9,10

不過,很抱歉,麻將沒有10

你當然可以自己發明一種有10的麻將,

不過,那要有人願意玩才行。

所以,這個問題聽的牌就是4,6,7,8,9



按照上面的分析,大家發現到很有趣的現象。

事實上,從數學的角度來看,

麻將的牌局是一種非常有深度的代數系統,

其實,不只是麻將,

中國的八字命理也是一種非常有深度的代數系統,

只可惜,西方的數學家不懂中國的麻將,

更不懂中國的八字命理,

而中國本身,

因為許多佛教徒虛偽無恥的道德觀念,

把一切和賭博有關係的事物,都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把好好的八字理論系統,搞成荒謬無稽的神鬼笑話。

這………,該怎麼說呢。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157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