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通過一座拱門 ——小說的雙向結構
2014/09/04 22:52:49瀏覽262|回應0|推薦3

通過一座拱門
——小說的雙向結構

朱嘉雯

一八七六年,在俄國一段關於婚外情的故事裡,安娜.卡列尼那最終身著一襲黑色天鵝絨長裙,迎向風馳電掣的火車,結束了愛情生活裡使人過度疲憊的厭倦與猜 疑。葬禮結束後,男主角伏倫斯基痛徹心扉,志願從軍,但求一死。這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揪緊了讀者悲傷哀惋的心。

故事的另一條平行主線,則是以遼闊的鄉村大地為背景。男主人公列文或許就是作者托爾斯泰的投影。他以痛苦和矛盾的永恆形象,逼使讀者不斷地追問自我與信仰 的關係。在故事裡,列文與吉蒂這對平淡的夫妻,成了安娜與伏倫斯基的對照組,作者在藝術結構的安排上,讓兩段故事各自發展:飛蛾撲火的熾情烈愛,與細水長 流的雋永情意,最後歸結於同一主題,即作者本人對於婚姻與愛情的深刻體悟。

兩條主線合抱成一座拱門式的結構,說明了從托爾斯泰為了揭示較諸以往更為複雜而深刻的社會生活,於是拓展了小說的敘事手法,用嶄新的形式與結構訴說著後宗教時代,人們對於婚姻、家庭、愛情與人性的重新體會。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1695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