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3 09:57:23瀏覽326|回應0|推薦0 | |
隨著社會型態多元發展,愈來愈多的行業必須二十四小時有人輪值。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什麼時候睡覺?該睡多久?什麼時候起床?如何安排一天的作息?尤其是醫療體系中,眾多需要二十四小時排班輪值的醫師、護士及其他醫療工作夥伴,每天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輪班工作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主要壓力來源,即使在醫學教育中,這個課題卻很少被提及或深入討論。本文將整理關於人體生理時鐘對睡眠的影響,並提供二十四小時排班輪值工作者之日常生活作息的規劃和建議。 輪班工作長久以來已被證實是造成生理及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被認為和日夜輪班有關的毛病包括: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睡眠中斷以及睡眠剝奪(夜班工作者白天平均睡眠時數約4.5小時),增加憂鬱症、情緒不穩、離婚的機率,增加腸胃不適、免疫功能失調以及不孕的機率,增加藥物以及酒精濫用的機率,增加慢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其危險性比每天抽一包菸的機會還高),提高工作意外和疏失的機率,增加上下班車禍意外的風險。 鐵達尼號於航行的第15天, 1912年4月15日凌晨2時20分沉沒,造成1500多人罹難。 實驗發現日夜作息顛倒的動物比較短命。在日本,已經有企業因為員工值夜班造成過勞死而判國賠的判決先例。實驗證實,人體內存在一個以25.1小時為週期的生理時鐘,因此一般年輕人比較傾向於晚睡。這項發現,對於日夜輪班者的生理時鐘調節亦有重要的影響。雖然很多排班輪值上班族相信,隨著時間及技能的熟練,他們將能適應這樣的輪值工作。但是證據顯示,年紀的增長使得輪值工作的適應變得更加困難。美國曾經做過調查,發現有25%的急診專科醫師(平均工作年資10.3年)需要靠藥物來幫助睡眠或保持工作清醒;相對之下,已經結束急診輪調的住院醫師,只有15%有服用藥物的習慣。 睡眠時間有一大部分是由日夜週期決定,這可部分解釋為何夜班輪值工作者的白天睡眠時間比白班工作者夜間睡眠時間少,因為生理時鐘會阻斷睡眠。有證據顯示,每天睡眠時間少於五個小時或大於十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七至八小時者有較高的死亡率。 許多輪班工作者偏好十二小時的輪班型態,因為如此可以有較多的放假天數,這也是台灣許多工業、電子從業人員的值班型態。然而與八小時輪班相較,十二小時輪班的班次轉換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做生理時鐘的調適。對於需要高度精神與體力專注的醫療工作人員,十二小時的值班型態常導致下班前幾個小時身心的疲乏,尤其是在剛開始輪值夜班的前幾天。 最佳的值班策略是儘可能不做班次的轉換。需要長期值夜班的工作者,即使在休假期間,也必須維持白天睡眠的生活型態,以減少對生理時鐘的干擾。許多人並不能接受在大白天強迫自己睡覺這個觀念,因為如此便剝奪了白天與家人或朋友的正常社交生活。對於夜班工作者,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來調適轉換到白天的生活型態。而白班的工作者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適應夜間的生活。因此,在開始一段長期班次轉換之前,應該要有適當的休假時間來做生理時鐘的調適。 對於需經常班次轉換的工作者,在此提供一個稱為定錨睡眠 (anchor sleep)的睡眠策略,以減少生理時鐘的失調。定錨睡眠是指當班次轉換時,讓睡眠涵蓋每日固定的四小時時段。如下圖,假設值完大夜班後,從0800睡到1600;隔天休假,從0400睡到1200;重疊部分,0800到1200即是定錨睡眠 (anchor sleep)。對許多人來說,與其整個白天都在睡覺,睡到中午而保有部分的白天社交生活似乎是較佳的替代選擇。定錨睡眠讓睡眠約一半的時間維持在每日的固定時段,以減少對生理時鐘的干擾。對於需要二十四小時排班輪值的工作者,急診醫學年會於一九九二年提供以下建議:
資料來源:急診夜未眠部落格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