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0 19:46:30瀏覽268|回應0|推薦0 | |
以詞彙上來看「沙龍」,緣起義大利語Salone,原意指女性在床邊與親密友人聊天。而「沙龍」背後的文化與歷史意義起源自17~18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由一位沙龍女主人來凝聚不同的社會階層的文人雅士或貴族,這些沙龍客人會定時參加聚會,談論的主題從早期的教育與文學,至18世紀轉而以哲學、科學、宗教的思考為中心主題,來進行交流。 龍應台基金會發起的「思 · 沙龍」,即是透過國際論壇、講座討論的方式,讓台灣青年直接接觸國際的思潮和人物,直接聆聽不同語言的演講,深入探討攸關全球未來的議題,藉以培養年輕人的全球視野,提升深思論辯能力,促使他們關心全球議題,累積國際知識,亦即培養有寬闊全球視野、具世界公民氣質的二十一世紀「新青年」。 龍應台基金會在台灣各大學組織「思 · 沙龍」(目前有七所大學響應),以社團的方式經營,鼓勵年輕學子關心國際思潮,並學習思辨能力。期待在校園埋下的種子,未來能成為堅實的樹木,帶領台灣迎向美好未來。 「逢甲思沙龍」工作團隊由逢甲校內學生自發性主導,負責將思沙龍活動推廣至中部各大專院校。活動形式以觀賞記錄片作為開場,並邀請教授學者進行講座式會談,以近距離和參與者的方式互動交流。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