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3 11:54:23瀏覽400|回應0|推薦2 | |
5 歲孩子大腦新陳代謝的活化程度已高達成人的兩倍半,提供他們好的學習環境是當務之急,父母和教育單位必需看重童年階段的教育投資。 報載,有個可憐的爸爸為了生計,無法回家餵女兒吃飯,只好用吊籃把食物吊上去,2 歲的女兒整天看不到人,心中害怕哭到鄰居報警,這件慘事才被人知道。 我們非常同情這位爸爸,看到他能自己發明吊籃,解決餵食問題,知道他天資不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惜了年輕時無人栽培。我們較關心的是這個女孩語言遲緩,到現在還不太會說話。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吵就好,沒有想過孩子還必須要教,智慧才會發展,電視永遠不可能取代父母的。 教育投資 效益最佳 人格與IQ 教育環境影響熟成 神經學家發現人的腦(人格與IQ )是一個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大腦晚成熟,因為它必須給環境時間和機會去作用。因此,現在已知,環境會影響神經的連接、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及基因的表現(Express )。 嬰兒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 大腦活化 零歲開始 小學三年級(9 歲)在神經發展上是個分界點,嬰兒在10 個月大時,大腦新陳代謝的活化程度就與成人一樣,一路上升到5 歲,到達成人的兩倍半,然後下降,到9 歲時,進入一個平台,等到青春期時,再度揚起,這時,男女有不同,女生早成熟,最近美國NIMH(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報告,女生11歲就到達頂點,男生是12 歲1 個月。 在教學上,三年級也是個分界點,它是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分界線,一二年級書本很薄,都是圖片,它是「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的階段,三年級以後,課本沒圖片,沒注音,它是「Read to learn」,用閱讀打開人類知識的門,因此,美國和新加坡都要求小學生在三年級時要養成閱讀的習慣,不然孩子會因學業挫折而有中輟的危險。 看到這篇論文,我們真的很憂心,因為台灣目前仍然認為國小教育沒關係,投資在國小教育上的錢最少,不知道那才是他一生的黃金受教期,政府在關掉偏遠地區小學之時,應該要先參考一下這篇論文。 參與孩子的童年 八月他會和你手牽手過馬路,九月就不會了,等到上了高中就是你走前面,他走你後面,假裝跟你沒關係了。父母如何掌握這珍貴的十二年,把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教給他,把他的人格培養好,讓他有紀律和毅力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童年只有一次 很不幸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等到發現方法不對時,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做父母之前必須先有孩子成長歷程的知識。尤其是老大身上累積來的經驗並不能夠完全適用到老二身上,因為雖是同胞手足,每個人還是不同。這是為什麼父母親一定要瞭解自己孩子心理生理發展的過程,而不能一味的用坊間的育兒書去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 文╱ 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