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果律----瓔
2005/11/05 16:44:28瀏覽155|回應0|推薦1

              

 

師父說:因果律是自然界的統一法則,真的!如果不是因果律的存在,那就不必修行了,生命也就是一潭死水,從因果律的認知,了解因為是自己累劫所造的業,讓我們選擇了不同的父母,又因為父母的遺傳基因和出生後所接受的教育`朋友`環境……的不同而有了主觀意識,這種自以為是的主觀意識,操控我們的身口意,讓我們成為慣性的奴隸,不自知的過著自我煎熬的生活,苦不堪言!

 師父慈悲告訴我們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修正想念和行為----修行修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走的路----是權力也是義務,因為無法讓自己的心平和,不但是自我責磨,更是成為社會中的不定時炸彈,安祥禪是立體心理學,祂讓我們認清真假,以因緣果的認知來面對個案,讓我們了解修行就是修正想念和行為,祂並不神秘,當我們體悟到自己要修正累劫的慣性何其難時,也就能長養慈悲心,包容別人,如此良性循環,家庭社會自然祥和!

 因為因果律的存在,讓我們有努力的空間----命運是可以改變的,當我們肯定<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我們就要切記:學習安祥禪的目的就是希望人安祥,國安祥,世界安祥o這種正確的發心,不但能幫助我們在修行的路上不會有偏差,也能幫助我們度過種種考驗,達到溯本窮源,返璞歸真的目的,安祥禪的中心思想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為---平實不神秘,但是的確能帶給我們迥然不同的心態,這是有科學的證明!

       ¨科學證明

1.      有醫學中心已經將<>的可塑性或<腦神經>再生能力載在文獻中,他們以電腦掃描發現:當我們不斷反覆練習,可以使腦部產生新細胞,改變了原來參與部位的神經結構,所以從<生理>觀點:腦是可以改變的o

     結論:改變了想念行為,輸入<正見>,消除負面的,錯誤的思考,讓內心充滿

     <>,<寬恕>我們的確可以找回原本的佛性

  2.   <腦內革命>一書,作者是一位中醫師也是西醫,他發現當腦內分泌a波就會分 泌b內啡肽的物質;它的分子結構與嗎啡很相似,所以又稱為<腦內嗎啡>o在結論中說:每一個人抱持各不相同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而且當達到某種自覺時即會受到神的獎賞,而分泌出腦內嗎啡,帶來以前沒有的充實感活力積極主動的意念o所謂腦內革命:就是一種生存樂趣的發現o當你了解了自己的使命時,以後的人生將永遠被喜悅所包圍,永不間斷(ps:安祥覺受)

      因果律讓我們了解:改變了因(想念行為),就會產生不同的果!修行是一步一腳印,是嚴厲的,無法投機取巧的,祂真正彰顯立足點的平等,名利財富在修行路上沒有特權,只要能反求諸己就能親嚐法味,生活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過著既淑世又出世的生活,穩定的邁向生命的圓滿

      修行為什麼要<見性>才能成佛?因為只有在親切的體認到生佛平等之所以然,才能真正發出慈悲心,否則面對無理取鬧的人如何不動心?師父提供了很多方便,幫助我們見性,因為我們累劫的習氣要改變不是那麼容易,唯有見性以後,摩訶般若發露,在複雜的業網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再努力反省,才能更深的一層體悟,發現障礙自己的慣性,去除之,如此<良性循環>,不昧因果,歸家穩坐絕對有望o

 

                 以師父告訴我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唐朝的宰相裴度在未成為宰相之前的故事:

裴度要赴京趕考之前,到某一間寺廟時,住持看到他說:你趕快回家準備後事吧!裴度聽了頗為沮喪,於是到稻田中去散心,這時,突然看到遠方有一部豪華馬車駛過來,有一位妙齡少女抱著一包東西匆忙的跑到草叢中,蹲下去一下子後又匆匆的離去,但是手中的包袱不見了!等馬車走遠,裴度心裏想:八成是有錢人家的小姐,與人暗結珠胎後,把小孩丟在荒郊野外,所以他趕快跑過去,的確包袱在地上,當他打開一看:不是小孩,而是一大堆的金銀珠寶!他想:這位小姐一定會回來拿,就坐在包袱上面,一會兒功夫,小姐果然慌慌張張趕來說:請問先生,有沒有看到一包…?裴度說:!如果我還給你,你要如何報答我?小姐面有難色後,就開始要脫衣服…,裴度說:小姐!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告訴我,這麼多的錢要做什麼用?小姐就說:我是奴婢,我家老爺被陷害,關在牢中,小姐變賣家產要拿這些珠寶去為老爺伸冤,裴度說:你趕快去吧!這位奴婢感激萬分,就問了他的名字知道他想趕京赴考o

當裴度再回到寺廟時,住持看到他說:裴度我幫你準備盤纏,你趕快赴京趕考o裴度莫名其妙的問住持說:你不是要我回家準備後事嗎?住持說:你到底作了什麼好事?你的命運全改變了!裴度說:我沒有做什麼好事呀!住持說:你出去到回來中,有沒有發生什麼事?裴度就一五一時的述說剛才的事,住持說:你不為錢財迷惑起貪心,不為美色迷惑起色心,更加可貴的是你做了這些事,還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沾沾自喜,所以你的命運完全改觀!本來,你的<法令紋>的尾巴是進入嘴中-----羊入虎口;現在你的<法令紋>的尾巴彎進下巴----大富大貴

後來,裴度赴考的主考官竟然是那位被污陷的老爺,一看到他的名字,一個不被名利,美色誘惑的人,一定是個好官,就這樣後來成為宰相 !

      累積功德,又能[為而不有,善而不居],才能真正擁有安祥!否則會退轉!我們要以安祥的心態,扮演各種角色(爸爸`媽媽`太太`先生`子女`老師………),很多人講道理頭頭是道,但是,卻不能和生活打成一片,言教與身教背離,如果只是嘴巴安祥,真是玷汙安祥禪,我自己就犯了這種毛病,所以一直戰戰兢兢,反省真的很重要,面對世間法如何採取中庸之道,值得我們一起來探討,社會才能真正的和諧,我們才能在感恩`知足的生活中,穩定的邁向心靈提昇的成佛之路!

      修行是如雞孵卵,如爐煉丹,安祥禪的特色就是師父傳心,把這種心態保任,時時自覺,念念自知,綿綿不斷的保任,六祖說: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當我們努力保任一段時日,自然能了解六祖的話,真的!努力修正自己,終竟桶柢脫落,歸家有望!

      禪貴在<參詳>壇經所說的: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這是六祖的智慧,告訴我們,在因果的業網中如何面對,請大家參詳!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ncy22&aid=9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