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高等的人------耕雲導師開示
2006/12/10 19:29:11瀏覽158|回應0|推薦0

五、修行的過程,是情感與理智均衡發展,一齊投入

  人和動物不同,因為「人身難得」--人的身體很難得,動物的身體容易得。人和動物有何不同?人和動物表現在這個現象界,是不平等的,(南泉斬貓、溈山斬蛇,這是一種慈悲,何以他們是慈悲呢?有些話不用作註解。)因為所有的動物所突出的,只是牠的本能,牠有運動官能,可以做馬戲,你可以教牠;除了運動官能,就是牠的本能-覓食與求偶;然後就是微薄的感情。

  人的修行,不是說拋掉情感,拋掉情感那是極大的錯誤。人的修行過程,應該是情感與理智均衡發展,理智昇華為摩訶般若,情感昇華為大慈大悲。「無緣大慈」--無條件的同情,「同體大悲」--感同身受的同感,而動物沒有這些。人除了本能、運動,還有思惟、情感、理智,這是一般動物所沒有的,所以說人身難得。人能借假修真,是說借我們虛假的心--六塵堆積的表面意識,利用表層意識的理性去辨別是非、正邪、真假、善惡,然後知道有所選擇,而動物則不能。

六、最高等的人(上根大器)所追求的是「斷惑」

  人身難得,因為只有人有思惟和理智。人除了低級保存慾--說我不能受到傷害,我要安全;還有佔有慾--說這東西頂好是我的,已經是我的了,別人不能拿走,但除了這些慾望以外,人還有求知慾。對於一個高水準、高素質的人而言,求知慾超過一切。他的煩惱不是說「沒有飯吃」,也不是說「別人對他的態度如何」,而是說「很多事情他不明白」--他不了解「生命是個什麼東西」,他不了解「宇宙什麼叫做真理」、「宇宙最真實的是什麼東西」、「唯一真實不變永恆的是什麼」、「什麼是佛法的最究竟處」。他為了追求這個答案而非常煩惱,得不到這個答案,感覺心裏有許多惶惑,他得到了這個答案就能斷惑。古德說:「學道須是鐵漢,入眼是非便判。」一個人能夠斷惑,他便能夠「入眼便判」,也就是對一切不再懷疑,不再惶惑,不再有所不知。那是最高等的人(也就是佛法講的上上根器)所追求的。

七、要擺脫煩惱,必須淨化自己,提昇自己的心態

  至於剛才我第一段所講的,要擺脫煩惱,那是一般人的心態。聖人有聖人的無奈,凡夫有凡夫的煩惱。我們講聖人的無奈--釋迦牟尼佛並不能改變提婆達多,耶穌也不能叫猶大不出賣他,聖人有聖人的無奈。我們有這麼多的問題要解決,我們的生活需要改善,心靈需要提昇,就必須對現實有所改變;而改變的起點,不是要你改變周遭的環境,而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淨化自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ncy22&aid=58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