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5 04:48:49瀏覽2081|回應9|推薦146 | |
2009/8/17(一)晨: 割捨所愛切膚之痛,恨之入骨山崩地裂, 愛恨情仇刻骨銘心,意識明顯善根難萌。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多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作者元好問(西元1190-1257)是金朝的大詞人,相當於南宋時期。他年輕赴試並州,途中遇到獵戶告訴他當天射死了一隻大雁,而大雁的伴侶竟不飛走,四處盤旋哀鳴,最後投地而死。元好問買下這兩隻死雁,葬于汾水之上,稱爲「雁丘」,還寫了一首《雁丘辭》悼念此事,本來未加以譜曲,後來元好問舊地重遊,又把這段感人故事再譜一曲,曲名叫《摸魚兒》。 唐明皇《春台望》裡有云:「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雁子是鳥類裡頭對愛情特別堅貞的,牠們通常是一雌一雄在一起,很少分離。自古以來,雁子便是雙宿雙飛的象徵,亦被隱喻為離別或是訊息之意。這對雁子爲情而死,詞人相信它們不會和黃鶯、燕子一般化爲黃土,一定會流傳千古,供天下有情人追悼。(資料來源:摸魚兒 ( 金 ) 元好問、問世間 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動物世界以身相許的真愛流露,其純潔無瑕、崇高無上之情令人為之動容,反觀我們人間,只要打開電視、翻閱報紙,愛恨情仇的悲劇故事隨時都在上演:夫妻因愛生恨,父子反目成仇,朋友相互攻訐,路人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當希望幻滅時,當執著放不下時,當冤仇無法發洩時,當愛得過火,盲目到甚至連生命都能犧牲時,心靈苦不堪言,更會傷害到週遭無辜的人。聽聞這樣的故事時,卻令人心頭滴血,不勝唏噓! 執迷在愛恨情仇的人,是「心隨境轉」、是自己的心不能自作主宰的悲哀。割捨所愛時,有如切膚之痛,恨之入骨時,足令山崩地裂,這種愛恨情仇的情緒讓人刻骨銘心、永誌難忘,而且意識越明顯,表示執著越根深柢固,善根就越難萌芽,進而障礙慧命悟性。因此,徹底消解對世間幻境的執著,實在是生命最為迫切的課題。 當我們學習了心靈智慧之道,就能化煩惱為菩提,化無知為有知。因為擁有返觀自照,洞悉心念的智慧,就能將執著、頑固、善變、脆弱、愚痴的心田,轉化為放下、圓融、堅持、活潑、彈性的信心,更能運用智慧的光明力量讓當下每一念「心轉境隨」,這樣就不會迷惑在無常的洪流中。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