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6 02:40:31瀏覽1179|回應3|推薦33 | |
96/12/31(一)晨: 雨水成災,風暴成害, 人為疏失,生態混淆。 (天地造化類,解[961231a]: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生命力強,又屬隆起地塊,地質年輕,地形起伏大,物種變化多,自然資源豐富美麗,人稱寶島。然而幾十年來,由於人口繁衍,產業發展未能顧及大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資源過度利用乃至大規模破壞環境,終於肇致大地反撲,風災雨害連連。這其中的因果關係,可概略以「水」、「土」、「林」三大塊加上「人」來顯現國土的基本問題。 水、土、林三者和人若保持平衡的時候,就可以成就豐富的林相和豐沛的地下水,取用不虞;若是「人」使用過當,大自然的均衡被破壞了,災難就不可避免。若檢視台灣近年的氣候變化情形就不難發現,除了雨量北增南減較為明確外,其他如雨量集中、強度增加等均尚難確認有異常現象。但風災雨害之損失卻逐年增加,其原因恐與人對環境的破壞有關。 若以「水」的問題來探討:首先,台灣區所降的雨水有60%是流入海中;再者,由於水土保持工作不力,造成水庫淤積嚴重,所淤積之土石已相當於一個翡翠水庫的總水量(約4 億立方公尺);第三、森林是水的母親,然而造林者或水利機關並未把涵養水源,當作績效評估指標;第四、管線因長年失修,估計有1/4 流失,漏水嚴重,但自來水公司又無力投資改善;第五、因新水源開發經費過高,且不易執行,故經費閒置;最後,是國人用水浪費無度,生活用水遠超過世界水準,水價與費率結構卻未反應此事實。 若以「土」的問題來探討:土地供給無法增加,加以土地管制規定僵化、土地變更手續冗長,本就無法充分供應來自住宅、產業、休閒及重大公共建設的大量需求,復以土地超限使用、濫墾濫伐,或土地違規使用,且所費不貲的工業區、新市鎮開發,其開發往往有害保育,結果卻多數閒置。而舞著休閒旗幟、或不經心的交通建設常也非環境之福,山區道路更可能成為坡地崩塌和物種消失的殺手。 至於「林」的問題:森林若被砍伐裸露之後,土壤的流失量將會增加100 倍,估計每公頃會流失160 噸土石。雖然民國七十六、八十五、九十年,政府曾三度大規模造林,植樹約2 億株,花費近700 億元。但森林面積日見減少而有害水土保持的作物(尤以檳榔、茶園及果園)面積卻大量增加。加以,造林位置和作法未能和崩塌地、土石流比對作成效檢討,造林效果不彰。另外,造林獎勵金偏低,折合每公頃、每月不過2,000 元,實難維持造林者的生計。最後,政府每年耗費在山坡地治山工程上的經費就約50 億元,但查報管理的經費卻僅有區區1 億,管理難以落實。縱使查報了超限利用案件,但真正查處的比例甚低,七十二年迄八十九年17 年間全省僅1 件送法院偵辦。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都是出在「人」身上:由於社會變遷急速,時間價值壓縮,使得人民與政府均急功好利,缺乏宏遠計劃、企劃。且台灣處於民主政治初期,公權力不彰,放縱濫墾、違建、濫伐、侵占,使私利凌駕公益,遍地無法無天。而政府中各部門間的功能混亂,對林、水、土之管理有極零散又重疊之複雜管理體系。再者,地方行政區域多以河川為界,違反「一體流域管理」之原則。雖然歷任的政府都很努力立法,但有關水、土、林之重要法令不下數十種,彼此互相牽制,無法統合。而人口老年化以及人口外移所造成的城鄉差距也是個新挑戰,青壯人口移居城市謀生,全台超過300 個鄉鎮人口呈現老年及幼年化現象,導致公共設施的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 台灣島是個年輕的地塊,因為年輕、有活力,生機盎然,特別美麗;也因為年輕、不穩定,變故多端,十分脆弱。我們在戰後艱苦的環境中曾克服一次又一次的災變,創造舉世驚異的經濟成就。其間,大地母親幾乎耗盡體力來支撐我們的快速成長。近年來地震和颱風相繼呈現的災情,就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訊,警告我們一定要鑑往知來,用革新、革心、虔敬的態度來撫療大地母親。 那究竟要如何推動呢?首先就保育面而言,不調和、不均衡的水、土、林會導致災變,要有效處理,就必須在組織,財務和策略上有不同的行政作為。因此,政府在苦旱之時須改變水費結構,採取季節、地區性差別費率;而管理河川的組織必須一條鞭;至於土地開發則須設計回饋機制來抑制投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期待社會共同正視坡地超限利用對國土流失的嚴重性。 其次,就發展面而言,製造性產業和新興的遊憩活動都在爭取空間,農地變更固然是解決問題的一途,然而如果沒有瞭解人民的真正需要,不調整稅費機制,會有不當的開發。更可能因為管理品質不佳,反而傷害國土環境。因此須先作好產業需求面分析,檢討現行限制區之劃設,使國土供需更合理;同時藉前述回饋機制,為保育及補償尋得財源;最後,須擴大遊憩的產業帶動機制,使其和地方經濟結合,以平衡城鄉差距。(資料來源:新世紀的國土改造/國土保育與開發諮詢委員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