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種異常步態需警惕
2014/02/17 01:53:00瀏覽400|回應0|推薦7

間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從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後,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後,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繼續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時間後,上述症狀則重複出現。大部分人誤以為這一表現是下肢或關節出了差錯,其實這是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高抬腿步態
走動時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門檻之狀,又稱跨越步態。其主要是因為患者小腿伸肌癱瘓,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狀態,為避免走路時足尖蹭地而有意識將腿抬高所致。此步態多見於坐骨神經、腓總神經麻痹或外傷等。  

搖擺步態
走路時患者軀幹兩側搖擺,使對側骨盆抬高,來帶動下肢提足前進。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軀幹都要向對側擺動一下,看上去好像鴨子在行走,又稱鴨步。這種步態常見於小兒先天性髖關節雙側脫位、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嚴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經損害者。  

足跟步態
邁步時以足跟著地,步態不穩,表現為軀體輕輕左右晃動,足背伸、足弓高。此步態可見於脛神經麻痹、跟腱斷裂、遺傳性共濟失調等病症。  

畫圈步態
走動時表現為患腿膝強直僵硬,足輕度內旋及下垂,足趾下鉤。起步時,先向健側轉身,將患側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側髖關節為軸心,直腿蹭地並向外側畫一半圓前進一步。由於此步態多見於下肢痙攣性偏癱者,所以又稱偏癱步態。  

拖腿性跛行
行走時,健腿在前,患腿拖後,患肢前足著地,足跟提起表現為拖腿蹭地跛行。本病可見于兒童急性髖關節扭傷、早期髖關節結核或髖關節骨膜炎等。  

保護性跛行
走路時患側足剛一點地,則健側足就趕快起步前移;健足觸地時間長,患足點地時間短;患腿邁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負重小,健腿負重大。這種保護性患足點地跛行,多見於下肢受傷者。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走路姿勢,這是因為人在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長度、骨骼密度、視覺靈敏性、身體協調能力,以及體重、肌肉或骨骼受損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細微的差異。正常步態是通過骨盆、髖、膝、踝和腳趾的一系列活動完成的。

訓練步態的方法,效果很好,讀者不妨試一試:
1.用腳尖走路,腿伸直、雙手叉腰、胳膊向後、挺胸抬頭,每天10分鐘。
2.慢走3分鐘,注意全腳著地,屈膝。
3.平穩快走兩分鐘。
4.用腳尖走,身體重心從一腳移到另一腳,屈膝走50步。
5.腳尖先著地,隨後移到全腳掌,膝部快速屈伸走30~60步。(網路載載~大揚代書分享)

延伸閱讀

宜蘭房貸二胎

房屋貸款

基隆借款二胎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6666&aid=1098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