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04 04:17:22瀏覽841|回應0|推薦6 | |
今日的美國『特別軍購』﹐就是百年前日本『二十一條』之一 我這一生﹐碰到很多師長﹐為我開啟知識的殿堂。其中只有一位教授梁嘉彬﹐是唯一留日的學者﹔他治學嚴謹﹐對日本知識見解﹐讓人耳目一新﹐佩服之至。上課標準的日本風味﹐嚴肅的很﹐絕對沒有美式幽默感。 有一天﹐他提到他年輕時往事﹐學弟梁英彬素來愛開玩笑﹐耍嘴皮﹐就說﹕『老師﹗您真的是小時了了﹗』梁師反應夠快﹐馬上翻臉怒斥﹕『你是說我大未必佳』﹗ 他教授『中國近代外交史』﹐可是我們在他那兒﹐知道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史實﹔也知道滿清政府﹐積弱不振的主因。一般人談外交﹐會提出很多好玩的名詞﹐例如『國民外交』﹑『砲艦外交』﹑『外勞外交』﹑『金錢外交』﹑『秘密外交』等等﹐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從梁教授口裡﹐我第一次聽到令人為之辛酸﹐掉下眼淚的名詞﹕『強盜外交』。 國人一般都受革命黨人的洗腦﹐以為滿清政府腐敗﹐特別是慈禧太后等人昏庸﹐造成十九世紀中國﹐淪落至幾乎慘遭列強瓜分的『弱國』地位。從許多教授講授課程中﹐我們知道﹐即使滿清昏庸﹐這種革命黨人的說法﹐也只是『半套真理』﹐並非主要的事實﹐更不是全部真相。 革命黨人說﹐義和團不知槍彈會要人命﹐真昏庸﹐姑且信其有吧﹔但是某國民黨高官﹐在負責完成其龐大單位電腦化後﹐他還親口告訴我﹕『電腦還要人去輸入資料﹖這我怎麼不知道﹖』國人以為何者昏庸﹖ 中國朝代﹐有興有亡。許多人偏重人的因素(此時他們強調『英雄創造時勢』﹐而在日常生活中﹐又持相反態度﹐認為人難勝天﹐時勢才能造英雄)﹐而有『成王敗寇』的歷史觀。『中國通史』女教授(一時想不起名字﹐實在不應該)讓我知道﹐這種史觀忽略了客觀物質條件﹐對中國改朝換代的影響。亦即每隔一段修養生息﹐人口日增﹐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今人所言『一級產業』農業及醫技)﹐中國這塊土地﹐根本已無法提供足夠資源﹐病疫騷亂自然四起﹐恰似一個循環。 在那個時代﹐戰爭﹑疫病是人類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方法﹔歐洲也是如此﹐請看布里辛斯基在『在世紀之間』一書中﹐指出二﹑三百年前﹐歐洲最大城市只能養得起二十萬人口﹐超過此數﹐再有仁君幹臣﹐恐亦難抗天災人禍。 道光二十二年﹐即鴉片戰爭前後﹐中國人口已達二億三千萬人﹐由於科技未能突破﹐就算沒有外力﹐也已到傳統歷史『改朝換代』模式的瓶頸﹑關鍵點(國人定能體會科技升級﹐對台灣經濟民生的急迫性﹔當時的滿清也感受同樣的經濟壓力)。當時騷動已起﹐如太平天國之亂等﹐又偏逢歐洲『列強入侵』﹐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同時間﹐我們的鄰居日本﹐也在受到美國一記悶棍後﹐放棄鎖國政策﹐展開明治維新。受到歐洲十九世紀達爾文『進化論』﹐及當時世界列強『生活空間論』的影響﹐日本認識到日本客觀環境『地瘠民貧』﹐擬定對華戰略﹐就是搶掠中國﹐置中國於『永不超生』之地。 在中日甲午戰役前﹐亞洲只有中﹑日兩雄﹐競逐地區權力。在那個時代﹐對歐洲列強而言﹐中國只是遙遠的邊際利益﹐而美國根本在國際上﹐還是小朋友﹐對國際事務﹐還說不上話﹐上不了台面。 滿清政府因應日本的挑釁﹐不論在台灣或朝鮮﹐還算是可圈可點﹐贏多輸少。在此一海戰之後﹐日本奠定東亞獨強的地位﹐中國才墮入萬丈深淵﹐任憑日人宰割掠奪矣﹗整個中國近代史﹐可以說就是日本強盜﹐在中國『進出』打劫史。 這個戰役﹐簽下馬關條約﹐讓每個中國人身上揹負近二兩黃金的國債(想想看﹐這對今日中國人﹐都還是極大的負擔﹐更何況是百年前貧窮的中國人)也確定此後日本可以『吸中國血﹑吃中國肉』茁壯五十年。宛如癌細胞附在人體﹐直至人死為止。日本搶到中國錢財物資﹐建設日本﹐加強軍備﹐再用這些刀槍﹐到中國行搶﹐『進出』中國﹐推展『強盜外交』﹐要索中國賠款數額﹐為其他列強千百倍以上。讓西方列強有時看了都不忍心﹐也會出來說點仁道幫中國。 中日興衰在甲午海戰﹐滿清戰敗關鍵﹐是在一個女人。但此女﹐並非革命黨人所宣傳的慈禧太后﹐而是當時北洋艦隊司令官丁汝昌的太太。吾師郭正銘教授『中國外交史』﹐也提及此一典故。 在決戰前夕﹐丁汝昌太太給他寫了一封信﹐要他『好死不如賴活﹐為妻兒想想』。就在兩軍對峙那一剎那﹐他下了改變歷史的決定﹐將戰鬥隊型﹐由『燕子東南飛﹐以他旗艦為首』的人字型﹐一百八十度調轉﹐變成他躲在最後作縮頭烏龜﹐愈小的軍艦愈在前鋒﹐而日本海軍戰術﹐則係丁汝昌原先所擬用的人字型﹐以最大最強的旗艦為首衝過來﹐整個清軍眼前﹐只見自己中國小蝦﹐一隻一隻被日本大鯊魚吞食﹐恐懼畏縮﹐軍心士氣大潰矣。 丁汝昌妻子的『給夫君函』﹐也落入日人手中。這封信也像革命先烈林覺民﹐給妻子『意映卿卿如晤』函一般﹐被列入教科書﹐只不過是列入日本國教科書中。日本人把它拿來當反面教材﹐讓日本國民認為﹐住在中國那塊土地上的人﹐是無知無識﹑自私自利的『低等動物』﹔他們皇民(當時日本學者還考據﹐提出日本人是歐洲移民後裔﹐是優秀的『白人』)﹐對付中國人﹐可以像歐洲人對殖民地非洲人一樣踐踏﹐是完全合理的。 佛家言『善惡﹐在人的一念』﹐這一念﹐能創造歷尺﹐不管英雄或狗雄。所以我們國家的前途﹐真的是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一念﹐特別是關鍵時刻的一念。這一念之起﹐即在瞬間﹐快如火石﹐遠在千里之外的慈禧太后﹑李鴻章﹐除了接受戰敗的殘酷事實﹐又能如何﹖難不成我們要他們﹐拿起現代人所擁有的手機﹐馬上打電話﹐下達指示﹐重回原先戰鬥隊型﹖ 革命黨人說﹐慈禧太后挪用軍費﹐大修頤和園﹐圖個人享受﹐我認為這是『半套真理』。以今日台灣經費不足﹐阿扁還大修台北賓館﹐難不成我們也要日後以此﹐大罵阿扁『挪用』治水﹑整軍經費﹖這些『半套真理』﹐改變不了一個 事實﹕當時清廷﹐擁有亞洲最強大海軍﹐噸位比日本還高。任何人都無法說他們不重視軍事採購﹐其重視的程度﹐可能也不會比今日阿扁提『特別軍購』遜色。清廷國防經費佔總預算比率多少﹐這一點要由歷史學者去考據。換個方式說吧﹗偶見台灣新聞報導﹐在高利貸暴力逼迫下﹐台灣發生全家集体自殺事件。面對此事﹐大慨我們不忍心去罵這家長或家人﹐只會譴責高利貸業者。 其實滿清政府﹐宛如這個家長﹐已經沒有足夠經濟生產力﹐家塗四壁﹐入不敷出﹐山窮水盡﹔日本強盜宛如放高利貸者﹐見中國口袋稍有一﹑兩文﹐便強行奪取。滿清政府﹐除了盡力維持活下去之外﹐還能妄想『建設今日﹑期待未來』﹖我們怎麼忍心就對滿清政府﹐一直辱罵不止﹖反而有人今天還抱著日本強盜﹐猛叫老爸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