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7 02:46:58瀏覽901|回應0|推薦0 | |
抱歉﹗這類文章﹐文理不清﹐比天帝教教義﹐還沒有邏輯﹐唸符而已﹔讓人看了﹐一個頭兩個大。 說白一點﹐每個時代﹐有每個獨特的環境﹐也都有它的十字路口﹐有極關鍵的要策待決。 在閱讀陳老立夫回憶錄『成敗之鑑』﹑陳潔如回憶錄﹑陳華回憶錄時﹐相信有的事﹐是人無可奈何的﹐命中註定的﹐但是也有相當大的部份﹐是人自己的選擇。 在十六﹑七世紀﹐歐洲各國人民有兩大思潮。一者如英國﹑西班牙﹐想成大國﹐力圖成為世界殖民超大﹔另一者如瑞士﹐期成小國小民。前者發展出帝國沙文﹐但曾幾何時『大英榮光』﹐又黯然﹐連英女王皇冠上的香港鑽﹐亦拱手讓人﹖後者雖小﹐卻文化精緻﹐相較於英鎊﹐瑞士法郎幣值可是猛升幾十倍﹐更別說近幾百年﹐其國無戰亂﹐民生樂利﹑環境優雅﹐似永居世界前矛。 一個政治人﹐居其位﹐當然受個人的偏好﹐左右其政策﹔若其有眼光遠見﹐其決策﹐足以造福後人百年﹔反之﹐亦能禍害千年。好大喜功者﹐如秦皇﹑老毛﹐可謂『一將有萬骨』。大國揚威天下﹐固然風光﹐能滿足『民族主義』的需求﹐有一時表相的面子虛榮﹐但是鴨霸氣盛人人厭(君不見現世﹐反美噓聲大乎﹖)。 綜觀人類文明史﹐號稱帝國者﹐也僅為數約四十餘﹐其中最長命者﹐不計神聖羅馬﹐如成吉思汗﹑大英﹐也只活個二﹑三百年﹐最短命者如拿破崙帝國﹐也只存在二十年。這與人類的千秋萬世﹐是難以相比擬。 若讓太公能有擇﹐絕對要發揮漢唐『天下皆王土王民』的仁義﹐以民為本﹐追求民主與民生兩主義的止於至善﹐讓吾土吾民享有東方瑞士的優雅﹐有自我肯定的柔柔然﹑實實然﹔才沒有那麼笨﹐學中共當權﹐成為尼周『富華 (rich China) 』圖所設計﹐請進的『入甕之鱉』﹐步上那英美砲艦﹐硬梆梆強權老路(註﹕柔實﹐靈活﹔硬梆梆﹐僵化也)。您說﹐對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